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此人上了一辆遍体伤痕的3吨箱式货车,由他驾车沿Main街向南。
闲聊几句,知道他是广东人,来了一年多,在华夏粮油作杂工兼铲车司机。广东人秃顶多,他也不例外,我且称他秃广。
我问他,“我们这是去哪儿考车?”
秃广奇怪地看看我,”考车?考什么车?我们现在是去货场上货,等一下你就要驾这辆车去送货了!”
天哪,看了看驾照我就走马上任了!天底下恐怕这是蝎子巴巴——毒(独)一份!事后我回忆起华夏粮油是唯一没有看过我简历的。
“来多久了?”秃广问。
“一个多月。”
“不是,我是问你来加拿大多久了?”
“来了一个多月。”
“什么,一个多月?你肯定干不了这一行!”秃广斩钉截铁地说。
还没等我问个清楚就到了货场,秃广扔下我自顾去和先来的人去聊天。
有4辆车已经停在那里,3辆和我的一样,另一辆是1吨的。除了4台车,还有几个落魄的西人闲坐一旁,膀大腰圆,裸露的臂膀上面满是刺青。货场在GrandviewViad上的SkyTrain下面,不时有天铁隆隆驶过。
我正在坐在车上发愣,旁边车上的司机跳下来,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上了我的车。
“新来的?我叫小J。”来人热情地伸出手来和我相握,他的手粗糙有力。
小J自我介绍是福建人,来加拿大一年多,在华夏粮油作司机4个月了。看得出,小J是个热心人,忙不迭地给我介绍工作情况。我也趁机跟他熟悉一下车的仪表及前后档位的变速操作。
不一时,眼镜男开车来了,打开货场的门。西人们鱼贯而入,开始装车。
从小J的嘴里,我知道眼镜男是二老板,叫M,大老板B是他兄弟。华夏粮油是家族公司,在店里开票的是老板的老母及太太们。
装车顺序不是先来先装,而是以在公司工作的时间长短来决定。NO.1自从公司成立就一直做起,NO.2是一个红番(印第安人),小J是NO.3,一吨的NO.4原来是NO.3,现在已被小J取代,小J一脸不屑:扑街(该死)!
正说着,二老板M的声音传过来:“阿唐,装车!”
我赶忙下车跑过去,小J也跟了过来。M歉意地对小J说,“他是新来的,照顾一下先装”。说着,递给我一张纸。
我接过来一看,一张普通的记事本上撕下来的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诸如,美心:小油X2;芙蓉阁(4街):金牌X4,大油X6等等。这就是送货单?
还没等看完,装货的鬼佬已经推着小山一样的油车过来了。一板硕大的油桶,每个20KG装,3X12,合共是720KG(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后来知道的),一个人就这么推过来了。我才明白为何装货的都是白人或红番,华人还真对付不了。
我正在看着山一样油桶发愣,那鬼佬见我半晌没反应,不耐烦地自顾开始往车上开装。我依然在一旁傻傻地卖呆。
M对我大声吆喝着:“阿唐,点点清楚!”,一边忙着指挥装货:“ThirtyfiveGoldenMedal!Fiftysmalloil!……(35袋金牌!50桶小桶油!)”。
M那瘪脚的香港英语,我听着极为吃力,那帮鬼佬却清清爽爽,毫不含糊,得令后即奔入后面的仓库,很快,一摞高高的米袋颤颤巍巍地推在送货小车出来了。我一数,12袋,12X20KG,240KG!最让人称奇的是,大多数食品的包装上并无任何英文,这帮人却来去如风,准确无误地在迷宫一般的仓库里把一样一样的货品搬上车。
我大致点验一下,货品有米、油、糖、盐、酱油、醋、味精、粉条、蛤油、香油、各种酱类等等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开饭馆所需的东西。其中以米油为最大宗,占7成左右。
随着货品一样一样装上车,车体一点一点沉下去,我的心也一点一点沉下去。这么多的货要送到什么时候才能送完?
装完货,M走过来,问我是否点清楚。可怜的我连货品名称都没搞清楚,更逞论数量是否对上。硬着头皮,在送货单的复写件上草草签上“阿唐”,心里想着,MMD,反正阿唐也不是我的真名。
M又问我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我低头又看了一下单子,忽然发现有些饭店只有名字,却没有地址。M拿过去,一边往上面写地址,一边吆喝着鬼佬们装小J的车,一边对我说,“以后做熟了,就不用写地址了”。
接过M递过来的单子,准备上车时,忽然又想起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又返身找到M。
“什么时候下班?”
“什么时候送完什么时候下班。”
“下班后,车要送回公司吗?”
“开回家,明天中午开回这里交帐,再装下一批货。”
我看看表,2点正,不知道这车货送到什么时候。
上车,打火,D档,踩油,车没有动。再加力,车颤栗一下,开始慢慢起步。我小心翼翼地把车驶出装货区,从肮脏的侧后视镜里,我看到M站在装货口,留神地望着我的方向。
靠,就算我现在撞在道边儿的路灯杆上,你丫也只能看着。
管它哪,先把车开到公司和妻会合再说。
一边慢慢地开着车,一边熟悉货车的各种操作,一边前后左右照看着,小心地与其它车保持着距离。不一时回到公司零售店兼总部。
妻焦急地问我为何去如此之久,等听完我的叙述,方才注意到我开过来了一辆硕大的货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普通驾照可以开的最大号车),惊得半晌嘴都没有合上。
我当时没有半点犹豫,形势比人强,先试试再说。
先和妻一道查地图,试图排出行车路线。查了一半,发现基本上送货单已按先后顺序排好,依次是,唐人街,Downtown,温哥华至本拿比沿Kingsway一线。
好吧,唐人街先。
温哥华唐人街据说是北美最干净的唐人街,可仍然是我送货遇到的最脏最乱的地方。很多餐馆的LoadingZone都被挪作它用,送货的车只好停在巷后的行车道上,经常是7、8辆首尾相接停在巷后一起下货。如果首尾两车下货时间长,中间的只能等着。堵上个二、三十分钟是常有之事。如果空隙大,就慢慢挤出去。货车的箱体上的密密划痕就是这么来的。
绕唐人街转了一圈,见几辆送货车停在巷后,遂驶入停车。持单绕回到前街,按照门牌号找到门面,穿堂而过,找到后门,再把车尽可能驶近后门,开始下货。
打开后车门,车厢内一片狼藉,原来码好的货品东倒西歪,乱七八糟地混杂在一起。好不容易从中找出货单上的东西,慢慢往车下搬。MMD,实在是重啊!刚才见上货西人一手一个20KG油桶健步如飞,轮到我两手一个还非常吃力,尽管本人还算是一条壮汉。
唐人街餐馆都有地形落差,送货小车最多只能把东西推到后门附近,再用手一样一样搬进去,好在进门不远就是存货处,倒也还算顺利。等我做久了,送遍了所有唐人街餐馆,上三楼,下地下室,才知道第一天送的都是最容易的。老板经验老道,不然我就跑了。
就这样前门,后门,下货,搬货,签单,然后下一家,出奇地顺利。一个多小时就搞定全部唐人街的5家餐馆。
妻已经在车上查好Downtown几家的地址,我没有让她下车,一来小巧的她也帮不上忙,二来中国人面子还挂在脸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