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意摇摇头:“就四口,夫妻俩带着俩孩子,哥哥也就十五六岁。”
亲戚登门,不见是不行的,萧震的身份越高,就越得谨慎行事,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夫人,苏锦也越来越明白臣子“名声”的重要了。皇上器重臣子,臣子有些小污名也没关系,一旦皇上觉得你没用了,又找不到为官上的错处,那时候,名声就成了皇上的杀器。
“请到前院厅堂吧。”苏锦叹道。
如意去前院了,苏锦不紧不慢地换了一身见客穿的衣裳,来到前院,就见那一家四口都落座了,当家的男人低头喝茶,面相比较老实,三十出头的妇人与她女儿正在东张西望,被侯府的陈设迷了眼,还有个少年郎一动不动地坐着,不知在想什么。
一眼看过,苏锦跨了进来。
苏锦没有特意打扮,头上戴着一根赤金簪子,耳朵一对儿金坠子,可她一进来,一家四口便都愣住了,好像天上的王母娘娘下凡似的,尤其是萧广荣父子,眼睛都直了。
苏锦笑了笑,径自在主位落座,然后才问仍然愣在椅子上的萧广荣夫妻:“敢问二位如何称呼?”
萧广荣傻愣愣地道:“我,我叫萧广荣,是进宝哥的堂弟。”
苏锦一呆,进宝哥?
高氏忙解释道:“进宝是大堂哥以前的名字,后来大堂哥改名了,夫人可能不知道。”
苏锦恍然大悟,原来萧震以前叫萧进宝!
忍着笑意,苏锦点了点头。
高氏拉起一双儿女给苏锦介绍,然后教孩子:“这是你们大伯母,快叫大伯母。”
箫禄、萧玉蝶兄妹乖乖地喊大伯母。
一看萧广荣的脸,苏锦就相信这家是真亲戚了,她微笑着与之寒暄:“家里二老可还好?”
萧广荣神色一黯。
高氏拿出洗得发白的粗布帕子,一边低头擦泪一边哽咽道:“公公婆婆命苦,早年一场灾荒二老都去了,家里就剩我们四口人,这几年地里收成不好,我们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才厚着脸皮来投奔您与大堂哥。”
说到这里,高氏拉着孩子们扑通朝苏锦跪了下去:“堂嫂,您是大慈大悲的菩萨,求您收留我们一家吧!”
同样是前来投奔,但不得不说,萧家这四口的态度,比苏家大房的好多了,好歹知道要哭求,而不是颐指气使的。
☆、第95章
苏锦暂且将萧广荣一家安排在了跨院; 并派了两个二等丫鬟过去; 帮忙安顿。
“你们这一路过来挺辛苦的; 且先休息,侯爷回来我立即告知他。”苏锦和善地道。
萧广荣、高氏就先随丫鬟们去跨院了。
苏锦自去歇晌,醒来简单地对孩子们提了提; 睿哥儿想去看看新亲戚,苏锦随便找个借口拦住了; 如何招待这些亲戚,她得等萧震的态度。
那边萧广荣一家初次来侯府; 什么都不懂; 不敢四处乱走,老老实实地待在跨院,眼巴巴地盼着萧震快回来。毕竟萧震才是他们的血亲,如果萧震不承认他们,或是不肯收留他们,那一家人巴结苏氏也没什么用。
等啊等; 黄昏时分,萧震终于回家了。
苏锦在前院等他; 帮萧震换官服时,她提及了此事,三言两语; 交待地清清楚楚。
萧震半晌没言语。
老家的亲戚,他很久都没有想起过了。
他对堂弟萧广荣没什么印象,心中恨的只有二叔、二婶。萧震小时候; 父亲先意外身亡,后来母亲病重,最该休息,二婶却用话逼着母亲下地干活,酒鬼二叔更是抢了母亲的药钱买酒喝,萧震上前抢,被身高体壮的二叔一把推到了地上。
母亲死后,萧震义无反顾地离开老家,去投奔出嫁的姑姑。
没想到,当年欺负他们母子的二叔二婶,连五十岁都没活到,早早地去见阎王了。
苏锦默默地观察丈夫,萧震一直不说话,苏锦当他记起了伤心的往事。猜测萧震不喜堂弟一家,苏锦轻轻地抱住自己的男人,安慰似的道:“你若不喜他们,咱们就掏点钱,送他们回老家。”
苏锦觉得,萧广荣一家比她的娘家人好打发多了。
萧震拍拍她肩膀,想了想道:“我先去见见他们。”
苏锦嗯了声,本家亲人团聚,她就没跟着过去。
萧震一人来了跨院。
萧广荣一家都在堂屋里坐着,看到萧震,那脸庞那身板一看就是萧家人,萧广荣激动地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赶一边紧张地道:“进宝哥,是你吗?我是广荣啊!”
萧震老家那边,孩子间习惯连名带哥这样一起叫,譬如进宝哥,桂花姐。
萧震浑身一震,进宝,那是他离家前的名字,后来萧震嫌土,自己改了,如今再次被人这么叫,萧震全身上下哪里都不自在,并暗暗地庆幸,幸好苏锦没在身边。
不过,看着萧广荣与他相似的脸庞,看出萧广荣是真的很高兴见到他,而非为了荣华富贵才表现出来的谄媚巴结,萧震脸色就略微缓和下来。父辈们都去了,那些陈年旧怨也跟着走了,萧震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只要萧广荣品行过得去,他不介意照拂一把。
堂兄弟相认后,萧广荣拉着一双子女给他介绍。
萧禄肤色黝黑,人也有点木木的,一木就显老实,老实人最容易叫人怜惜。
冯实老实,所以当初萧震愿意照顾冯实,现在轮到有血缘关系的侄子,萧震更不可能袖手旁观。再看侄女萧玉蝶,到底是姑娘家,比哥哥稍微白净点,拘束忐忑的样子也挺叫人揪心的。萧震过过穷日子,知道穷人家孩子乍见富贵时的羡慕与畏惧。
至于堂弟妹高氏,萧震没细看。
高氏见丈夫只顾得高兴,她着急了,再次拉着孩子们跪下去,求萧震收留。
若堂弟一家与二叔二婶一样刻薄歹毒,萧震定不会管,但夫妻俩与孩子们还算纯良,也确实可怜,萧震堂堂英雄,就做不出将人赶回通州的事了。看看侄子萧禄,萧震正色道:“你们先在这边小住两日,我会派人在城里买处宅子,届时你们再搬过去。”
高氏没苏锦大伯母那么贪心,她觉得有自家宅子比住在侯府稳妥多了,不用担心被人赶出去,登时喜出望外。
萧震又对萧广荣道:“二弟想找份差事还是自己做生意?”
萧广荣摸着脑袋,刚要说他只会种地,高氏抢着道:“还是自己做份生意吧,种地得看老天爷吃饭,我们这几年真是种怕了。”
萧震看得出高氏比较贪财,不过妇人都这样,反正高氏赚钱了最后也是花在侄子侄女身上,萧震就不吝啬了,承诺会帮夫妻俩买家铺子,让夫妻俩做点小生意。
住房、营生两件大事商量妥了,萧震看看天色,请一家人稍后去正院用饭,当是接风了。
一家四口感恩戴德地送他到大门外。
萧震再去找苏锦。
听了他的安排,苏锦觉得还可以,能花点钱就办妥的事,那都不算事。
苏锦吩咐厨房置办酒席。
夕阳西下,萧广荣一家四口换了比较新的干净衣裳,来吃席了。
大人们都见过了,苏锦叫两边的孩子们认识认识。
阿彻、阿满落落大方,没有任何嫌弃穷亲戚的意思,胜哥儿还小,只有睿哥儿,很高兴多了两个比他黑的堂哥堂姐,自以为聪明地问萧禄、萧玉蝶:“你们俩是不是特别淘气?”一定是天天都在外面玩,所以才晒得那么黑。
萧禄兄妹不明所以。
萧震听懂了睿哥儿的意思,咳了咳,示意众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