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291部分

第291部分(2 / 2)

荷兰人提供了几个翻译,有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等,很显然杨潮打算派使节团走访这几个国家,法国是必须去的,现在的欧陆霸主,英国现在是克伦威尔当政,已经开始显示了称霸海洋的强烈愿望,说德语的小邦国很多,比如在三十年战争中开始形成的普鲁士未来的德意志帝国雏形。

但是杨潮不打算去西班牙和葡萄牙,西班牙在菲律宾屠杀华人的事情,杨潮打算抽出手就跟他们清算呢,不打算跟他们搞友谊,葡萄牙是一个小国,到时候让吕大器召见一下葡萄牙的外交官就算给面子了。

意大利虽然四分五裂,但是威尼斯等邦国文化发达,是让吕大器等人接受不同文明冲击的好地方。

大权在握带来的效率是无与伦比的,一个月时间各种物资就筹备齐全,甚至连瓷砖都烧了一大堆,大明官窑也烧制了许多礼物。

小妾穿着华丽的大明一品夫人官服,凤冠霞帔,气质超然,杨潮依依不舍的送上船,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一直目送大船离开新江口码头,消失在长江江面上。

心里暗骂,那些因此受益的商人如果不懂得回报社会,良心真是让狗给吃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五节攻打贵州

新书《大国崛起1900》求收藏。

————————————

四月,孙长福和郑永旺两人回师,立刻就被派往湖南作战。

洪承畴已经被打出了湖南,退守贵州和孙可望、吴三桂合兵一处。

清廷占领贵州后,开始经略四川,洪承畴建议在四川移民一百万,屯田养兵。

多尔衮做的更是彻底,将一万户八旗子弟送到了这里,让他们带着自家的包衣奴才,告诉他们天府之国让他们圈占了。

一下子就满足了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八旗的野心,但中华又多了一个奴隶制的省份。

对多尔衮来说,这些八旗贵胄,反正都不愿意交税,一个个对土地却贪得无厌。

与其让他们圈占能交税的土地,不如让他们带着自家的包衣,去圈占四川去,而且他们家族还得支持他们,出钱出力扶持,剩下了朝廷的经费,又让这块土地变成满清国土。

杨潮很奇怪,这都隆武七年了,多尔衮竟然还没有死,他记得历史上多尔衮死的很早,据说是骑马去草原打猎突然暴毙的,或许是跌下马摔死的,或者是染病病死的。

但是很显然他打猎之前身体肯定很健康,不然也不可能去草原打猎了,可是这个时空,多尔衮被杨潮死死的按在北京,没有任何空闲跑去草原打猎,反而让他逃过了一劫。

杨潮也不寄希望于多尔衮暴毙这种事,北伐还得看自己的实力,其他人谁都靠不住。

孙可望那种货色就不用说了。眼下是杨潮要除之而后快的罪人。连李定国都靠不住。

李定国回到云南后。召集旧部,在杨潮送去的大量物资援助下,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李定国北伐前,可是在云南留下了数万亲信的,只是他没想到,吴三桂打来的时候,皇帝跑了,留守的大军受到影响。也都跟着皇帝跑,结果昆明被占领,这些人也溃散了。

李定国回去后,打走了吴三桂,大旗一张开,这些人就又回来了,有杨潮的物资支援,李定国也养得起这些人,给每人都装备上了铁甲钢刀,比过去还要华丽。瞬间李定国就有了五万精锐大军。

武装李定国本想着跟他合力攻打贵州的,可结果李定国反而带兵去了缅甸。一心想要迎回朱慈焕。

但是很可惜,缅王不肯放人,李定国打下了缅甸几个关卡,缅王让皇帝下旨斥退了李定国,明知道这圣旨是缅王胁迫下写的,但是李定国不敢违抗,不是他迂腐,而是他知道,既然缅王能够胁迫皇帝,那么也能杀了皇帝。

投鼠忌器之下,李定国只能回军云南。

杨潮今年又卖了五千万两债券,当然不是一下子卖出去,那样抽走太多流通货币对经济打击太大,分批卖,反正他也只是持续不断的买物资罢了,不需要一下子得到那么多钱。

一个良好运转的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虽然还很粗糙,但是该有功能已经具备,你可以在这里得到你想要的金钱支持。

至于政府负债打到了一亿两,这不在杨潮的考虑之中,反正只要市场没有通货膨胀,那么投入的货币就刺激了市场,今年到现在新开张的商铺达到总商铺数量的百分之三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说明百姓们的消费能力越来越旺盛,否则不会吸引到那么多商人开铺子,同时也说明商人不缺乏资本,有能力大规模扩张了。

任何数据都先是,江南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周期,只要不出大的变故,比如清军突然打下南京,这种发展态势就不会中断,经济越是发展,需要的货币就是越多,因为生产出来的物质大大增多,就需要相应的货币供应去平衡,别说通货膨胀了,杨潮甚至觉得江南地区是不是有些通货紧缩,因为粮价再一次跌倒了一两一下。

除了粮价外,铁价略有提升,纺织品与去年平齐,只有粮价下跌比较明显。

调查后发现,是湄公河三角洲从去年开始大规模往江南出口粮食。

杨潮还很奇怪,虽然他已经给哪里送去了三十万俘虏,但是以水稻的精耕细作,需要的劳动力太大,一个壮劳力也就种十亩上下,太多了实在是吃不消。

所以杨潮预计,三十万人也就开垦三百万亩土地,苏州最好的上田,一年也就出五六担大米,湄公河新开的土地,绝对达不到这个水平,拿三担来计算就已经顶天了,那也不过是一千万担的产出。

可是光是去年一年,哪里就送来了一千两百万担粮食,这让杨潮感觉到不可思议。

连忙让黄元调查,黄元回报,湄公河一带,之所以能产出这么多粮食,是因为很多过去的俘虏又拿起了刀,他们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这经济模式让杨潮哭笑不得,竟然是满清的包衣制度。

没错,那批俘虏中,有百来个旗人,还真的是他们先推广包衣制度的。

湄公河一带,真的找不到他们的对手,柬埔寨王自身难保,国内混乱不堪,湄公河一带又是边境地区,因此失去了管理,让这些俘虏纵横驰骋。

开始两三年他们还比较老实,乖乖的开拓种植点,乖乖的垦荒种地。

平衡是因为一次暴力冲突打破的,他们开了荒,有了粮食,保暖思淫yu,就想媳妇了,这一带往北几十里上百里就能碰到越南人的村庄,于是不时有人带着东西去哪里讨媳妇。

又一次越南人的边军拦截了一伙去买媳妇的家伙,结果杀了几个人,这可热火这群已经恢复了兵痞精神的俘虏。逃回去的人立刻招呼大家伙拿起刀来。一个点一个点的招呼。最后聚集起来上万人,杀向了越南边境。

越南此时是南北朝时期,南方是阮氏集团的地盘,阮氏抵挡不住,而且问题是不敢挡,这些人虽然少,可是后面站着的可是大明这个庞然大物,于是他们一面守城。一面派人去云南找皇帝交涉,很奇怪他们没有找杨潮。

只是皇帝那时候管不过来,而越南人挡住了兵痞们的进攻,只是边城周围被抢掠一空,财物、女人是主要的抢掠对象。

可是其中几个八旗俘虏,他们却还抓了一些越南青壮,目的当然是给他们做包衣种地,结果这些八旗兵俘虏很快开垦出了更多的土地,变的富裕起来。

这让汉兵俘虏眼红啊,那些左良玉手下的兵痞。高杰手下的兵痞,当即就有样学样。也开始了大肆抢掠包衣的行列。

但是阮氏集团在边和一带驻扎重兵,已经不是那么容易劫掠了,但是柬埔寨人没有抵抗力啊,于是他们开始向南发展,抢劫柬埔寨人的村庄、城市,抢劫他们的女人、男人。

就这样三十万兵痞,硬是控制了上百万的壮劳力,开垦出了上千万亩土地,其中一大半都是直接抢来的柬埔寨和越南人开垦的熟田,又加上他们传授了精耕细作的种植技巧,一年产出两千多万担粮食,根本就消费不完。

从西贡出售的粮价,已经跌到了两钱银子,运到大明来能够翻一番达到五钱银子,粮商收购后,加价到七八钱出售依然利润丰厚。

虽然对同胞在湄公河一带的劣迹不齿,对柬埔寨同胞和越南同胞造成的伤害于心不忍,但是杨潮看在每年上千万担粮食的面子上,也就只能忍了,这也是为什么从前年开始,杨潮开始大肆呼吁种桑养蚕的原因,他已经不需要苏州府的土地种粮了,湄公河哪里完全可以再造一个苏州府。

低通胀,高增长,这样的好经济,才能支持杨潮不断的用兵,而其中不能说没有柬埔寨和越南人民的牺牲在里面。

但在攻打贵州擒拿孙可望的大义面前,杨潮选择了视而不见,不但不让黄元弹压,反而将黄元调到了台湾做知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