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辰凌道:“我与甘先生有过几面之缘,聊得还算投机,虽然昔日各为其主,曾是敌对,但如果他离开秦国,作我魏国丞相,我就有机会接近他,到时候,晓以大义,让他事事秉公处理,尽量避开殿下与太子的争嫡,这样对咱们就没有大威胁了。”
魏钰安心下来,微笑点头道:“不错,这件事就有劳你去办了。”
辰凌笑道:“一损俱损,殿下的事,就是我的事,绝对不允许任何冲击咱们势力的人出现。”
魏钰听到这话,心中更加欢喜,原本想开口赠给一些赏赐,但没有说出口,因为他感觉到,彼此是一方势力的,他若失势,辰凌孤掌难鸣,太子也不过放过他,因此辰凌会很上心地把事办好。
两人相视而笑,各自蹬车上马,回自己府邸去了。
辰凌回府后,先到屋看望一下蓉蓉和茜茜的伤势,由于天热,整个屋子内弥漫着一股药草味,二女哪经历过这种伤害,喝着苦药,一边滴着眼泪。
二女见到辰凌进房,神色一喜,忙唤了声公子。
辰凌点头道:“药按时喝了吗?”
蓉蓉道:“公子,药好苦啊,一点都不好喝。”
辰凌摇头笑道:“良药苦口利于病,你当这是糖水啊,喝着消遣来的,这次刺伤,幸好不重,恢复几个月,就能缓过来。”
茜茜撒娇道:“公子,我们还从没这样受过伤呢。”
辰凌闻言,沉默了一下,神色严肃道:“蓉蓉、茜茜,你们两个,一直没有跟着我出征过,没有每天见到成堆的死人和伤员,柔柔她们,第一次看过战场的血腥场面,横尸遍野,尸臭熏天,呕吐了好久。”
“这是战国,乱世将到,人命如草芥,我不希望我对你们的宠爱,变成你们‘持宠而娇’的本钱,你们要习惯刀光剑影,历经浴血磨练,才能长大,对我有所帮助,如果你们仍想过着锦衣玉食、没有危险的温柔乡的日子,我随时可以帮你们实现。”
两女越听越心惊,看到公子严肃的表情,都吓得芳容失色,哭了起来,求情道:“公子,我们只是说说,绝无贪生怕死,追求安逸之念,求公子垂怜,不要将我们送人。”
她们是真害怕了,公子一番责训,本就让她们羞得无地自容,虽明言帮着二人实现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二女冰雪聪明,很快就想到,是要把她们送出去。
在这样的时代,她们又在侯门成长,对歌姬们朝欢夕死、悲惨蹂躏、折辱致死的命运早就害怕了,好不容易在辰府过的像小姐一样,有了尊严和自由,哪还会舍得离开?
“公子,我们姊妹,生是辰府人,死亦辰府鬼,赴汤蹈火,莫敢有违,请求公子垂怜,我们再也不敢出些娇言嫩语了。”
辰凌看着二女惶恐的神态,也不忍心吓住二女,只是一见到她俩,不自禁想到甄姑娘,对方千里逃亡,仗剑浴血,不曾皱眉,他不希望自己的侍女,却如此娇贵成为花瓶。
他在争霸期间,不需要花瓶,不需要撒娇的歌姬,只需要助手,为他能分担一部分事的忠诚属下!
“好了,是我言语重了,你们别担心了,本公子怎么舍得把你们送人呢,按时吃药,苦了就让丫环们放些蔗糖,争取早日康复,咱们辰府和商会都需要人手,你们是我的心腹,该成长起来,为本公子分忧了。”辰凌神色转柔,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喏!请公子放心,蓉蓉和茜茜,一定不会落后雪儿、柔柔她们,也要为公子出力,分忧解难。”二女很乖巧地说道。
辰凌微微点头,让二女继续服药,并亲自为她们包扎一番,然后才退出闺舍,来到院落内,这时景砚来到跟前,拱手道:“公子,潜龙底班第一批成员已确立,十条纵线,遍布大梁城内外,请公子指示。”
“好,传令下去,稳住脚跟,不急求成,暂时盯住朝中与太子走得近的官员,列出一份详细名单给我,上到九卿,下到小吏,有关他们的家庭住址、人口、各种关系等,越详细越好,第二,把魏国朝廷要员的底细给我摸一边,有什么喜好、才能,家有多少财产等,一个月为期限。”
景砚听到公子有任务下达,正好牛刀小试一番,高兴道:“属下领命,一定不辜负公子期望!”
第0528章调军遣将
夏去秋来,很快到了七月中旬,酷暑炎炎,各地已经开始忙着收割稻谷,打粮收租,各地的兵甲将卒,也开始陆续开往大梁城外一带整编。
大梁城外,建立三座大型军营,用来临时周转大军,停歇整编。
三座军营分别是中军、左路军、右路军。
辰凌就是右路军的主帅,闲暇日子宣告结束,每日开始身穿铠甲,出城巡营,检阅自己的部将。
右路军的大营设在大梁城东南四十里处,有从各地方调来的地方军,有招募的新兵,约五万人,还有五万在东疆边关驻守,到时候途径东部关口,会把剩下五万筹齐,十万大军。
辰凌虽然在河东战场、五国会盟中带过军,但都是一沾一落儿,没有真正统领时间过长,担任先锋将时候带过两万人,但打完偷袭战,就交了兵权,如今他身为三军统帅,要亲自过问各方面事情,顿时有些焦头烂额。
由于大军是临时凑齐,各军帐簿名单要统一入账,接着就是兵器装甲是否充裕,粮草车马管理,每日技击操练,战术演练,还要委任先锋军将、辎重军将、车马军将、弓箭阵军将、右路中军等。
这些军中事务,将领都要做到心里有数,调动起来,才不会出现脱节。
正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辰凌这些日子游走在太尉府、少府卿府、宗正府等,追问右路军粮草和兵甲补给的后勤事宜,必要时,还请了魏钰出面追讨、协调督促。
因为三路大军,加起来就是三十万人马,一旦开战,消耗巨大,而且这三路军马,分别属于不同派系,牵扯了宫廷内斗,诸子夺嫡,如果后方有意拖延某一方军马的粮草和兵甲,那么前线将领想打胜仗都难。
辰凌又入宫请奏大王,从都骑卫营调动三千铁骑,并把跟随过自己的将领调到麾下,方便令通政行,调动起来,不会受阻碍。
魏王对他很是器重,因此一口气答应下来,这三千铁骑,可是一支王牌军和杀手锏,进行百里奔袭,夜里偷袭踏营、冲锋陷阵,作用太大了。
辰凌回到营内,耐心学习的领兵之术,让府内准备了一堆兵书竹简,没事的时候就翻上一翻,细致研究《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等,当然,辰凌不会是书呆子,学了兵法一条,就硬搬硬套去使用,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落得长平之战的惨败。
即便孙子兵法上也重点告诫:学兵法,要懂得活学活用,注重关注局势变化,因时利变,针对敌人的变化,而后发制人,或抢占先机等。
军事和统兵打仗是一门学问,一个专业,需要天才将领,并非死抠书本就能成名将的。
辰凌很明白这个道理,翻阅一些兵书,只为了增长一番见识和阅历,了解一些排兵布阵,挖掘战壕,堆土筑墙,扎营布置的一些窍门和专业术语知识,绝对是门外汉不理解的。
辰凌这几日,几乎吃睡在营内,与军同伍,感受真正将军的军伍生活,检阅军营,查看演练,体恤将士们的吃穿住行,做到心中有数。
按魏国军制,划分五人为伍,设伍长一名;二伍为什,设什长一名;五什为属,设属长一名;百人为一闾,设百夫长;十闾为千人队,设千夫长一人,千夫长之上还有校尉、都尉、中郎将、裨将、将军、大将军、上将军等军职。
校尉最多可带领两千兵,都尉三千兵,中郎将、骁骑将五万兵,裨将、副将一万兵,将军两万兵,大将军十万兵。
除了将领外,还有监军、军务典客、军务参事、军务司马、军务少庶子等,分别负责监督三军、掌管笔录、功薄本、粮草账本、军饷支出、受伤战死人员名册等等,组成大军机构。
至于将军身边的谋士、策士可以自行带领,但出前要到太尉府官署部门填上名额和姓名,以防你似带陌生人,混入敌国间谍,如果在半途中,招收了新谋士,下属要及时向统帅禀告,统帅有直接任命权和否者权、生杀大权。
辰凌站在将军高台上,观看下方宽敞的校场上,成千数万人在演练着,每一方阵有千人,迈着同样的号子,犹如一座正在移动的山岳,巍峨气魄,长枪戈锋,闪着寒光,以无坚不摧的气势向前推移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