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太多了。”
整理好书包,静人将其斜跨到左肩上,站起身,“那今天就这样了,下次有时间一定陪你去。我先回去了,bye。”
“就这麽说定了。Bye~”同桌冲他离开的背影挥手告别。
回到家看到站在二楼宽大的落地窗前眺望远方的白,静人将手上的东西放到茶几上,声音传入他耳中,白转过头来,“回来了。”
“嗯。”静人分门别类的将买的东西从购物袋里取出来。
白走过来弯腰看一眼,“今天买了那麽多东西啊。”
“多买点,省得之後还要麻烦。”
白的眼睛展露像是一个笑的弧度,“你也会怕麻烦啊。”
“当然啦。”
分好後,静人起身将东西拿到厨房的冰箱里。白分著拿了一部分,跟在他身後走到厨房。
那天的冰箱百分之百是用不了了,所以第二天静人就到电器店里买了一台新的冰箱,不过制冷功能没有前一台好用,打开冷藏层也只是看到一点薄薄的白雾。而残留下的那一枚子弹壳,则被静人捡起来放到房间的抽屉里收藏了。
白站在一边,旁观静人一点一点地填满冰箱,看著已经恢复如初的厨房,修补了破损,重贴了瓷砖,像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看得人恍然若梦。
而世界,一开始就应当是这般的平静祥和。
“好了。”静人拍拍手,扭头冲著右手边的他咧嘴一笑,“准备做晚饭吧。”
“嗯。”不自觉地点点头。
距离大追捕的那天,已经过了一周的时间。在那天静人的电话後,追捕好像真的就这麽虎头蛇尾的落下了帷幕。那一场轰轰烈烈的行动在一些人有意的掩盖下,逐渐地被大众给抛到了脑後。毕竟世界那麽大,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种离奇古怪引人眼球的事情,没有谁会一直盯著和自己毫无关联的一件事不放。
容易遗忘是人类的缺点,也是优点。
入夜,天幕暗沈,白站在窗边。城市的污染一直都在持续稳定地上升著,虽然人们总在喊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但工业化的向前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愈趋严重的污染也就难以避免了。所以如今的天空──
抬头看去,没有星星和月亮,厚实的一片黑暗,暗得人心里发慌。只有偶尔一扫而过的光柱照亮片刻天空,光里看到的还是黑暗。光柱的源头是矗立在城市中心的灯塔,它彻夜不息地运转著,一刻不停地在查看这座城市。
静人从三楼走下来,边用浴巾擦拭著还在往下滴落水珠的头发,边对白说,“我洗好了,洗澡水也帮你放好了,上去洗澡吧。”
“哦。”白应一声。
“在看什麽?”静人走上前,和他并肩站著。
“在看这座城市。”
“在看这座城市?”
白的眼神专注,“我在看,这座人们花了几十上百年打造出的繁华的城市,它的繁华还能持续多久呢。”
静人一言不发。两人沈默地站了好一会儿。
“我先上去洗澡吧,水凉了就不好了。”说完白就转身上三楼。
静人站在那儿,瞳孔里有一束光倏忽掠过。
“城市的繁华,还有多长呢……”他低头喃喃著。
这样平静的生活,又可以维持多久呢?
☆、第十三章
昏暗一片的实验室里,只有仪器散发著幽深湛蓝的光,助手弯腰低头看著被支立在一个巨大的密封玻璃箱中的试管,管里是泛著紫黑色的胶状物,其外被不到试管口的箱中所装的乳白色液体包围。此时试管内的胶状物表面逐渐地逐渐地冒出泡泡来,像是在慢慢煮开的水,然後毫无征兆的,胶状物突然由紫黑色变成了鲜红。
“博士,你快过来看!”
他急忙向在一边注意著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变化的博士喊道,并连连招手。
“怎麽了?”
以为这边是出现了什麽意外,陈博士快步跑过去,等到了密封箱的面前,看到那试管内的变化,一时呆愣在那里。过了许久,陈博士伸手温柔的地抚摸著玻璃层,像是抚摸著情人的呃脸颊,自言自语道,“没错,就是这个颜色,没错,就是它……”
那红色红得那般鲜豔,红得那般亮丽,红得那样刺眼,血一样的红色。正是陈博士日日夜夜,梦寐以求得到的结果。
“没想到就这麽轻易取得了这样的进展,真是……”陈博士喃喃著。原本因为唯一一个成功活体的逃脱,研究的困难大大提升,本来预期会出现的这一阶段的目标可能会从定好的时间延迟到无限长,却世事无常,反而比预先更早达成了目标。
“博士,我们要不要立刻向军方报告我们得到的进展?”另一名助手在他的耳边提醒道。
“对,必须得跟他们汇报才行。”每当有一个阶段性进展时,要立刻向直接负责他们实验的军方负责人汇报,这是定下的四大守则之一。陈博士刚迈出几步,感应门正要开启,忽然间他又停下了脚步。
“博士?”助手疑惑地看向他。
陈博士回想起那天对方告知要强制停止对白的追捕时的情景,急切的心情一下子就平息下去。“先不用忙著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他们。”他转头对两人道。
“可是……”其中一人迟疑著看了看反复出现在实验室荧光屏上的四大守则。
“这个阶段是一个关键性的拐点,我们还没有完全清楚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所以必须先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无误後才能上报。”陈博士这样向他们解释。
虽然还面有踟躇,但两人都接受了陈博士的说法,点了点头。
尽管推迟上报不会对对方造成任何的影响,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但陈博士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恶作剧成功後的报复快感。而且和军方的私人恩怨是一部分,他对助手所说的也不完全是借口,作为一名科学家,严谨性是必要的,不能轻易就肯定一个结果的正确性,用於验证的缓冲期也有其存在的道理。
“博士……”在暗自的思索过後,一个助手开口问道,“您以前说过吧,这次的试验是我们整个试验的转折点……我一直想不明白,这是为什麽呢?”
“哦,这个啊。”陈博士笑了笑,“本来试验的各个阶段都要严格保密的,不过透露一点给你们也没关系。”他说著压低了声音凑近两人,“因为这次一旦成功,我们的X试剂就能正式投入使用,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军事方面得到应用。”
“但是後续不是还有三个阶段吗?”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改造出新人类。”陈博士似乎对军方带著些嘲弄意味,“而那些军事用的,只是对肉体进行一些简单加强的半成品罢了。”
“是这样啊。”两人均若有所悟地点头。
而在试验基地某个普通的房间里,一个穿著制式巡视服的男人将耳边的窃听器放下,头顶军帽的帽檐遮去了大半的脸部轮廓,只能看见露出半截的嘴角慢慢勾起了一个诡异的弧线。
作家的话:
不好意思,这几天忙著兼职,都没什麽空闲写文
☆、第十四章
几天後。
陈博士走在前往第六号实验室的走廊上,身後跟著他的两名助手。远远的一个巡逻士兵看到了他,朝陈博士敬了一个礼,陈博士微微颔首回应。
士兵从远处向他们走近,“陈博士。”
“有什麽事情吗?”一般来说,因为时间紧迫,除非有事,否则不会有找他们研究人员寒暄的情况。
“是这样,陈博士,今天有例行督察,由我负责。”士兵简洁明了地道,“希望您暂时给予我中央枢纽实验室的进入权限。”中央枢纽实验室,是所有实验的数据、结果、重要步骤汇总的地方,因此除了陈博士本人和他两个心腹助手外,其他人都没有进入权限。
陈博士微微皱起眉头,拿起腰间内部专用的通讯工具,向今天总领的军官验证了这个事实後,才略带不情愿地同意,“好吧,我今天上午让系统暂时对你开放。”
随後又转头看向自己的助手,“小铭,你陪他一起去。”
所谓的例行督察,名义上是为了实验室的安全和保密而让精锐士兵对其进行可能的窃听仪器进行排查,实际上在陈博士看来,更大是为了对自己试验的监视。因此对於这样的行动,他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或者说,十分之排斥。
“走吧。”
陈博士一挥手,和那士兵一个招呼都没打,转身就走进了第六号实验室里。
“博士,这几天我们已经明白了药剂出现变化的原因,也掌握了变化的规律,每日的观察也没有异常表现,是否应该把我们的进展向军方报告了。”
从第六实验室出来後,两人一前一後地走著,助手在其身後试探著说道。
陈博士脚步一顿,停得如此突然以至後面的助手来不及收住步伐差一点撞到了他。
他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後说,“也好,不能老拖下去,是时候该通知他们了。”接著补充,“你现在立刻去连接杨少将,给他发一个讯号。”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