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红楼]贾环从军记 > [红楼]贾环从军记第13部分

[红楼]贾环从军记第13部分(1 / 2)

>享受到贾环敬佩的眼神,这让墨濂一贯波澜不惊的内心欣慰不已。所以说一般话不多的人内心世界的逻辑都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墨濂正是如此。

反倒是林如海见贾环这般无知无觉有些看不过眼,决定好好教育一下这个侄子。于是贾环被林如海拉进书房,看架势是要秉烛夜谈了。

“坐吧,”林如海的态度还算和蔼,“来扬州这么久都没有机会好好谈一谈。”

贾环对于和长辈夜聊有些紧张,拘谨地点点头,依言坐下。然后等着林如海发话。

林如海也看出来贾环的拘谨,笑道:“环儿不必这般拘谨。我见你对今日之事甚是困惑,可是有何不解?”

贾环见林如海都如此发问了,遂也没有隐瞒,问道:“侄子只能看出这是您与殿下商议好的,但实在想不明白殿下的那番话与我们的目的有何联系?这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踪迹么?”

林如海点头,这孩子虽然对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不太敏感,却善于观人脸色、趋利避害,也算是一个好的自保手段。“其实也不算暴露行迹,按他们的理解这钦差还留在京里,自然想不到你们身上。至于为何需要如此,不过是让他们自乱阵脚罢了。浑水才好摸鱼,他们越是忙着栽赃陷害,只怕越是容易自露马脚。到时候,证据自然而然就到手了。”

贾环这才恍然大悟,但又不解道:“那他们又怎么会轻易相信殿下的一句话?若是随便什么人来随口胡诌,他们难道也不查证么?”

难得这孩子还能想到这些,林如海越发满意:“已经摆在明面上的矛盾做与不做都不会何有坏处。况且本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他们也不得不先做好准备。更何况,就算不信,我们在暗处也有的是办法让他们相信。”

贾环想想,发现也是,反正己方在暗,在明处的这些官员总归要吃亏很多。

既然对贾环看重,经过这么一番交谈后更加满意其表现,林如海这才引出了今日主要想与他说的话:“不知环儿可知道殿下为何没有与你解答这些问题?”

听见林如海这么突如其来的问题,贾环一愣,他还没有想过这种问题。仔细回想,贾环这才看出端倪。原先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墨濂会主动为他解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只有他开口问,墨濂才会给他解释。一如今日,墨濂虽看出了自己的困惑,可是自己没有问,他便也不再提及此事。这般差别若不是被林如海提及,凭贾环自己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可是为什么呢?不再信任自己?贾环第一个否认了这个缘由。若是不再信任自己,则不会让自己参与这等机密。为了保护自己?贾环摇头否认,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这等小人物实在犯不着一个皇子这般保护,更何况自己又不是娇滴滴的小姑娘。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墨濂发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子,已经放弃将自己培养成心腹了,遂不再教授关于官场的阴谋阳谋,但又不舍放弃本来已经投入心思的下属,故采取放养的策略。这么一想,贾环脸色有些不好,亏得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这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处于这么被动的位置了。

林如海倒是没有想那么多,见贾环脸色不好,也只道他发现了这个问题一时接受不了,但完全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番好心,贾环一惊钻进了牛角尖中开始自我厌弃了。林如海看着呆坐在椅子上的贾环,劝说道:“自古伴君如伴虎,哪怕与皇子相交也是如此。我看你与四皇子私交甚笃,但相处之道不似君臣,这很危险。故希望以此来提醒你一番,以免今后误了自己。”

林如海向来君子风度,能在墨濂背后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已是极限,若不是因为想提醒一下这个得了自己眼缘的孩子,也不会说出如今一番类似于挑拨的话来,所以也不再深说。

“姑父之言如醍醐灌顶,贾环在此谢过。”贾环知道林如海也是为了自己着想,心中虽堵闷,也不至于对着他失了礼数。只是回去后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23第二十三章 得证据急离扬州城

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在聚会的第二日,也是皇帝新年的第一个朝会上,就宣布了派钦差大臣入江南例行抽查政务,而这钦差大臣的人选竟然也正是大皇子的人。正好应了墨濂在晚宴中随口说出的话。这样一来连再找人帮忙从侧面圆谎的工夫都不必费了。不过,若说这是巧合,就是贾环这样的都不相信,更别说是墨濂和林如海了。这两人一眨眼已经猜到皇帝派了玄甲卫跟在身边。对此,墨濂并不觉受到了怀疑,反正自己也没有存着什么坏心思,反倒是欣喜不已,这样一来事情就更有保障了。

事情正如两人所料,在得到旨意之后,江南的局面一下子就混乱起来。不同派别的官员们开始忙起来,粉饰太平的有,栽赃陷害的有,明哲保身的也有,整个一个官场现形记。而墨濂也正利用贾琏身份的优势忙着从混乱中收集证据,忙乱之中也没来得及发现贾环态度的改变。

这日,墨濂正打算出门见客,却听见下人来报一群附近的农民将知府衙门围了起来,说要讨一个说法,但要问到具体是由的时候,小厮却因为急急忙忙来报信,一问三不知。墨濂只好派人去再打探到底是因何而起。不多会,便有人来回话,道:“原是因为税收的事情闹了起来。这些农民不知道从哪里听得其他地方交的税并没有增多,但他们的却平白无故多了一半,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所以才索性上知府这里来闹事了。”

墨濂一听是这事,遂放心。原来这背后也有他的手笔,今日与人相约也正是为这事。原本赵同知只是找几个收了好处的刁民装模作样地闹上一闹,给不在同一阵营的李大人添些堵,顺带拖着他的注意力,让其没有办法注意到自己的其他动作。这样一来,事情不闹大,牵扯不到自己身上,而又很好地能让李大人头疼一番。只可惜这等好算计也得看别人愿不愿意。墨濂正是借着赵同知的势,派人去周遭煽风点火了一番,那些农民本来还将信将疑不敢与官府为难,但是在看到赵同知派去闹事的人也胆子大了起来,跟着那些带头的刁民闹了起来。等赵同知后知后觉地发现事情越闹越大的时候,如今的事态发展已经不受他控制了,这才惊慌失措起来,慌忙写信给自己的上峰江南布政使周庆同。只可惜,信刚发出,就被墨濂的人截了下来,转而到了墨濂的手中。而此时在府内心急如焚等待回信的赵同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今后的结局完全缘于今日的惊慌。

墨濂看着手中的信,冷笑道:“真是蠢材!”自乱阵脚也就罢了,人家布政使还没有给他任何信息的时候,竟然就胡乱在信中相威胁,他就没有想过自己的这番言论会中途被人劫走。不过也多亏了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墨濂从信中掌握了不少信息。这下,这些无视王法的蛀虫一个都跑不了。

相比之下李知府就沉稳得多。面对义愤填膺的百姓,李知府还知道派人安抚百姓情绪,并给出承诺一定严查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只可惜百姓向来被这些官话忽悠,这一次既然到如此境地怎么肯散了场,硬是吃住都在衙门门口只等知府给出一个交代。

李知府不得不迅速推出一个替死鬼,而这个替死鬼正是之前倒霉催的赵同知。李知府竟然先下手为强,列出了几条罪状,派人围了赵同知的府邸。赵同知本来还对上峰抱有一丝期待,现在被这么一围,眼看着就有牢狱之灾,心彻底凉了。

当然,墨濂和林如海是不允许东风压倒西风,然后事情就这么平息下来了的。于是,两人一合议,只得亲自走一趟。林如海以商议赵同知一事为由,前去与李大人商讨对策,实则拖着李知府,为墨濂问出证据争取时间。而墨濂带着贾环以探望赵同知为由,给守门的大哥塞了点好处,顺利地进了赵府。

前些天看着还满面红光的赵同知,今日竟然已如丧家之犬,一脸颓丧。在见到来的是贾府的两兄弟的时候,就像见到救命稻草一般,神色有些疯狂地问道:“你们是赵相派来救我出去的?”

墨濂摇头,道:“仅凭我们两人,实在没法救同知大人出去。况且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畏罪潜逃,只怕同知大人也不甘心。”说罢,墨濂微微一笑,“难道同知大人就不想将二皇子一派打入尘埃里?”

这罕见的微笑在贾环看来实在是恶魔的诱惑,只可惜对面已然无法冷静判断的赵同知就真的如墨濂所愿,爆发出强烈的恨意。“李瑞那个竖子!”

墨濂也不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等赵同知发泄完。

发泄完恨意的赵同知此时竟然清醒了一些,说道:“想来赵相对我也已经失望,就算能平安度过此关,也过不了相爷那关。如今我交出多年来收集的二皇子一派的证据,只希望赵相能看着这些证据的面子上照拂我的家人几分。”说完就像早就准备好的一样,从会客厅的暗格里面将一个包裹拿出,正是他收集多年的证据。

贾环站在墨濂身后,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幕,触动颇大。他觉得自己还是把官场的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即便经历过后来的抄家,也没有如今亲眼看着一个官员因为自己一步不慎满盘皆输来的震惊。贾环再抬眼看看面无表情的墨濂,觉得两人的差距愈发不可跨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