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君临战国 > 第153部分

第153部分(1 / 2)

>

“好,上楼,今晚与大伙热闹热闹。”辰凌微笑着说。

辰凌的身影一出现,天香楼内一些游士、大夫认出了辰凌,交头接耳热谈起来,这股风声一下传开,楼内顿时炸开了。

“什么,那个就是辰凌辰将军?”

“就是那个魏国先锋官,大破秦军的无敌小将军?”

“他脸上有疤痕,难道在战场上伤的?可惜了,一副俊面孔。”

“那可惜什么,一战成名,天下皆知,尽管伤了脸孔,但是更有男人气势了。”

人们议论纷纷,赏乐的、听曲的、搂美的一时都停滞下来,开始议论起辰凌来,有的士大夫、文士竟站起身来,向辰凌拱手道:“辰将军,恭喜回城,凯旋归来……”

“恭喜辰将军,凯旋回城,大破秦军……”

“大魏长盛不衰!”

一片欢呼声,几乎都是魏国的士子、大夫、幕僚、侠客在热捧,侍女和歌姬们,也都放亮眼眸,不断朝他放电传情。

辰凌向众人挥手示意,拱手一笑道:“各位父老大夫,承蒙关心,辰凌一切安好,无须挂怀,请继续享乐。”

打完招呼,辰凌跟着郑安平、范雎三人上了二楼,当然在一搂大厅中,也有一些人的目光,充满敌意,甚至杀意,因为辰凌感受到了数道犀利的眼神在自己身上打量,还有高手在二楼雅间内透出了冷光在窥视他。

“大梁城鱼龙混杂,十大圣地不知都派了那些青年才俊下山,还有一些隐世豪门弟子、游侠剑客云集,肯定有不少剑手在打我的主意吧?”辰凌心如明镜,这个时期,即使没有诸侯国之间的利益,也有不少剑手欲挑战他,能一战成名。

走入雅间,郑安平相邀的朋友们都起身,向辰凌施礼,无论对方的爵位,还是赫赫战功,都让诸人肃然起敬。

“诸位大夫,请入座,不必虚礼。”

郑安平让辰凌坐在桌席的正位主客,他和范雎两人分作两旁陪同,蒋捷坐在门口主陪位,席间除了他三人外,还有七八个人,不是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游士,就是曳裾侯门、做门客幕僚,但基本都是布衣寒士,没有爵位在身。

有几位上一场聚会,曾出现过,还有五人,是新面孔,朴素的长衣,文人的瘦弱气质。

郑安平率先开口道:“辰将军,略备浅薄酒席,为将军接风洗尘,昨晚虽知你在王府已经受一干大臣接待,但我们这些草芥书生,真心在此,为兄弟庆贺。”

辰凌淡笑道:“别叫我将军了,一听就要出去打仗的样子,我才刚死里逃生回来,还是直接唤我辰凌吧。”

范雎在旁道:“那我们都叫你辰公子吧,这样自然一些。”

辰凌略微点头道:“好吧,一晃半年不见,各位可都安好?”

这些寒士脸色都略显尴尬,因为他们没有关系,根本没有机会迈入魏国仕途圈内,只能寄居一些权贵大夫府上,充当食客幕僚,一般时候,没有什么大事出现,也用不上献计出策,只能陪府主吃吃喝喝,观赏歌舞,起草一些文书而已,都觉得没有用武之地。

“一介布衣,不能挂剑驰骋疆场,出谋划策,纵横捭阖,整日弄墨写骈赋,都快没了志向……”一人感慨,余人附和,那种文人无病苦吟式的抒发。

蒋捷则叹道:“前日尚方俊、庞淮、朱泽尧在前线来了书信,写赋唱咏边塞,大破秦戎,壮我魏风,让人羡煞不已,战国大势将到,男儿真当有所作为,出将入相,纵马长歌。”

辰凌心中偷笑,文人的豪情又来了,他越来越发现,这些文人志士,墨客儒生,读过几年经史书籍,往往自诩乾坤大才,抒发豪情壮志。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郁郁不得志,其实都跟他们自身那些清高自傲有关,有文采的诗人才子,不一定适合政治、外交、军事!

这也是历史上为何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往往都是出任小职,而且刚入仕途几年就被罢免流放,愤愤不平,怪朝廷不识人才,其实他们本身就不适合从政,缺乏变通,自诩高才,书生误国,当不得大任,只有兼通诸家,讲究学术实用派的士子,才能脱离书本和子经书籍,懂得治世为官之道。

第0360章寻谋出路

郑安平、范雎等人在魏国仕途中,并不顺利,也没有机会和途径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只能找些志同道合的寒士,平日里聚集在一起,煮酒论天下,谈论大势走向,了慰心怀。

蒋捷讲完尚方俊、庞淮、朱泽尧几人书信内容,畅谈对边塞征战,帐下幕僚的向往,既然在仕途中没有建树,打算也去边疆历练一番,谋取晋升的机会,也希望能得到辰凌的推荐。

辰凌自然明白这些寒士的意图和心理,他们有一定才学,却报国无门,身境贫寒,没有资金去拉拢权贵,也没有门路毛遂自荐,只能寄托在他这个‘红人’身上。

当然也因为辰凌当初对这些文士没有抱着轻蔑态度,相谈投机,否则这些文士,臭脾气一上来,宁愿不得志,也不卑颜屈漆折腰献媚,这是文人操守的气节。

这时郑安平提议,一起敬辰凌一杯酒,众人附和,一饮而尽,席间没有安排侍女,大概不想让人打扰,也或是少姬陪席价位太昂贵,今日没有邀请。

范雎饮完,想到自己身世,感慨道:“一杯新酒一岁花,壮心不已在天涯,无奈蹉跎方余恨,只有尽饮对空华。”

“彩——!”

席间十人闻诗不住叫彩,诗句因酒而发出感慨,对自己人生前途渺茫,感到一种无力挫败感,悲愤之余,只有嗟叹。

诸士子皆是饱读诗书经史之人,平时没少研习诸子百家文章,诗经楚辞莫不离手,如今大梁城,四处粘贴发行新诗体,由名动战国大才女洛语嫣提出,自然受到很多人文雅士的追捧,一时间这种七言诗歌题材竟刮起一道文化飓风。

诗经中三百多篇章,都是四言诗,也有多字诗,讲究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而南国楚辞和民歌,则讲究对偶用骈,字数不工,长短皆有,这七言、五言诗体一推出,有规定的韵律、对偶、字数限制等,规范了诗文体裁和格式,一时间,这种新文体,被众多士子模仿拟作。

其中一士子名叫周玉邦,四十来岁,一身质朴的粗布长衫,脸色有些苍白,看来平时营养不良,生活拮据,但一脸正气,落杯后,跟着吟道:“立身处世望兴叹,一身酸儒酒味干,天长路远仕途苦,梦魂不到边关难。”

“彩——!”

跟着一些士子纷纷拟作诗歌来表达仕途不达,报国无门,空对月华,时光流逝,壮心难抒的苦闷之情,借酒消愁,愁化苦水,浇得士子们更加心酸。

辰凌几杯酒水下肚之后,心思活跃,试探问道:“如今燕国施行新政,发出招贤令,天下人杰,莫不趋之若鹜,诸位为何没有去凑个热闹,或许能被赏识,官居高位。”

一人叹道:“燕国贫弱,地处偏远,文化与风俗,与中原迥异,被齐国侵略之后,如今国力贫瘠,即使去了,几年内,也苦不堪言,而且燕人老国,历来不思变法图强之心,勉强维持六百年,僵化老硬,我等又不知新燕王心性,对变法并不抱多大希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