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52部分

第52部分(2 / 2)

杨潮一边吃着喝着,一边骂着,其实是在激励。

“立正,挺胸,抬头!”

被杨潮骂着,士兵不自觉的就低下头去,杨潮当即就喝令,让他们一个个抬头看着,这简直是受罪。

不久几个兵竟然流泪了。

杨潮本想喝骂,突然一想,这流泪说明还有廉耻心,反而暗暗压下去,没有计较。

“大人,船好了,明天交船!”

饭还没吃完,张大桅匆匆跑回了军营,这几天他天天去船厂盯着。

杨潮已经下定,定了一艘两桅的战船,拉货比不上货船,但是胜在坚固,防护力好。

这艘船造船厂已经造了五六年了,只差一根桅杆没有装好,只是找不到买主,杨潮下定之后,短短几天时间,船厂就将这艘船造好了。

杨潮点点头:“老张辛苦了,来喝酒吃肉。明天我们就去收船。”

吃完饭,杨潮悄悄的让胡全带上酒肉,去一个个营房中转悠,给士兵们送饭吃。

目的是让胡全落一个人情,毕竟胡全突然间就成了军营中,仅次于杨潮的军官,难免不呢过服众,这次杨潮唱黑脸,他唱红脸,增强一下跟士兵的感情。

可是胡全回来说,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吃他送去的酒肉,这倒是让杨潮刮目相看,这些曾经以当兵吃粮为目的,进入自己军中的士兵,经过这段时间自己言传身教,倒也不是没有一点进步,起码自尊心强了许多。

杨潮乐得如此,继续装不知道。

晚上老张来找杨潮,汇报了一些从船厂哪里打探到的新情况。

江面上形式越发严峻了,兵部已经下文责令水军限期剿匪了。

可是水军自己身太过脱落,连像样点的战船都派不出去,更没有可战的兵士。

兵部严令水军剿匪,水军就一个劲的哭诉困难,没有一个军官乐意接这个差事。

这让杨潮心中更是期待,如果这时候自己能够站出来,剿上几个江匪,这功劳更显眼,怕是提升一级,到千总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那些士兵的表现,让杨潮有些不太放心,连猪都杀不了,到了江上,遇到了江匪,到底是谁剿谁啊。

第一百零三节下水

见到姚匠头明确表示他可以帮忙买卖船额,杨潮已经懒得叹息军队**了。

杨潮直接问道:“不知道该让本官出多少银子?”

姚匠头笑道:“也不多,一二百两足以。”

杨潮笑道:“好啊。一二百两银子。三艘船我都要了,每艘一千五百两银子,多一分没有,至于那水营船额的问题,就麻烦姚匠头了。”

姚匠头一愣:“这怎么可以?”

他没想到杨潮根本就没想出钱来买船额,反而赖到他头上了。

杨潮笑道:“怎么不可以。一二百两银子而已,本官可是要花一千五百两银子的。如果成,本官三艘船都要了,如果不成,本官就只要这一艘了。”

姚匠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权衡其中的利弊,如果将这几艘没人要的战船送走,腾出船台又可以多造几艘船,而且这些船积压在这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官府才会愿意弄走,总是个麻烦。

“好,一言为定!”

姚匠头下了很大的决心,其实也未必用的了一二百两银子,姚匠头手里,目前就有好些个空船额。

“那这艘船有多大啊?”

此时二十多个士兵也站在船台上看着,嘴里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他们看到船像一座小房子一样,不由惊叹着。

姚匠头不在乎他们是士兵,非常客气的回答道:“船长十丈,宽有两丈。”

士兵们对长度没有直观的印象,继续问道:“那可以拉多少人,拉多少货?”

姚匠头道:“这艘船有二十多个舱,拉人一两百人也装得下。拉货的话,足足能装一千五六百担!”

“哇,顶的上两三百头牛了!”

一个士兵养过牛,顿时换算了过来。

一群士兵不由发出一声惊呼,脚下的大船顿时在他们眼中,成了一群粗壮的黄牛。

“姚匠头,怎么下水?”

杨潮已经急着领走自己的船了。

姚匠头笑道:“大人莫急,请看那边!”

杨潮顺着姚匠头的手看去,有一条深深的水道跟船台连着,突然姚匠头摇摇手。

远处就有人忙碌起来,接着杨潮听到了水花声,那些人打开了一座连同秦淮河的水闸。

看着水流如同长龙一般游了过来,这边船台上也有船工忙碌起来,船台四面合围,有一面建有水闸,这水闸是一扇大石门,几十个人搅动绞盘才能打开。

很快水就流了过来,流进了船闸中。

随着水渠中的水灌进船坞中,一直静静躺在沙地上的船开始摇摆。

船厂的老船工们,此时紧紧拉着绑在船上的几十根粗麻绳,限制船过于摇晃撞到船台。

老水鬼江槐敞着胸掌舵,招呼他的那些老弟兄在船上左右奔走,平衡船体。

“拉!”

一个老船工喊道。

其他船工们拼命拉着绳索用力。

“左边用力,右边松。”

老船工继续喊着。

“右边用力,左边松。”

随着喊声,船底的水越来越多,船摇晃的更厉害,船工们更加吃力,但是在经验丰富的老船工指挥下,船最后平静的浮了起来,始终没有撞到船台。

很快船坞的水灌满了,跟水渠水位一般高,跟更远处的河水水位也一般高,同时轻轻荡漾着水纹。

“杨大人,现在看你的了。”

姚匠头说道,意思现在就把船交给杨潮了。

杨潮给张大桅使了个颜色,张大桅点点头,吆喝着士兵们接过船工手里的绳索。

“听我的号子,拉!”

张大桅像刚才的老船工一样喊了起来。

“再拉!”

张大桅喊道。

士兵们拼命拉着绳索用力,只是他们显然没有船工们熟练,大船摇晃的厉害。

“左边用力,右边松。”

张大桅大声喊着。

“右边用力,左边送。”

由于士兵不熟练,张大桅喊号子的频率,比刚才船工快多了。

不过在张大桅的指挥下,船总算是平稳的驶出了船台,幸好这是一座大船台,否则肯定会撞上的。

出了船台,是一条水渠,直通秦淮河,靠近新江口码头。

新江口的码头,也叫龙江关码头,码头上有官府设立的收税钞关,钞关就叫龙江关。

船很快就到了码头上,码头上建筑林立,有大大小小的铺子,更多的则是仓库。

王义和杂货铺在这里也有一个仓库。

杨潮第一笔买卖,就是接的王潇的货。

今天第一天出船,就不会耽搁,早上来前通知了王潇,王潇早早就来到码头上组织。

这座码头是民用码头,跟水军大营外废弃的码头不同,这里虽然也显得破败,但是还能正常运转。

因为这座码头始终有收入,设在码头上的钞关,每年从这里要收取几万两银子。

不过杨潮没见过税吏,因为纳税什么的,自己不用管,自己只负责运货而已。

这批王义和杂货铺的货,只需要运到长江对岸的浦口去,运费就有十两。

如果那边也有货,一来一回就是二十两,而这一来一回用不了一天时间。

所以现在运货行情真的很好,杨潮这笔投资非常值得。

当然这笔投资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