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两小时后,脚下的长城没入山中,居然消失在一处陡坡处。我细细打量彼处,断定当初就没有筑城。这多少令我失望,原以为可直下居庸关城。看来居庸关城应是封闭体系,不与其他长城沟通。
于是舍城而下,至沟中铁路,沿路轨东行,约半时,走到一车站(忘了站名),遂于下午乘火车返京。
(3)从古北口经金山岭至司马台
93年6月的一个星期五17:00
我与孔然在清华园火车站乘上北行慢车。
20:00
到达古北口。黑灯瞎火深一脚浅一脚地随着人流走到古北口镇,觅得一小旅店住下。半夜,听到屋顶雨声渐起,颇有几分忧虑次日是否可行。
星期六6:00
起床,雨住了,天上依旧乌云密布。地上略有湿迹,幸不甚滑。早餐是包子油条和豆浆,饱餐一顿后,踏上征程。
上山的途中,农家的狗儿在晨雾中欢快地吠叫,几绺炊烟,带来了久违的乡土气息,我的思绪飘到了儿时在乡下的日子。
7:00
登上长城。
古北口镇已经落到了远远的山脚下,笼罩在飘渺的雾霭之中,潮河静静地在镇外蜿蜒,河畔是京承公路。当年,满清的皇帝每年都要沿着这条路去塞外秋狩。
潮河对岸是卧虎山,长城盘旋其上,龙腾虎踞。脚下是蟠龙山。左卧虎,右蟠龙,潮河蜿蜒其间。
长城大致与山下的公路并行,起伏小,状况好,行速极快。
正大步流星间,突见左侧女墙内侧有人工挖凿的痕迹。近前一看,厚厚的墙体上挖出一个恰好能容一人的凹洞,里面是一个掏开的小洞。我俯在上面,豁然透过小洞口见到京承公路正在视野之中。不用说,这是射击孔。
1933年,国民党25师关麟征部曾在古北口一带与日军血战,这里当是当年的战场之一。
8:00
登上蟠龙山的最高峰,一座敌楼矗立峰顶,楼内有苍劲大字:将军楼。
9:00
遇一铁丝网拦路,并有一破败标牌斜立一旁,上示“军事禁区,禁止通行”。行前,黑子已经警告过我们,从古北口到金山岭途中将穿过一段军事禁区。我们见四下无人,一偏腿,迈了进去。
9:15
翻过一个小山头,霍然旁边的山坡上一夥人在地里干活,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在一旁看守。兵们看到我们,大声呼喝,“站住!不准动!”迅即,一个兵就已经持枪跑了过来。
盘问,查验身份证,一通忙活,最后大手一挥,走吧。
我们正待继续沿长城前行,那兵眼一瞪,“真的想被关起来不是?!从这里下山!”说着往长城外一指。
没奈何,我和孔然舍城下山。
很快就到了山脚下的农家。喝了口开水,又吐了出来,一股子炒菜锅的味道。把喝空的矿泉水瓶灌满凉水,问明路径,谢过农人,我们又开拔了。
在田地,山坡上跋涉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长城上。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我和孔然拼命地往前赶,因为不知道是否还在禁区之内。直到又见到一道铁丝网拦路,方知已脱离险境。
11:00
轻移莲步,闲揽风光。金山岭长城的确名不虚传。城墙高大雄伟,施工一丝不苟,历经数百年风雨,依旧傲然矗立不坠。
我们还发现了几处资料上介绍的金山岭长城的独有结构——障墙,横切城面砌有一道道短墙,墙高约2。5米,有了望孔和射击孔。便于守城士兵抵抗攻上城墙的敌人。
最令我兴奋的是发现一处水关。水关是长城建筑在河流,小溪,山洪下泄路径上的一个独特设施,在长城的底部要留下若干泄洪孔道,因此就成为防御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通常此处都要建筑关隘,如司马台关隘就是水关之一。在山岭上的泄洪路径处,因为地势偏僻,所以一般只做加固处理,便利紧急时的防御。
12:00
登上一个峰顶的敌楼,眼前一片开阔,金山岭长城景区就在脚下。
松下了一口气,我们慢慢地沿长城向下走。
迎面遇上了几个服装鲜亮的游客,见我们一身旅途风尘,问我们从哪里来?答曰,古北口。几个家伙惊得半晌合不拢嘴,相顾赞叹道,人家这才是旅游啊!
在游客们的惊异目光中,我们两个驴友先驱大步流星的沿长城下了山,穿过金山岭长城景区入口,直驱东面的最高峰。
13:00
登顶。打尖吃饭,回首古北口,早已远远地甩在隐隐绰绰地天际之处。一路上的山间雾霭,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驱散了,太阳高高地在当顶照耀,远山近岭分外清明。
孔然大发议论,豪情万丈,恨不能让周围的每一个游客都知道我们的壮举。我虽然还能绷得住冲动,内心里也极是得意,有什么比回首征程更让人满足的呢?!
前望征程,长城如巨蟒般地在山峦上盘旋奔腾,直入天际。天边的尽头,隐约地闪现着一些锯齿样形状的山峦剪影。那应该就是本次穿越的终点——司马台望京楼!
这次穿越的动因起自黑子的一番言论,说,高中时曾男男女女一帮人欲自古北口向司马台穿越,至古北口为老乡劝阻曰前有军事禁区阻路,遂乘车前往巴什克营,上金山岭,再奔向司马台。曰司马台制高点上有望京楼,可遥望到百里外的北京城。
另外,我记得这个星期天,一个叫艾伦的英国小子要在司马台驾摩托车飞越长城,我们正可以明天看看热闹。
我拿出望远镜,细细地眺望远方的司马台。司马台的海拔明显高过金山岭,山峦险峻,直插云霄。
孔然接过望远镜,也看了起来。
此次穿越,我们准备了一根长20米的绳子和一个25倍的望远镜。这就是我们的全部登山装备。
孔然放下望远镜,很担心地问我,“咱们能爬上去吗?那山看着可怪吓人的!”
我说,“黑子他们男男女女的都能上去,我们为什么不能?!”
正是基於这个判断,我们差一点在司马台上送了命,也多亏这个误导,我们才有机会领略了司马台的迷人魅力。今天,我可以骄傲地向所有对长城有一定了解的人们宣告,我穿越了司马台!
16:30
到达司马台关隘。
眼前是一个深谷,有一条溪流。对岸的长城上,搭有用于飞越的脚手架,山坡上插满了彩旗。我们这一侧的山坡遍布垃圾,到处是人们坐过后的痕迹。
我靠,莫非已经飞过了?
我们走到谷底,迎面遇到一个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今天中午飞的,很成功!顿时我和孔然如一摊烂泥似的倒在了地上。
那人听说我们是今早从古北口步行而来,大为叹服,好几十里的山路啊!马上招待我们喝矿泉水,真正的矿泉水,还是温温的,刚从地底抽上来。这是司马台矿泉水厂。
司马台关隘已荡然无存,原址上正在修建一个水库。
18:00
在山下的司马台长城宾馆晚餐。
可能是因为今天游客众多,宾馆备料充足,菜肴丰富。一天的劳累,早已是饥肠辘辘,遂大肆腐败了一番。计5菜1汤,4瓶啤酒。看得周围的食客们纷纷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