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继室子的为官路 > 第51部分

第51部分(1 / 2)

>  “那一日你休沐,可不能乱走,待在家里和你大哥一同招呼客人。我请了你外祖母和三舅母来做女宾的陪客,到时候琛琛也要过来,你若不忙了,可以去看着琛琛。”

“娘放心吧,琛琛听话着呢,我会好好看着她的,”谢笙知道,之所以会叫自己适时躲懒,也是为了不要抢谢麒作为世子的风头的意思。有些事已经做到了九十九步,这一步又何必要去争抢什么,没得叫人离心。

李氏见儿子明白自己的意思,微笑着叫他近前,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领:“你明白为娘的心意便好,也就是你爹他们不在,咱们娘俩好说说心里话。”

“你大哥是世子,这些人脉早迟都是要交到他手上的,若是他日后愿意为你铺展一些人脉,你便接着,若是不愿,也不必强求。这世上除了爹娘,没人会理所应当的给你什么。”

“你现今也渐渐大了,也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子,等你中了举人,便多出去交际交际。你如今的圈子太过狭窄,宫里的老师也教不了你太多,等你中了举人,便该去国子监读书了。你日后要做官,就要去认识更多的人,结交更多的朋友。这世上不止是有高官贵胄,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和寒门学子。”

“多谢娘,儿子知道的,”谢笙起身,向着李氏深深鞠了一躬。

李氏坦然受了谢笙这一礼,才叫了他起来。

“去吧,回房换了衣裳,再过来用饭,”李氏突然又想到,“今日门房有人给你送了谢礼来,也没说是谁家,只说是前日被你所帮的马车主人。”

李氏说着又笑了起来:“你这孩子,遇见什么事,也不和家里说一声,若不是你大姐刚好在我这里说话,谁能知道那人说的是什么?”

李氏一说起马车主人,谢笙便想起是怎么回事了,只道:“也不是我存心帮他,实在是高家欺人太甚,何况,我还赶着出城呢。您们都在庄子上,我可不乐意一个人在家。”

“多大了,还孩子气似的撒娇,”谢笙没提高家奴仆的那些话,李氏便也没再说。

“多大也是娘的儿子,”谢笙又说了一句,才退了下去。

捧墨跟着他出门,自然不知道家里的事情,谢笙便问待在家里的小六子。

小六子一早就预备好了谢笙的衣裳,此时听见谢笙问起今日有人送过来的礼,便忙道:“是一整个书箱,不过里头装了什么书,却没看过,如今已放在书房了。”

谢笙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后又问:“怎么竟直接收了别人的礼?”

“那送礼的人是直接送到门房的,且怕咱们家里不收,只放下东西,交代了一声是谁送过来的,便赶紧走了,连追都追不上,”小六子道,“门房告诉我过后,我便直接去求了夫人拿主意,夫人知道之后,才决定收下的。”

“这送礼那儿有这样送的,”捧墨不自觉说了一句,而后又道,“该不会是少爷您那日说,自己无需谢礼,他们怕您不收,才放下就走了的吧。”

“算了,收下就收下吧,等会儿从前头回来,我再去瞧瞧到底是什么书。”

谢笙赶着去主院用饭,此时也没耐心去书房细看,便只得等到了从主院回来,洗漱过后,才进了书房。

一进书房,谢笙就看见了一个藤编的书箱。工匠心思巧,还弄了个竹节的纹路。书箱静静的放在书架的一角,和旁边的书架气质相合,让他见了,就觉得心里喜欢。

书箱是被锁上的,开锁的钥匙就放在书箱上头的小抽屉里。

谢笙先前已经被告知了钥匙的所在,此时自是直接打开就能看到。

捧墨跟着谢笙进来,原要主动上前,却被谢笙拦了。

谢笙自己慢慢用梅花柄的钥匙,打开了书箱上的木锁。

“这一箱子,不就是少爷您备考用的书吗,您都有一套了,那些人还又送您一套,是什么意思,”捧墨有些不明白,“竟然连蒙学的论语都有!”

谢笙也不懂那送书人的意思,便随手拿了一本出来翻阅,发现里头竟然有人用小楷写了许多注释和理解。

“少爷,您怎么把书给关上了?”捧墨站在谢笙身后,并没看见书上的内容。

谢笙没有回答,而是另外拿了一本、两本。

“捧墨,”谢笙喊道,“这个书箱,可是个无价之宝。”

捧墨也伸手拿起一本翻看,不由瞪大了眼睛。

“这些,是注释?”

“是啊,”谢笙看着面前的这些书,心里有些止不住的发颤。

谢笙生在侯门并不缺钱,自然也不缺书,可是像周老爷子和李大舅他们给讲的一些经义注释,还有自己的见解,以及李翰林对谢笙的培养,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够接触得到的了。

如果不是因为李氏的出身,谢笙也未必学得到那些。君不见多少侯门的家学,都是请的秀才和落地举人。和得到几位翰林出身的大才亲自教导的谢笙,堪称天壤之别。

“这一次,咱们本来也不是一心想要去帮忙,却得了这么多东西,实在是受之有愧。”

“少爷?”捧墨喊了一声,还是道,“那我叫人下去查一查,到底是谁家送来的。这么大个书箱,想是不难。”

谢笙点了点头,在捧墨出门之后,到底还是忍不住,翻开了一本书。

让一个喜欢读书,且一向爱书的人,得到犹如宝贝一般的书籍,还想要他能够忍住不去看,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谢笙看得如痴如醉,但翻到其中一本论语之时,觉得有些奇怪。

正是“吾日三省吾身”,这一句,被额外勾画了出来,一旁的小字被写上了一些个人感悟。

书上一般以某自称,但在这一条的旁边,谢笙却看到了一条不一样的自称。奉正。

谢笙点了点书页上的奉正二字,只觉这个名字非常耳熟,就好像他在哪里听到过一样,到底是在哪里呢。

“对了,可以问娘,”谢笙直接带上了手里的书,想了想,又带上了几本蒙学的书册,直接开了门。

“少爷,您这是要往哪里去?”捧墨才和小六子说完话回来,就撞上了谢笙。

谢笙穿着一身中衣,也不觉得冷,就直接往外跑:“去寻我娘。”

捧墨见状,第一时间反应过来,重回屋子里,拿了谢笙的披风和外衫,再提了一个灯笼,就匆匆在后头跟了上去。

谢笙一面走,一面品着方才读过的书中的释义,这个地方和老师讲的不同,那个地方似乎又和外祖的见解有些不一样。

谢笙走得快,饶是捧墨反应不慢,也一直到了主院外头才追上了谢笙。

谢笙的动静已经惊动了院里伺候的丫鬟,谢笙只拿了捧墨手里的披风随意披在身上,就直接进了门。

谢侯和李氏原本已经快要歇息,哪知道底下丫鬟说是小满少爷过来了,两人又叫人多燃了烛火,庆幸自己还没安歇。

谢侯瞧见谢笙只穿着中衣,外头披了披风,后头捧墨抱着他的外裳,有些恼了:“你瞧瞧你,这像是什么话。”

“爹、娘,”谢笙喊了一声,也不管谢侯方才的责备,直接上前,将手里的书摆到了李氏面前。

“娘,这是今日那人送来的谢礼中的一部分。”

书?李氏和谢侯对视一眼,只看谢笙的模样便知道,这书必然没这么简单。

谢笙飞快的将《论语》翻到自己发现不同的那一页,指着一个地方问李氏:“娘,我一直觉得耳熟,却实在想不起来,这个奉正是什么人,娘您知道吗?”

“奉正?”谢侯也觉得这名字耳熟,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到底是谁。

李氏拿起书册,翻了两页,眼中慢慢露出惊讶。李氏出身清流之家,自然看得出这些书册的不凡之处。若是放到民间,这套书都能算是镇族之宝。

李氏看着上头的奉正二字,突然道:“那不正是温相的字吗!”

“温相?”谢笙想了许久,也没想到,朝中哪一位丞相姓温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