看书强 > 都市言情 > 看你时自带滤镜 > 看你时自带滤镜 第3节

看你时自带滤镜 第3节(1 / 2)

谭幼瑾说:“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小编导很是羡慕,她也希望工作就是看电影。

接着小编导对谭幼瑾发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您看了这么多爱情电影,就没想过谈恋爱吗?”

没等谭幼瑾回答,小编导又说:“我当初听您讲爱情电影,还以为您恋爱经验丰富。”

【??作者有话说】

第5章第5章

◎单身老小姐◎

活到三十一岁,谭幼瑾从不觉得结婚生子是人生必选项,也不觉得自己至今没有谈过恋爱有什么不对。只是在给学生们讲爱情电影的时候,偶尔会有一点心虚,虽然她的侧重点是电影。

但她大多时间觉得这心虚没有必要,她回道:“人类的所有感情都是共通的,没谈过恋爱也不妨碍讲爱情。”

谭幼瑾早上六点打车到临时住处拍摄,拍到晚上十点才回家。进单元楼时,正巧碰到于戡和一个女孩子在一楼等电梯。

谭幼瑾光凭背影就认出了于戡,他只在连帽衫外穿了件外套。于戡还没毕业的时候,谭幼瑾为了不在学校里和他说话,培养出了五米开外凭背影认出于戡的能力,见到背影,便绕着他走。她不想听他客气地称呼她为“谭老师”,她还得虚伪客套地回应。既然他那么避嫌,为什么不能绕着她走,见了面装看不见。他自己爱演也就算了,她还得陪着他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然而也有躲之不及的时候,比如说现在。

于戡转身看见了她,像以前的每一次一样,称呼她为“谭老师”。谭幼瑾微笑着回你好,笑容很机械。女孩儿也转身,好奇地打量了她一眼。

女孩子不是上次谭幼瑾吃饭遇见的那一个,是另一种漂亮。高而瘦,背着一把吉他,看上去和于戡一样也不怎么怕冷,虽然穿着宽大的羽绒服,但腿上只一条破洞牛仔裤,脚踝也完全暴露在冷空气中。

女孩儿在和于戡谈她最近看的一部电影——《丑闻笔记》,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电影博主为了吸引眼球,大概会给这部电影改名为《快退休老处女因为嫉妒,恶意捅破四十岁闺蜜和学生不伦恋》。

女孩儿对着于戡感慨,中年女老师会被小她二十多岁的学生爱上,只有凯特·布兰切特的脸才有说服力。

女孩儿又说:“不过朱迪·丹奇更能吸引我,她让我忘记了她在演戏,让我相信她就是一个被寂寞和欲望折磨的单身老女人。我不觉得她可恨,只觉得她可怜。”为了佐证她的看法,女孩儿重复电影里朱迪·丹奇的一句英文独白,她记得不是很准确,却还算完整,流进谭幼瑾的耳朵里直接翻译成不算准确的中文:“太久没有被人触摸,以至于仅仅是公交车售票员的无意碰触,都能在体内激起一股久违的渴望,直涌到两腿之间。”

谭幼瑾很怕冷,一条围巾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她现在很感谢这条围巾,把她的一切情绪都堵在了里面,没有泄露出来。

她有些焦躁,九层的人到底在做什么,电梯为什么一直卡在那层,让她在这里听两个既不懂单身也不懂老的年轻男女谈单身老女人的寂寞难耐。

“不知道她是孤独才变成这样子,还是因为她是这样的人才会孤独。一个人寂寞惯了,就像坠河的人,稍微有人释放一点善意,就当成救命稻草,要把这稻草一起拉入水底。”

谭幼瑾站在一旁,心想:这女孩儿的观点可比她的长相要平庸太多。

大概是旁边有一个单身、年纪不算很年轻的女人在旁边,于戡自始至终没有对电影发表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女孩儿又换了一个主题感叹:“不过她有一句话说得很对,青春期男生的感情是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东西,不过是新鲜而已,得到了就弃如敝屣。其实希芭也未必完全不知道,她只是需要一个年轻男人确认她的魅力还在。希望我以后老了不会这样。”

于戡沉默许久,突然说:“这部电影太老套了,不值得你浪费时间。”

谭幼瑾也不喜欢这部电影,不过她不认为她和于戡的不喜欢是同一个原因。这部电影的导演大概是无法理解两个女人间的复杂感情,所以直接简化成了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求而不得的爱情。把男女之间的感情直接简化成爱情也就罢了,同性之间也这样粗暴。

谭幼瑾等不及电梯到一楼了,她转身向单元楼门口走。

她刚要开门,听见有人叫她:“谭老师,电梯来了。”

“我想起我还有个快递要取。”谭幼瑾没有转身,走出了门,她身上宽大的黑色羽绒服将她和夜色融为一体。

刚才在出租车上的困意都被寒风驱逐了。她真是和于戡一句话都不想说,然而以前不知道怎么这么多话。大概是她以为她说什么他都会懂,当时年纪也不小了,真不知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难道真是因为孤独?

在夏天好像更容易产生错觉,冬天则不会,冬天的寒风让人清醒。

几年前的夏天,晚上某家艺术影院重映《巴里·林登》,谭幼瑾到了电影院,意外发现于戡坐她后座。外面正热,这家电影院夏天空调温度一贯开得很低,谭幼瑾每次来都特意带件外套。她猜于戡或许不常来,他只穿了一件黑色短t恤。当然也可能不怕冷,她见过他冬天只穿一件帽衫。

电影散场,他们前后脚出去,于戡主动跟她聊起了电影。两人从电影画面聊到电影配乐,从电影院聊到了地铁站,地铁里没座,两个人便站着聊,面对着面。怕打扰别人,他们的声音并不大。开始是两个人说,后来便变成了谭幼瑾一个人说,她从电影配乐讲到了老单身汉亨德尔,从他的歌剧讲到清唱剧,讲亨德尔和巴赫的交集,于戡低头看着她,听她说话。

她很少这么痛快地讲话。给学生讲课是另一回事,要有主题,偶尔引申到别处,也要适时拉回来,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思考怎样说他们才能听懂。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擅长说话的人,她可以写明白,却很难说明白。她的母亲以前经常对她说“谭幼瑾,真不知道你到底在嘀咕什么,不要整天自说自话。”母亲对她说的话一点儿都不感兴趣,只盼着她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她讲得太尽兴,以至坐过了地铁站都没察觉,于戡也没提醒她。于戡大一就从宿舍搬出来住,他和谭幼瑾都住在学校附近,虽然不在一个小区,但应该在同一个地铁站下。

过了两站谭幼瑾才意识到自己坐过了,她抱歉地笑笑,和于戡从车厢里出来,等相反方向的地铁。

玻璃映出谭幼瑾的像,她穿着牛仔裤白t,外套被她搁到了包里,玻璃里的她并不比于戡大多少。有一瞬她觉得自己和于戡好像同班同学,放学后相约一起回家,结果话太多坐过了站。事实上,她的学生时代,并没有一个可以说这么多话的同学。

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同学都比她大,他们自以为成熟,嫌她幼稚,觉得她根本不会懂大人的事,也不怎么和她交流。她和同学们最多的交流,就是他们来向她请教错题。她经常看见有人一到课间就开始聊,打了上课铃还不想结束,她很好奇那是怎样一种感觉。等到成人,主动和她交流的人多了,她也始终遵循着社交礼仪,倾听多过表达自己。话说得这么多,还是第一次。

谭幼瑾站在等候区看着自己的镜像,思考话是不是太多了,好像在学校里上课还没上够似的。于戡问她:“你怎么不说了?”

他好像也很喜欢亨德尔,谭幼瑾自以为了解他,以为他要不想听会直白地表现在脸上,恰好她也很想说,好不容易找到了同好,恨不得把之前积攒的话都倒出来。这次上了地铁,谭幼瑾一直盯着上方的站牌,生怕坐过了站。以前她一直希望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这次却觉得太快了,到了站还觉得有好多没来得及说。她对于戡说,她那儿有亨德尔早期清唱剧的cd,可以借给他听。她不算音乐发烧友,对音乐设备并不怎么讲究,cd也很少买,手机的音乐软件基本就能满足她,但她却收集了很多亨德尔的cd,也许是因为亨德尔作为一个倔强的老单身汉,倔强地单身到死,她觉得不出意外,自己也可能单身到死。

出了地铁站,于戡并未和她告别,而是提出送她回家,理由是她是个女的,这么晚一个人回家不安全。谭幼瑾觉得完全没必要,她以前总是一个人回家,并没遇到什么事。

然而于戡坚持,谭幼瑾也就没反对。路上,于戡跟她说起他想要拍的一个短片,他们从地铁走到谭幼瑾的小区,又走到她家楼下,要说的话还没说完。如果是白天,谭幼瑾会请于戡上去坐坐,继续聊,虽然她基本不请人到她的家。但此时是晚上,而于戡是个男的,她并不觉得于戡对她有什么企图,但她作为老师,基本的避嫌还是要的,传出去,对他俩的名声都不好。她让于戡在楼下等一下她,她去楼上取了cd拿给他。

她并没取回cd给于戡,她出门忘记带钥匙了,门打不开。她第一时间给于戡打电话,说cd一时找不到明天再带给他,让他先回家。她没在电话说她没带钥匙的事,她这时突然想起了师道尊严,让学生知道她出门没带钥匙开不开自家门,够没溜的。

她站在楼道窗户前,往楼下看,心想果然是年轻,才几秒就跑没影儿了。等看不到于戡,她才下楼,附近有酒店,她可以临时住一晚。

第二天她找开锁匠开锁,进门拿了cd送给于戡。没多久,于戡就把cd还给了她。后来,她在于戡的短片里听到了熟悉的老亨德尔,只有几秒,就被男主粗暴地关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作者有话说】

第6章第6章

◎三个男人◎

三位女嘉宾各自录制,分线并行。等到中后期才见面。

正式录制这一天,谭幼瑾戴着黑眼圈早早醒来。她到凌晨两点才睡着,为了驱逐困乏,她连喝了两杯浓咖啡。

天还没亮,谭幼瑾就爬起来洗漱,一刻不歇,坐车去她临时的家,和她一起离开的,还有两个行李箱。在节目录制时间,她都要住在临时的“谭家”。

节目组给她找了三个约会备选,涵盖了20+、30+、40+三个年龄段的男人。录制第一天不见面,只在微信聊天,节目组给了谭幼瑾一个新手机和一个微信号,让她用这个微信号和男人网聊。而在聊天前,三个男人的资料,她都一无所知。一无所知是单方面的,男方都看过她的资料。而三个男人的情况,都需要她通过聊天自己获取。

在节目设定中,三个女嘉宾里,获取男方信息最少的,第一次约会基金为零。节目总导演兼制片人许辰对这个区别于其他恋综的设定很是得意,她认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法则,掌握的信息越少越容易被骗,被骗很容易就会有金钱上的损失。

谭幼瑾随便给自己起了一个微信名,头像上的女子和她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是一个梳着倭坠髻的拱手女侍俑,很胖很端庄,她前不久在博物馆拍的。

为了如实向观众展现他们的微信聊天内容,节目组要求嘉宾要用语音输入法,再将语音转成文字,而不是直接打字。

谭幼瑾自嘲地笑了笑,在这种全无隐私的情况下,还能在镜头前忘我地谈起恋爱,那一定是个天才。可惜,她从来跟天才无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聊天过程中,为了烘托气氛,节目组特意在房间里放起了李宗盛的《晚婚》,试图引发她的某种情绪,以作为有效素材剪进节目里。节目组的这种手段像极了三流电影,剧情不够音乐来凑。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

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然而这歌对谭幼瑾却只有催眠作用,她听了只想睡觉,连着打了两个呵欠,流出泪来。不过她很清楚剪辑的作用,她现在的一切反应都是未经处理的素材。素材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人剪辑出来就是不同的故事。比如她和于戡那些相处片段,被于戡剪出来就是她对他图谋不轨而他坚定拒绝。谭幼瑾固执地认为剪辑比拍摄更能体现审美,因此她固执地认定于戡的审美上限不会很高,所以大多时候对他去拍流水线的网络电影也不觉得多么遗憾。

而现在,虽然她是因为呵欠流的泪,剪出来,就是她触歌伤怀,感怜身世,一个单身却渴望爱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形象简直要鲜活的要从屏幕里蹦出来,

她听着歌,忍着困意,和三个约会对象一对一微信聊天。

第一个没等谭幼瑾询问,就主动自我介绍是某整形美容医院的副院长,他表示自己完全不是个以貌取人的人,相比五官,他更看重一个人整体散发出来的气质,他一见谭幼瑾的照片,就被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觉得必须要和她认识一下。

谭幼瑾并不太相信医生的话。一个不以貌取人的医生?她一直认为以貌看人是整容医生和导演的职业病,看到什么程度往往决定了他的职业水平。观察同一个人,牙医会第一时间注意到牙齿、擦鞋匠会透过鞋而不是衣服去判断出这人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而一个室内设计师,只通过房子装修就直接给房主的审美下了定义。如果一个牙医在潜在病人笑时,最先注意到的是口红色号而不是牙本身,那大概率更适合当一个美妆博主。

在宣称不以貌取人后,整容医生又说被她的气质所吸引,谭幼瑾并不怎么相信。她自认并没有什么让人一见钟情的本钱,这几年对她表示好感想跟她进一步发展的男人大都是熟人,因为觉得她是一个适合结婚的女人。她并不觉得适合结婚是什么夸奖,只觉得这些人看人的眼光实在有待提高。

谭幼瑾忍不住笑着回复道:“您是看了哪张照片得出的结论?”其实应该说谢谢直接把这话题终结的,但她突然产生了某种恶作剧的心理。

医生为了证明自己所言无需,很快发来了一张照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医生并没有尴尬,尴尬的是谭幼瑾。

这张照片是谭幼瑾的证件照,曾经挂在学校官网教师页面上。

照片是于戡给她拍的。她从小到大都不怎么上相,证件照一般要比本人难看三分。那时于戡还没主动和她划清界限,有天他打开官网上的教师简介,指着谭幼瑾的照片说:“谁给你拍的?怎么把你拍成这样?”谭幼瑾并不觉得照片特别难看,但是于戡坚持要给她拍一张新的,并让她把原来的替换掉。于戡给她拍的那张照片只在网上待了不到半年,谭幼瑾就又换了新的。不知道节目组从哪儿搜罗到这张照片,还作为她的资料给她的潜在约会对象看。

幸亏于戡不会看这种节目,否则真不知道怎么面对他。拿着几年前的照片上节目,给约会相亲对象看,这一切看在别人眼里,只能说明她对于戡拍的照很满意,满意得过了头,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为了对抗这种尴尬,谭幼瑾直接打开原相机,怼脸照了张自拍,这天阳光很好,在这种强光下,脸上的一切小缺点都暴露无疑,包括没被彻底遮盖住的黑眼圈。

和照片发过去的还有一句话:那张是几年前的,我都忘了在哪拍的,大概率用了美颜,您看看现在这张真实的。

医生惊讶的一时不知如何对答。并不是两张照片差异过大,而是对方竟在节目上毫无顾忌地发给他用原相机拍的素颜照片。

谭幼瑾并不认为这张照片是素颜。节目组并没给她配化妆师,但她打了个粉底,还修了个眉毛,虽然眉毛没画,口红也没搽。

医生在再三思考后发来了一句话:你的气质很独特。

第二个和谭幼瑾聊天的男人是播音主持出身,大概对自己的声音很自信,他放弃了语音输入法转成文字,而是直接发来了语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谭幼瑾不是很能欣赏,无紧急情况发来一串串大段语音的人。

然而他的声音确实体现了他的专业,谭幼瑾出于客套称赞他的音色。

受到谭幼瑾的鼓励,男人马上又发来一条语音,声音迫切的颇具有磁性:我想听听你的声音。能让我听听你的声音吗?

谭幼瑾有一种男人在朗诵诗歌的错觉。她几乎想回:你如果真这么想听我的声音,可以去买我的音频课。

不等谭幼瑾同意,对方就发来了语音邀请。

如果不是录节目,谭幼瑾大概率不会接听这种语音电话。她按了接听键,很客气地说你好。

男人又用那种很有磁性的声音说:“你的声音也很好听。”

“跟你比不了。”这绝对是谭幼瑾的真心话。

谭幼瑾这边,“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还在唱,手机那边的男人也听到了,适时地回应谭幼瑾:我完全能理解你,我也一直在寻找我的,有时候想将就将就得了,但我最终发现,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将就二字,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待感情……”

谭幼瑾不能当着节目说,咱们这灵魂也没深刻独特到非得找个伴侣来理解,于是只好沉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男人当她默认:“我们这种热爱艺术的人旁人总觉得我们清高,其实遇到知音……”

谭幼瑾实在不觉得自己和男人是一类人。为了避免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她再次称赞男人的音色很好。

二号聊天对象继续说:“我想你和我一样,一定喜欢徐志摩。”

听到这句话,谭幼瑾不知如何回答,她只能确定一件事,她实在不是他要寻找的灵魂伴侣。

那边又说:“我在看他的一首诗,我也给你读一下吧。”

接着谭幼瑾的房间里充斥着二号聊天对象充满感情的声音,这感情在胸腔里堵着,仿佛要爆炸了。

“……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看不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我了

我受不住这烈火似的活

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熟铁,

在爱的槌子下,砸,砸

火花四散的飞洒……

我晕了,抱着我,

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

听着他读诗,谭幼瑾的灵魂也变成了“火砖上的熟铁”,被他的槌子,砸出了四散的火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一首诗朗读完,谭幼瑾出于礼貌,第三次称赞他的音色很好,感情很充沛。

二号聊天对象听到后马上说:“你现在读什么诗?能不能给我读来听听。”

谭幼瑾耐不住他的再三邀请,只能念了张宗昌的一首诗: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一戳一蹦跶。”

手机那边的男人听了,掩不住的失望,这个人实在难做自己的灵魂伴侣。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并不准备马上放弃谭幼瑾,为了挽救谭幼瑾,他说:等咱们见面,我送你一本徐志摩的诗集,你一定会喜欢他的。

接连聊了两个人,谭幼瑾虽然没做任何体力劳动,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疲倦。她连着喝了两杯咖啡,才缓过劲来。

这个男人大概看的也是于戡拍的那张照片。他们对她的了解,不过照片和资料上的那几行字。而她,比他们更豁得出去,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就来参加节目了。

有了前两人的经验,谭幼瑾对第三人已经做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的头像也是唐俑,不过是男的;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好在这第三个人对自己的声音不是十分自信,没有给她发来一大串语音。

他没有自我介绍,只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天空被他拍得很有层次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问谭幼瑾:“你那的天跟这差不多吧。”

谭幼瑾在书桌前呆了许久,这时看到他的文字,才意识到自己在屋里待得太久了,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去看窗外的天。

她觉得文字说得不够准确,于是也拍了一张照片发给了他。

她拍的照片跟他相比,有些粗糙了。她猜他可能是个摄影师。

像不知道说什么但必须聊天的人一样,他们聊了很长时间各地的天气。

【??作者有话说】

第7章第7章

◎三选二◎

谭幼瑾问:“你是南方人?”

“南方太大了,你猜具体是哪儿?”

谭幼瑾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猜不出。”她又补充道:“除非你告诉我经纬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你上学时一定是个好学生。”

谭幼瑾并不认为这是在夸她,大概是嘲笑她呆,别人会怎么问呢?可能会问下当地的景点或者特产,反正不会问经纬度。

过了几十秒,那边很配合地发来经纬度。

谭幼瑾看了,脱口而出具体城市,是一个不太出名的地级市。她活了三十多年,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还不能凭直觉判断东南西北,必须抬头看太阳才能确定,但她的地理书面成绩却一直很好。这有周主任一半的功劳,周主任是一个地理老师,并且信奉一个人只要想学习在任何地方都能学习,小时候带谭幼瑾去爬山,边爬边给她讲解不同海拔为什么会有不同植被,回来会提问。寒暑假坐火车和母亲去旅游,到站的时候,她已经背下了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所有站点。

“跟你相比,我倒好像是个外来人。经纬度是我刚才在网上查的,如果不是你问,我现在还不知道我老家经度多少。“

“我也只是碰巧知道。”

“你可真会给我台阶下。如果不是摄像机在拍,我不会跟你说实话,暴露我的无知。”

他这么坦白,谭幼瑾很意外,摄像头一直存在,但大家都在假装它不存在。

“我和你不一样。”他又继续说,“我好像从来都没做过好学生,我的老师很讨厌我,连句话都懒得跟我说。”

谭幼瑾并没多少安抚别人的经验,但此时听他感慨,觉得有义务安慰他,但没想到合适的词,只好沉默。

对方倒没把沉默当回事,把话题转到她身上:“你最近看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谭幼瑾说了一部上世纪三十年代老片子,这是她第五遍重看。

“你大概是一个怀旧的人。”

“并不是,我是最不怀旧的人,我永远最喜欢现在。我只是觉得过了这么多年,技术在进步,但人的困境好像还是那些,并没什么不同。”

她对民国毫无向往,至于更早的年代她更是只感到可怖。一部史书那么厚,施舍性地只给了女人几页。一个男人向往过去尚能理解,但一个女人想回到过去,大概只能以得了失心疯来解释。

她现在的生活,大半要感谢现代科技。她天生没有方向感,去旅游,如果没有手机导航,不知会走多少错路。更别说其他。

至于她自己的年少时代,她也没有丝毫怀恋。花着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在母亲的期待下去上各种培训班,结果成绩总是让人失望,当她很有自知之明提出想要放弃时,母亲拿她教过的最好的学生来激励她不要半途而废,把她衬托得像是一个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的懦夫。周主任无意间感慨,“你们年级第一那个孩子,父母一天到晚挤在个小房子里打麻将,还能有这样的成绩,换个家长,换种环境,真不知道多有前途。”说者无心,谭幼瑾听了却很有些鸠占鹊巢的心虚,觉得辜负了优秀父母对自己的培养,真该把自己的家长和自己宽敞的房间让给年级第一,让他从优秀变得更优秀。

最新小说: 东京文豪,从拯救jk少女开始 待花绽放的那一天 华娱2004 刁妻驯养记 空间之心 红象2.0 带着修为回地球,全家随我飞昇了 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 潮雾 前男友的婚礼/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