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68部分

第68部分(1 / 2)

>

“来来来!这位是。。。”

徐尔默依次介绍了另外三人,一个是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孙子温永言,这家伙长相倒是不差,可惜身上穿的衣服,嗯,怎么说呢,不能说破破烂烂,但是也差不多了吧。

朱常渊也是醉了,你一个首辅的孙子,至于这么寒酸么。

“这位是梁承信。这位是付匡,皆是数术爱好之人,也均有功名在身。”

朱常渊看了看二人,看样子也是世家子弟。

“诸位请坐吧。”徐尔默将众人引领到院子中一处高台的凉亭下。凉亭下摆放着一条长长的桌子,上面放了茶水和点心。

众人依次就坐,看院中草木已有凋零之象,徐尔默道:“春秋过往,何其快也,转眼之间我祖父离世已有四个年头了。再过一个月就是他老人家的忌日了。”

“公子莫要悲哀!”付匡劝说道:“徐阁老在世之日。为我等大明学子呕心沥血,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惜时日编就《几何原本》,我等才有机会一览西学。”

“是啊,我们先敬老大人一杯茶,愿他一切安好。”

张栾提议后,自顾自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好,敬老大人!”几人同时举杯豪饮。

朱常渊鄙视了一下眼前的几人,心说喝个j8茶还装这么大的逼。

付匡将徐尔默手中的《几何原本》拿过来,不无感慨的说道:“要是没有老大人,我等何德何能,可以看到这等奇书。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蛮夷之邦,数术一道真是不错,比我大中华尚有独到之处。”

“付公子此话请恕在下不能接受。”李季站起来,说道:“我大中华并非数术之学低下,而是古往今来,重视之人不多,久而久之,很多术法失传,才造成今天这个样子。”

“比如说,古老相传的《九章算术》,现在还遗留几章?再比如圆周径比,具体数值是流传下来了,可是当年祖冲之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李季越说越是激动。

所谓圆周径比,现代也叫圆周率,有中学知识甚至小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算出来圆周率是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圆周率的具体数据,明代人也知道。

但是这圆周率具体怎么求的,却不知道,因为祖冲之所用的方法已经失传了。

徐尔默将手中的茶杯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慨然一叹,眼中悲哀之色深重,出口吐言,道:“说起此事,原是我祖父的一块心病。”

“哦?”李季问道:“愿闻其详。”

徐尔默道:“当年祖父与利玛窦关系非比寻常,据说却为了这件事起过争执。西方的圆周径比近些年才发展起来,利玛窦说有个叫韦达的家伙,就用道理推算出来过一次,极为准确。”

“我祖父不服,说咱们中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算出了圆周径比。利玛窦不相信,非要问外祖父具体割圆术之法。”

朱常渊听到这里,心中暗笑,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韦达就是用公式计算出了圆周率。而利玛窦要求徐光启证明给他看也无可厚非,不就是西方人干什么事都喜欢证明么?

没有严谨详细的证明过程,人家自然不会相信的。用西方人的话说,这叫没有依据。

只听徐尔默道:“后来我祖父潜心研究祖冲之乃至刘徽之割圆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究没能割出精确的数,和祖冲之的相比,还差得远呢。”

旁边的李季也颇有感慨,说道:“当年徐阁部割圆之时,我时常过来帮忙计算,亲见其中之辛苦,今日虽然不是老大人的忌日,当此中秋佳节之际,我愿亲手割圆,祭奠老大人。”

“好!”徐尔默站起来,道:“当年祖父割圆之时,小子还是顽童,无法亲见,今日李大人新割旧圆,好让我从中瞻仰祖父风范,大人请。”

“呼。。。”李季站起来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徐光启割圆时的情景,道:“请公子备好尺规用具,我稍作准备。”

“大人稍事歇息,我随后就来。”

徐尔默也不知道当年割圆的时候需要哪些工具,他不懂,但是有个人懂,他的父亲徐骥。

徐光启割圆之时,徐骥便是他最大的帮手。

徐尔默走了之后,亭子中陷入了沉默。

少顷,付匡问道:“李大人,这割圆之术我也略有了解,应是刘徽《详解九章算术》赘述的一部分内容,当年刘徽将周径比割道三又一毫四厘,不知道徐老大人割出了多少?”

李季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我知道的也不多,跳动太大,有时三又一毫三厘、有时三又一毫四厘,有时又会出现三又一毫五厘,不一而足。”

朱常渊听了他的话,就纳闷了。明代的小数用毫厘表示,一毫四厘,就是0。14的意思。三又一毫四厘,便是3。14。

这个不可否认,当年刘徽确实割到了3。14,可是徐光启割圆割出个3。13;、3。14还3。15他就不懂了,尼玛割圆怎么可能割出一个跳动的数值?

不对。

割圆之术他也了解过,当年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就搞了个割圆术的室外活动,朱常渊至今记忆尤深,那玩意的原理其实简单的要命,就是计算量有些复杂,没有计算器的话算起来更加困难,主要是牵涉到开平方的问题。

不过割圆术每割一次,其中所能运用到的公式都是一成不变的,连续割十一次之后,便会出现祖冲之所说的那个3。1415926,为什么徐光启割圆割出来的数据会跳来跳去呢?

奇怪了。

朱常渊正思索间,见徐尔默已经带着一众人从院门外面跑了过来。这次来的不但有下人,还有几个锦袍玉带之人。

“吆,徐大人也来了。”

随着付匡话音刚落,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朱常渊自然知道这便是徐家的主人,徐光启唯一的儿子徐骥到了,还不止,徐骥的后面,跟着一串年轻人,看上去应该是徐尔默的兄弟。

“走,我们去给徐大人见礼。”张栾打首,率领众人从凉亭所在的高台下来,缓缓走向了徐骥。

“徐大人!”众人躬身行礼。

“众位无须多礼!”徐骥同样躬身还礼,看了看李季道:“听说李大人要在我徐府割圆,徐某人愿陪侍左右,供大人驱使!”

ps:今天就只更新两章了,跟工头吵了一架,实在没心情码字。

第31章结果不对(三更)

徐骥虽然被对面这些称一声大人,却无功名在身,因为他根本就不喜欢做官。

当然了,如果是为了生活,就更没有必要了。抛开徐光启不说,徐骥的岳父乃是松江府上海县人士,在松江号称顾半城,传说他一个人的财富,就能买来松江府半个城市。

可想而知,这货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平素里除了读书之外,就是研究那些数术。以前跟着老爹研究,现在老爹不在了,自己琢磨。

但是徐骥的悟性真的是太差了,很多东西根本琢磨不懂!

“岂敢岂敢!”虽然徐骥主动要求要给李季打下手,但是李季怎么可能让他去做下人的活计。在怎么说自己面前站的这位也是当代徐家的家主,前内阁次辅徐光启的儿子。

说的不好听些,如果是在现代社会,他就是共和国副总理的儿子,前。

“呵呵。”李季一笑,看着徐骥拿来的这些东西,睹物思人,颇有感怀的说道:“当年有幸跟随老大人共同割圆,至今仍感怀不已。也罢,今日本官就追慕老大人的风采,用在老大人那里学习到的割圆之术计算圆周径比。”

李季上前一步,先从徐骥身后下人手中托盘上拿出一颗细细的钉子,说道:“李某献丑了,请大家随我来。”

走到徐府院中一块颇为平坦的地面上,首先在正中心砸了个钉子,然后拿出棉线,将棉线的一断系在钉子上,量取十五尺的长度。

又将十五尺长的棉线另一端系上一个活动的钉子。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