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吧。”才女说完,有侍女就拨沙计时,第二轮现场赛诗又开始了。
京城、春雨、杏花!
在场八人全都陷入了一阵思索中,这时候身边没有谋士和同伴商议,完全看自己的能力了,孟尝君、魏太子等人脸色又红又白,偏又无可奈何。
过了小片刻,只听一人喝道:“拿笔了。”
众人望去,正是楚国大才子屈原,一位俏丽的侍女捧着托盘,里面有纸墨笔砚,屈原提笔刷刷写下几行字,笔迹端正,清逸隽秀,最后签上自己的名讳。
“不愧为楚才子,据说他与楚地才女的楚非烟,关系甚密,这才华,足以代表楚国士子俊杰了吧?”
又过了一会,鲁仲连开口道:“拿笔来。”
看他提笔,仿如握剑一般,气势凌人,字迹龙飞凤舞,刚劲有力,大起大落,充满一股剑势,真气流动,仿佛字有生命,也在纸上有脉搏地鼓动一般。
辰凌看了一眼,心中微惊,这种笔法,他只从庄子、墨妃暄的笔迹中看到,当然,庄子是武圣级别,无论神韵、笔体中暗含的法则,也要高出这些青年高手。
如果交手,只怕撑不了几十回合,自己就会被击败吧?八阶秘境,果然比六阶强出一大截啊。
倘若能尽快领悟庄子老师传授的三种剑意,或许能突破天堑,迈入先天秘境,那时,面对这些飞来飞去的古代侠客,自己还有完全自保能力。
洛语嫣看辰凌正在发呆,忍不住有些着急,心想辰大哥,你还未想出来吗,时间就快到了呀,难道你不想与语嫣走的更进一步,光明正大的出行春游泛舟吗?
眼看漏沙就要见底儿,忽然,辰凌醒悟过来,喝了一声:“拿笔来。”
一名俏媚的少女走过来,咯咯轻笑,低声道:“笔来了,辰公子,你可要好好作,小姐在期待你呢。”
辰凌微微一笑,提笔艰难地写下来,不错,有点艰难,因为要写篆体,比繁体还要复杂,他学习了小半年,但是不可能全部记下来,幸好这首诗句的篆体,没有太过变态的外形。
“写好了。”辰凌吁了一口气,捏了把冷汗,等回到燕国,推行变法,他一定要进行一次文字的改革,去繁就简,普及简体字,写这样的古文篆体,太困难了。
小侍女见天写好,欢喜地端走了,这时漏沙已尽,八人中只有他们三位完成了。
“时间到——”
众人注目,这次入选者,唯有屈原、鲁仲连、辰凌三人,前三甲理所当然了。
洛语嫣让三位侍女背过身相互打乱秩序后,她随手拿起一张纸,要读给大家,让众人评论,念道:“淡看春雨如潮生,漫天空无杏花红。满城芳色争艳首,七雄际会看云风。”
这首涵盖春雨、杏花,满城代指京城,把群芳争艳,与七雄争利作了对比,写的大气磅礴,却不工整,文字提炼方面还不够严谨,但是短时间做出来,仍非常厉害了,鲁仲连所作。
紧接着,洛语嫣又拿起一张纸,朗读道:“西楚倦客住梁城,知己天涯叹琴筝。杏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到天明。”由倦客,想到天涯知己,以花寓人,这是一首充满淡淡相思的诗,屈原之作。
最后,洛语嫣拿起第三张纸,扫了一眼,眸光一亮,嘴角溢出笑容,一身白衣随风飘动,浑身凝聚有诗韵,钟天地之灵慧,静如仙子,清鹂念道:“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众人听完,喝彩如潮,毫无疑问,三甲之中,第三首诗句明显高出一筹。
第0396章武夫翻身
三首诗之中,众人皆认为才女最后读的这首,当为三首之冠,二首次之,第一首又次之,等洛语嫣念出各自诗作者后,让大家震惊不已。
“辰凌、屈原、鲁仲连。”
众人吃惊,没想到最有意蕴和诗韵的一首,竟然是都骑卫统领辰凌所作。
“武夫翻身了!”不少人感慨,却也无法反驳。
许多人看着场中辰凌的表情都发生变化了,尤其六国来宾,都以为辰凌只是一个先锋小将,侥幸立下战功,被人为英雄化了,本身其实没有什么。
但是,一场文人墨客的赛诗会,聚集天下不少文士和俊杰、名士,面对新诗体,竟都被他的光环压制住,有些大出意料,直到此刻,很多来宾都收起不屑、冷嘲的心态,开始真正地认识这位大魏新秀英雄了。
“查,给我彻底查一下这个辰凌,到底什么背景,师从于谁?”
不少暗中势力,六国大元老、重臣来宾,几大圣地代表,蔡家、曹家、陈家等遗民贵族,都对辰凌忌惮起来。
武将不可怕,就怕武将还有文化,组合在一起,文武双全,便是帅才,出将入相,弄不好又是管仲、吴起、孙武、商鞅那些妖孽人物。
“魏国要大兴了。”不少魏人倍受鼓舞,想不到这辰凌,文武皆能,真乃大魏副将。
“哈哈!”西门紫娇笑起来,摇着身旁庞莹手臂道:“怎么着,我就说他总是黑马吧,以后可不要小瞧他!”
庞莹也叹道:“的确没看出来,他还真是个奇人!不过从此以后,你很难在他身上赚到钱了。”
“为什么?”
“因为打今儿以后,大梁人恐怕没人会赌他输了。”
西门紫愕然了,黑马从是打破常规后,就变成热门了,谁还会买他输呢?
孔霜、白夜羽等京城四少也差点跌破了眼睛,没想到一向没放入眼中的狗屎,竟然变成了炽热的黄金,闪烁夺目光彩!
“有他帮助白若溪那妮子,以后我孔家也不过好过了。”孔霜心中阴冷,孔家与白家,是大魏国两大巨贾,富可敌国,商业上相互倾轧、争斗在所难免,如果这辰凌身居要职,又文武全才,日后帮助白家,那孔家的地位和生意,可就都要受到大影响了。
孟尝君、魏太子等人陆续退出角逐的名额,回到席位间,脸色多少有些不愉,特别是辰凌的出彩,让他们都有些挂不住面。
不过观众的目光,不会关注他们这些失落者,都聚集在场中三位,辰凌、屈原、鲁仲连,成为三强的一二三名,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排名,成否笑到最后,还要看接下来的对仗桃符的功力。
桃符,这是古时称法,在秦统一之后,就改名为对联了,也就是楹联。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洛语嫣对着辰凌、屈原三人道:“三位公子已经顺利进入三甲,接下来,就是对仗桃符,语嫣出三句,谁先对出来,而且意蕴和文辞皆佳者,就算胜出了,每对上一首,可跨前一步。”
辰凌苦笑,自已与这两位历史名人比起来,胸中墨水有限,要不是他曾背过一些诗词,应急朗诵出来,只怕十强都进不来,幸亏这是在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对这种诗体都不熟悉,如果换成唐代,人人皆能写唐诗,他就不好使了。
洛语嫣见辰凌有些溜号,心中担忧他未重视,特意加了一句:“辰公子,你们都听准备好吧。”
辰凌回过神来,报郝一笑,微微点头。
洛语嫣横了他一眼,心想:此刻若辰哥不上心,等诗文结束,看我怎么收拾他!
“以往桃符,对仗的字数较少,多是四言六言,语嫣特意加长,下面先列举一对桃符联作例,以供参考,上句为'松叶竹叶叶叶落';下句为'秋声雁声声声寒'。”洛语嫣说完,无论场内外的众人都咀嚼点头,果然由常见四六言,变成了七言句。
鲁仲连点头道:“请洛妹出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