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君临战国 > 第124部分

第124部分(1 / 2)

>缜毓⒋筇啤⒈彼巍⒚鞒酰钪漳岩园谕押笫赖墓恕?br />

所以辰凌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草原民族都同化了,用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儒家的一套仁义道德,来教化戎狄,开民智,祛愚昧,以免日后草原民族突然强大了,冷兵器时代,武力决定军威,反过头欺压中原人,此时未雨绸缪,消除这种未来国运的隐患。

这一时刻,辰凌的思想高度就比当初更高更远了,因为以前总考虑着如何把燕国强大,消灭六国,平定中原,但建立的国家再强大,始终有走到尽头的一天,对后世影响如何,还要看他更多有影响力的举措诀策。

“这就是燕山吗?纵横数百里,屏蔽了东胡的铁骑,是燕国的北御外侵的要塞之地。”兰歆雅坐在辰凌怀内,望着连绵不绝的山脉,好奇发问道。

辰凌也没来过,硬着头皮乱扯道:“不错,这就是燕山,燕国的发源地,出了山脉,外面应该能看到燕国的村落和农户了。”

燕山山脉,西起洋河,东至山海关,北接坝上高原,西南以桑干河与太行山相隔。东西长约八百里,山势陡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缓南陡,沟谷狭窄,地表破碎,雨裂冲沟众多,以潮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段。

山地中有滦河、潮白、蓟运河等流经,河流多与山脉直交,切穿山地形成南北交通孔道,亦为重要关隘,如古北口、喜峰口等,最东端的山海关为沟通东北、华北的咽喉,北抗东胡天然屏障。

六人在山里走了三日,才艰难走出燕山群谷,古丽丝和优露莱特都相继感染风寒,体热烧烫不退,幸亏辰凌有备用的风寒药丸,救了两位侍女,这种病一出现,在草原上基本很难救治,医术落后,人高烧几天,持续不退,病人也就废了。

两位侍女对辰凌救助之恩,都非常感激,都把他当成了队伍的主心骨,她们的大救星。

这日六人狼狈地从山谷口走出来,看着莽莽大地,遍地琼白,雪花飘舞,又开始下雪了。

“幸好出了山谷才下雪,否则咱们都要被困在山谷,出不来了。”兰歆雅心有余悸,如果被困在山谷内,没有食物,很快这些人都会饿死。

辰凌叹道:“用我们中原古话,这就叫吉人只有天相,天无绝人之路,这里已经是燕国的土地,不知齐军退了没有,咱们继续往东北方向,进入辽东,目前燕都应该设在襄平城。”

兰歆雅在他怀内缩了缩,感受着他胸膛的温暖,舒服惬意,即使外面冰霜寒冷,她躲在怀内,如同避风港湾,打了一个哈欠,疲倦道:“这里我们都不熟悉,晏,你带着我们走吧,反正你去哪,我们就跟去哪!”

辰凌微微一笑道:“好,这就上路,去燕国临都!”六人三骑,有一骑在山谷内冻死了,三匹马驮着六人,艰难地行走了雪地上,飞雪连天,人显得无比渺茫,但是心中的希望更近了。

第0291章燕山脚下

辰凌六人策马缓行,抗着风雪,出了燕山后,艰难走出十多里,终于发现了袅袅炊烟,出现了村落。

“看,是燕国的村里!”兰歆雅惊呼一声,十分兴奋,毕竟走了这么久,逃荒避敌,艰难跋涉,乍看到燕国的村落,有了人烟,顿时来了精神。

辰凌眺望一眼,的确是一个错落,在山坡下,大约有几十户,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基本实行的是国、野制,所谓国,就是指国都附近的地区,野是指广大农村,把郊区和农村的居民按什伍制组织起来,并设置各级官吏进行官吏。

按聚落的规模,大约分为国、邑、乡、里四个级别,国城基本都是国都和一些大城,大邑为县,小邑为镇,乡为村聚,里就是村落,最小群居单位,十几户到上百户不等。

由于燕国遭受内乱和齐国的侵略,烧杀抢夺,许多百姓遭难,流离失所,秋田未收,乡村被毁,成为难民走散在荒野,这里的村落,似乎比较偏僻,因此没有受到多大波动,每一户都有人居住,黄昏下,掌起了油灯。

“咱们找几间农户先住下来,然后再往辽东赶,顺便换些吃的,让坐骑也缓一缓。”辰凌对兰歆雅温柔道。

兰歆雅伸了个懒腰,点头道:“全听你的,这里我们人生地不熟,就依仗你了。”

辰凌微笑道:“好说,走,咱们去农户家问问。”

六人下马,牵着坐骑来到村口,看到整个村落被木栏和倒刺围住,像是一个营盘,这些木栅栏还有绳子捆绑的结识,好像防止野兽夜里袭击村落,毕竟住在燕山脚下,山里狍子、熊、貔子、老虎、獾子、雪狼等野兽层出不穷,这些防御倒是挺有效。

村入口还有一个五丈高的小箭塔,上面依稀站着一个人影,看到了辰凌等人接近,拉起长弓,‘‘嗖的一声,一根箭矢射在六人的脚前地方,羽尾颤抖不停。

“来者止步!”

这时有两名背着长弓,手持铁叉的壮年从村口箭塔下面附近的一个茅舍内走出来,喝止住六人。

“等等,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何来到我们邢家村?”两位壮年非常谨慎,一人拿着铁叉,一人已经拉着长弓。

辰凌看出这是村落的岗哨,乱世之秋,如此防范,的确能减少一些伤害,难怪这个村落在燕国大乱中,还没有遭遇大劫,跟村落强悍的武风也有关系。

“两位壮士,我们是途经此地,想在村中借宿一晚!”

“哦,你们是哪国人?怎么回来到这么偏僻的燕山角,邢家村?”一个壮汉仍警惕询问道。

辰凌回道:“我也是燕国人,是储君新朝政里,派往匈奴的使者,商议与匈奴做生意的事,却在回来途中,草原上遭遇了东胡流寇,被迫流入燕山的山谷,走了三天,勉强出来,没有迷路已经是天佑,现在筋疲力尽,打算在村子借宿。”

“哦,有这样的事?”两名大汉走了过来,仔细端详一番,发现这六人,一个是中原人,其它五人都是,三女两男的确是匈奴人,顿时对辰凌的话信了大半,在看几人脸色发白,唇干发裂,脸冻得紫红,确实遭受一番磨难。

通过这些细节,两名大汉基本排除这几人是奸细和齐国恶兵、东胡马贼的可能性,放下了弓箭,其中一人道:“既然这样,请进入我们邢家村,我叫邢伍,带你们去见里正长。”

“好,有劳了。”

邢伍对着身旁的一位壮年道:“阿彪,你在这守着,我带几位客人进去,储君朝政的使者,咱们不能怠慢。”

刑彪点头称好,两人语气都很客气,辰凌等六人跟着刑伍进了村子,这个村落都是用石头和泥土建造,墙体用茅草盖了一层,抵挡风寒,村子的石路走向到也规范,不是弯曲折迂,每户都有石墙和庭院,典型的北方古香古色乡野村房。

“你们这里也知道了储君新朝政了?”辰凌有些意外,这里如此偏僻,也听过他储君的国号了。

刑伍身体魁梧,背着硬弓,边走边说道:“是啊,小邑里张贴了储君的几项安抚百姓的国策,首先建立新朝廷,准备振兴燕国,反抗暴齐,二是开仓放粮,救济流民百姓,三是号召流亡在外的村民,回到自己的村落,统一人口,准备分配粮食和工具,准备来年的春耕,前些日子,我们刑家村,还获得乡里送来的几石粟米。”

辰凌微微点头,这些事情,都是自己离开王庭前,交待给苏秦要做的,安抚百姓,度过寒冬,减少饿死冻死的百姓数量,是当前重中之重,另外派秦开带军反抗齐军,不知现在进展如何了。

“这位刑壮士,在下离开燕国,出使塞外已经好几个月了,不知现在咱燕军有没有与齐军开战,现在战事如何了?”

“好像燕军收复了辽东一带,以襄平为临时都城,大部分燕国北部旧地都被军民反击夺回,现在齐军以滦河、青龙山为线,坚守旧都蓟城一带,这是半月前,小邑城门处贴的檄文,我们村里的猎户去出售兽皮时候看到的,燕国这次要复苏了。”刑伍感慨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