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2)

>作者:(杨杨)

第 1 部分

楔子

我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重庆附近的乡下度过的。那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是我的乐园,我的Heaven;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常常记得杂草丛生的田塍路边有一种野生植物,它的叶子浅绿泛黄,有细密的折痕,叶子上面结着红亮滋润的浆果。那浆果如纽扣般大小,形状像草莓。淘气的男孩子总爱顺手摘几粒填进嘴里,味道既酸又甜。听母亲说,这浆果的名字叫“刺葩儿”,无毒,可以当水果吃。不过我却常常把它拿来当花插。找个墨水瓶,盛上一些水。至今在我远离乡下已逐渐苍凉的心目中,还保存得有这种朴素的花。

夏天的田野到处都开满了千姿百态的花。在这些花里我尤其偏爱石榴,花苞儿里裹着稠缎,就像小孩子红彤彤的脸,山风一刮,就笑开了。

夏天,晴朗的天气!

树木长高,稻谷灌浆。在这预示着丰收季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农人的心情多么快乐啊!河沟里,山坡上,是小孩子们游玩的好地方。在浓密的树阴底下躺着睡觉是最惬意的,但有时又会飞来亮晶晶的雨点。阵雨陡然降临,天地仿佛都变得绿溶溶的,一川烟草,满目飞絮,同时又带来了津津凉意。

落雨的时候常追随不安分的男孩子们去捉鱼。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背影看上去俨然就是个老农。他们拿着自家编织的竹篓子,安放在稻田的缺口下面,雨水不停地漫过缺口往下流。过一会儿提起竹篓,往往都有收获。里面有水草、田螺,也有鱼虾,运气好时还会遇见螃蟹。螃蟹在雨天里寻不到食物,四处乱爬,无意间跌进了竹篓,不由得大发脾气,用鳌钳鱼。看见我,退几步,举起两只警觉的小眼睛,吐出一大堆泡沫。透明的小虾子不停地弓背跳跃,一会儿又弹起来,一会儿又弹起来。男孩子们是残忍的,看见玻璃片似的小虾子,他们往往互相争抢,然后迅速地塞进嘴里,胡乱嚼几下,咽下去,还要故意夸张地皱着眉头大叫:“哇!好腥!”

雨后初晴,屋后的森林常常出其不意地长满了各式各样的蕈。拨开撩人的刺丛,闪亮的蘑菇在枯黄的落叶堆里时隐时现。有一种不知名的蘑菇,戴着小红帽,整整齐齐地列着队,就像打扮时髦的模特儿在T型台上步履轻盈地跳舞。山林特别青翠,鸟儿叫声媚人,有时突然静静地爬过一条黢黑的山林子蛇,这时的心境就像在格林童话里一样。

蕈的种类繁多,成堆成簇地生长在隐蔽的灌木丛里,自得其乐地繁衍生息。听大人们说,第一次在什么地方发现了它们,以后也往往能在同样的地方找到,因为它们一旦成熟后,孢子(种子)往往散落在四周,气候适合马上又会迅速地萌生。

有一种蘑菇很珍贵,人们叫它豆姬菇,传说是精灵的化身。有人在场的时候它特别害羞,拼命弯下腰俯伏着,看上去只是一朵雪白而鲜嫩的蕈。人一旦离开它就变成了美丽的小姑娘,站起来用手捧着露珠洗脸。我曾和别人一起拾到过它。后来母亲用它来煮肉汤,味道异常鲜美。

童年许多美好的回忆保留在心底,儿时的许多困惑现在也依然得不到解答。有一次搬家时在一本陈旧的小学课本里竟然发现了一株名叫“刺葩儿”的标本,也不知是我什么时候采集的。我欣喜若狂。尽管它早已变得干枯焦黄,就像枝中草药,但我仍然珍惜它。

第一部(1)

未认识夏穆之前,曾听我姐夫断断续续地讲过一些有关他爱情经历的摄人心魄的故事,这令我十分好奇。只要一有机会,我就要不厌其烦地打听,后来竟抑制不住渴望地想见一见这个人。

第一次赴约是在重庆南滨路上一个名叫哈姆雷特的充满诗意的小咖啡厅里。那是2006年一个春天的傍晚,气候宜人,车窗外不停地吹着和煦的风。苍茫暮色中,气势恢弘的长江在落日的余晖里无声地流淌,草木氤氲的滨江路上,华灯初放,车水马龙。

夏穆先生坐在一个环境幽雅的包房里,灯光昏暗,音乐轻柔,身旁缭绕着许多烟雾,很明显他刚抽了不少烟。我跟随姐夫慢慢进去,他看见了连忙站起来向我们点头示意。他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四十多岁,从那张已被岁月磨蚀的脸上仍能看出他年轻的时候应该相当英俊。我们和他面对面坐着。虽然咖啡厅里的灯光比较暗淡,但仍然可见他满脸疲惫,眼神里透着一股淡淡的忧伤。从他紧锁的眉头中我预感到接下来他要讲的内容一定十分精彩,而且对他一生的影响肯定不小。我不由得在心里猜想会是怎样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会是怎样杰出而优秀的男人和女人,一种渴望窥测他人内心秘密的本能油然而生。这时,只见他迅速地抬起手,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当他把尚存大半截纸烟的烟头用力地摁在烟灰缸里的时候,我知道他大概是要开始了。

“这差不多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他用略微沙哑的声音说,“1993年,我在重庆南岸一个名叫玄塘庙的小镇上工作,我当时还是邮政代办所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玄塘庙虽然地处乡郊,位置十分偏僻,但由于这里有个连接长江南北的轮渡码头,使得这个古老而幽静的小镇终日喧闹不已,充满了勃勃生机。玄塘庙码头在当时的长江沿岸比较有名,客轮每天汽笛长鸣,不停地往返穿梭,将南来北往的旅客络绎不绝地输送到大江两岸去。

“由于工作需要,单位上给我配了一辆‘嘉陵’牌摩托车。按照规定我每月有几天必须到附近一家制药厂的交通安全组里学习。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去那里座谈‘交规’,听别人照本宣科地读几篇报纸或文件,有时候组长也代表交警支队发一些通知等。我就是在那里认识辛婕的。

“辛婕是制药厂的汽车驾驶员。她每天在师傅的陪同下,开一辆白色的天津大发,戴一双雪白的棉线手套。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百废待举,郊区的大街上汽车本来就很少;连马路都空荡荡的,更别说有年轻漂亮的女孩会开车,因此她格外引人注目。她仪态娴雅,五官清秀,外表看上去光彩照人,同时她那丰满而纤巧的身材,走路时袅袅婷婷的步态,又无一不显示出女性的柔媚和诱惑,让众多男人见了为之动心。她真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完美尤物啊!第一次在安全组大门外遇见她,我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觉得仿佛一下子魂魄齐飞,她就是我的梦中情人。而那时,我也是一个活泼、健康、并有着较为殷实家境的青年。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踏上了漫长而苦闷的相思之旅,而且是没有任何回报的残酷的单相思。

(2)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