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自己终于又回来了。
夏峥嵘是个十分爽利的脾气,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便开门见山问道:“听说你娘家出了事,嫁到国公府以后还好吧?”
“挺好的。”
夏峥嵘见她一脸容光焕发的样子,想必日子还算滋润,因此笑道:“从前倒是看走了眼,没想到你还是驭夫有道的。”抿嘴一笑,又瞧了瞧顾明芝,“快跟着学学,回头好把我表哥降伏了。”
玉仪“哧”的一笑,“她还用学吗?早就降伏了。”
两个人笑得抱做一团,气得明芝直瞪眼,咬牙道:“你们两个合起来欺负我!”伸手去抓住一个,又跑了另外一个。
“好了,别闹了。”玉仪等她气消了,方才坐下笑道:“今儿来的人多,回头见了还以为是三个疯子呢。”
顾明芝啐道:“是你们俩个疯子。”
“是是是。”玉仪赶紧做小伏低,哄道:“回头我给你做个荷包赔罪,好不好?”
顾明芝好笑道:“你还当我是小孩子呢。”
“大表嫂的胎像如何?”玉仪岔开话题,问道。
“挺好的。”顾明芝有些感慨,早先还以为表妹会是自己的嫂子,没想到……,这是这个话题不宜提,因此又问:“你呢?什么时候也给我添个侄儿。”
“好个不害臊的丫头!”夏峥嵘在旁边趣道:“也好意思说这个。”
“行行,不说这个。”顾明芝转过头,问她道:“就说你,亲事订的怎么样了?你那伯母一向清高的很,未必肯替侄女儿细细打算。”
夏峥嵘的爷爷是吏部尚书,门第不能算低了,可惜父母双亡,现今跟着伯父伯母一起过日子。因为伯母和生母早年有嫌隙,又没有兄弟依靠,表面上看着是千金小姐,实则现今的日子也很窘迫。
夏峥嵘有些烦,淡淡道:“管得呢,我又做不了主。”
三个人都沉默下来,原本久别相逢的喜悦也被冲淡了。
玉仪现今是罗家的媳妇,不如做小姐的自在,又安慰了闺蜜几句,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先告辞了。夏峥嵘知道她的难处,说道:“你先去忙正经事,我和明芝说会儿话也是一样,反正人都回来了,今后见面的机会多的是。”
“好,回头再说。”玉仪虽然有些歉意,想多留一会儿,但做媳妇的千万不能顺着杆子爬,…………让你来歇歇,那是婆婆给你的恩典和面子,意思意思就行了,岂能真的歇到不见人影儿?唉,这就是做媳妇的无奈。
吃饭的时候,玉仪倒是看见了两位好姐妹。可惜自己已经不能上席,要伺候婆婆和招呼客人,偏生这些贵妇千金又吃得慢,半天才下去一筷子。
以媳妇的身份应付大的宴席,玉仪还是头一遭,没有半点经验,都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还得笑劝别人多吃一点,心里郁闷坏了。
好容易服侍着婆婆漱了口、洗了手,客人也吃完了,这才有功夫到小偏房,让丫头们端了饭菜上来。甘菊盛了一碗温温的鸡皮汤,说道:“夫人先喝口汤,饿极了吃饭容易噎着。”
彩鹃在旁边布菜,回头道:“下回就该先吃几个小点心,垫一垫也好。”
“下回的事再说吧。”玉仪一勺接一勺的喝,要不是还得保持淑女形象,恨不得直接端起碗倒了。一碗热汤下了肚,总算不那么饥荒了,这才从从容容吃饭,等到放下筷子一看,竟然比昨儿多吃了一小碗,菜也下去不少。
甘菊笑道:“原来夫人喜欢吃这几样,回头常做做。”
哪里是自己喜欢吃?饿了,什么都好吃了。
玉仪挥了挥手,说道:“你们也下去吃吧。”…………主母还没用饭,丫头们自然也不敢先用,也不知道她们垫点心没有,别饿过头了。
玉仪用饭的这会儿功夫,外头的女眷们也喝完了消食茶,正在陆续起身,准备往戏台子那边过去。玉仪好歹赶上了大部队,上前搀扶了小汤氏,笑着问道:“娘喜欢听什么戏?回头也点两处。”
汤夫人停下脚步,回头笑道:“有你这么孝顺的媳妇,不管听什么戏,你婆婆心里也是欢喜的。”
小汤氏笑道:“大嫂也瞧出我这儿媳妇好了。”
玉仪看见汤夫人眉头蹙了蹙,似乎对自家小姑子的话不满意,但又不懂这两位在打什么机锋,只好装憨笑而不语。
看戏的时候,汤夫人和孙大奶奶坐在了一处,两人似乎相处的很融洽,不时的说说说笑笑,还对台上的戏文评点一番。
…………倒把小汤氏撇在了一边。
玉仪一直站在小汤氏旁边,一会儿递个帕子,一会儿帮着端一碟点心,小汤氏看向自己的时候,便顺着她附和说笑几句。
四夫人扭头看了一眼,又回头去看戏文。
其实并非玉仪不喜欢四夫人,更喜欢小汤氏,…………反正两个人只能讨好一个,而伺候婆婆是天经地义,没有丢下婆婆,反倒跑去跟嫂子说笑的道理。
没法子,只能尽量把小汤氏服侍好了。
一个丫头急匆匆走了过来,凑在小汤氏耳边说了几句。
玉仪不好贴过去听,隐隐听到什么,“有个姑娘……,摔下……”底下含含混混的不清楚,只听到一个“江大人”,…………不知道为什么,玉仪第一反应就是江廷白。
江家二房的老爷在京任职多年,乃是正三品的吏部左侍郎,而江廷白本人,因此上一次从龙有功,再加上祖父的余荫和叔叔的提携,如今也在吏部任职,做了正五品的郎中。
同在京城这个公卿权贵的圈子里,这种场合应该会出席。
当然也可能不是江廷白,而是他的叔叔,再或者是别的江姓官员,…………玉仪想了一会儿,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也就撂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剧情铺开人物太多了,写得慢了,明天晚一点更~~~
PS:如果亲们想要积分的话,可以,但必须单独留言,在别人的留言搭楼送不了~~平时看到说的有道理的,就顺手给了~~
佳人(下)
到了下午,客人们都陆陆续续告辞回去。
玉仪并不是主持中馈的媳妇,等前面收拾得差不多,便回了自己的房间,忙了一天也有些累了。
一进门,便看见一张冷冰冰的臭脸。
怎么了?在前面受了什么气?玉仪想了想,觉得能给罗熙年受气的人……,还真是想象不出,再说今天又是喜庆的日子。
难道是罗晋年……
这话不好问,玉仪轻手轻脚沏了一碗茶,递过去道:“要不要润润嗓子?”
罗熙年抬头看向妻子,以一种审视的态度,…………人还是那个人,却似乎和当初的有些不一样,像是少了什么光彩。
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惑在他心中,今天忍不住再次浮了出来。
当初自己带了圣旨去孔家,妻子紧紧的抱住自己哭,固然有吓坏了原因,但是有一个小细节,却是至今也想不明白。妻子哭得很伤心不假,但是她的视线,似乎并不是看向自己的,而是好像穿透过去了一样。
现今再想一想,当日妻子说的话委实有些奇怪。
那一句“你怎么才来……”,…………以自己和她的几面之缘,不可能有太深的感情,不足以让她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等着自己去救她。
那个时候,她心里到底在等着谁?
会是他吗?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