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大概工作了几个月,中央又来电催促大队继续前进。但张家口方面坚持要求留下几个人,实在拗不过,便把李夫等几位同志留了下来。这样安排正合李夫的心愿。而他的战友们则随大队其他同志离开了张家口,后来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解放后,他们有的留在了东北,有的南下,一大批干部成为国家中、高级干部。
李夫留在张家口一干就是几十年,从科员、副科长、科长再到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历经了:恋爱、结婚、生子;经过了文革的冲击,直到离休、去世,从一般科员一直干到正处级干部,副地级待遇。到东北和南下的战友们认为:他是为了爱情留在了张家口这个中小城市,所以,升迁受到了限制。九十年代初李夫离休时,职位是张家口市物资局局长(正处级),享受副地级待遇(行政15级,享受行政14级的医疗待遇),在张家口,算得上中上等家庭。
李夫在仕途上虽然没有大的升迁,但与他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如被李真叫作〃杨伯伯〃,在儿子李真的政治生涯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真的义父是东北的某省委书记杨伯伯
1986年,各地纷纷兴起修志热,张家口市也向曾经在张家口战斗工作过的党政军各界名人发出邀请,请他们重游故地,帮助修市志、出党史志。
时张家口修市志,追溯并寻找1945年张家口解放时的历史人物,而当时任张家口市市长的〃杨书记〃是在世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书记1935年参军,抗战开始后他先在平西抗日支队打游击,任平西某抗日支队副政委兼涿鹿联合县委书记,1945年抗日胜利后到张家口当市长,1946年进军东北,到某部队第338旅当首长,1947年当纵队副政委,1948年南下当军政委,1951年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回国后转业到地方,曾任东北某省委书记处书记,是国家的高级干部。
张家口解放战役时,杨书记曾率部浴血奋战在这片深山热土上。李真的父亲作为杨书记的部下曾和他同生死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杨书记根据中央的委派,奉命调往东北某省任省级领导职务,后来做到了东北某省委书记位置。张家口市派人前往东北请回了〃杨书记〃,由于李父与杨曾经的战友同事之谊,在迎请的队伍中,有当时在张家口市计经委工作的普通干部李真。
对张家口而言,〃杨伯伯〃虽然是外省领导,但级别之高也是显赫的。到了张家口,杨书记被安排在市委招待处下塌。但是颇有心计的李真,对杨书记说:市委招待处条件太差,靠着清水河过于潮湿,在市中心噪声太大而且污染严重,在那里住对您的身体不利,我已把你安排到张家口六十五军宾馆住宿,那里背靠大山,面向清水河,环境优雅,风景如画,而且那儿有你的老战友,服务也很到位,条件在张家口是最好的。杨书记同意了李真的意见,搬到了张家口六十五军宾馆。一住进宾馆,李真便将杨书记给控制了起来,除了宾馆的服务员外,任何人不得靠近杨书记住的贵宾楼,想见杨书记都得经过李真同意,否则甭想和杨会面。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与杨书记打交道,突然发现必须经过李真这道手续,而且还不那么好打交道,这让不少人心里感到不痛快,却为李真笼上了一道神秘的政治光环。
这时杨重返张家口,老战友重逢,心情激动,自然不能言语。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杨书记来的时候受了伤寒,第三天杨书记便惑到身体不适,拉起肚子。这下可把李真高兴坏了:终于有了献殷勤的机会。李真陪着杨书记又是进医院,又是给送饭,鞍前马后地提供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经过两天的疗养,杨书记病很快好了起来,即将回东北去。
见杨书记就要走了,又心生一计,他一下子跪在了杨书记床前,哭着说:〃杨伯伯,您是我父亲的老战友,来张家口这一段时间,我一直把你当作自己的父亲看待,您就要走了,我今天要认您做我的爸爸,您要是不答应,我今天就不起来了。〃杨书记赶忙上前扶李真,劝道:〃我和你父亲是战友不假,我俩有战友之谊,但是你和我是同志的关系,咱们革命队伍里不能以父子相称,这不合规矩。〃可是李真就是不起来,杨书记拿他没办法,只好哄着李真说:〃我和你父亲商量一下,如果他同意了,我就收下你这个干儿子,也未尝不可。〃听完,李真站起来,抹干净脸上的眼泪和鼻涕,高兴地笑开了。李真的父亲当然同意将李真托付给杨书记,从此,李真就正式认杨书记做干爸爸,这一层关系对后来李真的晋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尔后在李真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真的高干义父和父亲各是何许人也?他们的级别如何?(2)
杨书记对这个干儿子是极为当真的……一次,杨书记到北京去看自己老战友…某副总理的时候,特别带上了李真。在这位中央高干领导的家中时,杨书记这么介绍李真:〃我带了一个小子,这小子很听话。〃而李真也就真的喊杨书记为〃爸爸〃了。
丛福奎的升迁曾借用了李真和义父杨书记这座桥
丛福奎的政治靠山―――杨伯伯、李真、成青杨伯伯――东北某省委书记杨普奎的父亲曾当过杨普书记的勤务兵,而杨普书记又是李真父亲的老领导、老战友、李真的义父,真是无巧不成书。
福奎有了杨书记这层关系,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得到格外关照,1983年以后他平步青云步步高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县酒厂的技术员,1990年一直升到哈尔滨市委书记,直到1995年当上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丛父的老领导在他的升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记是李真的义父,丛福奎过去的女朋友成青又是李真中学时代的老师、情人,丛福奎自己认为他在黑龙江省任职时间太久了,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为了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升迁,为了靠近京城离自己过去的女友近些,他想到了要离开黑龙江,于是他通过杨书记和自己的女友成青联系到了李真,李真通过自己服务的领导程维高书记的默许,又利用了自己在北京的上层关系,把成青老师和义父杨书记托办的这件事给跑成了。
李真的师生情教室别恋:男生爱上年轻班主任
1976年秋,年仅15岁的李真在张家口郊区某中学读书,来自市区的俊朗少年、15岁的李真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处于青春性萌动期,这一年新学期伊始,李真所在的班级调来一个年轻女英语老师兼班主任,是从东北牡丹江地区来的,刚27岁,叫成青,她长得亭亭玉立,发育丰满,潇洒风雅,是那种容易让男孩动心的女人,可美中不足的是,那时成绩优异的李真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
15岁的李真,在无顾忌而显得幼稚的表达中被放荡的成青接受,李真喜欢上了自己美丽的英语教师,从此堕落在女性温柔而带有占有欲般的甜蜜中,李真为此拒绝了同龄女孩――紫君爱的要求。
因学校离家较远,除星期天外,他一般都寄宿在学校。这时的李真已是少年英俊,发育成熟的小伙了。他那大方的举止和清澈的大眼睛,往往给人尤其是年轻女人一种纯真甜美的印象。
来后不到几个月,她的学生就被她那渊博的学识吸引住了。说实话,那年头,张家口地区中学有他这样一位北京的教师还真不容易。成青不久就发现李真是个刻苦学习、善于思考的孩子。也许是异性相吸吧,成青对这个比同龄男生丰满成熟得多的学生总会给予特别关照。于是,在曾老师的特别关怀下,李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同时,在李真的生活遇到困难时,曾老师也会及时提供帮助。
这位热心而且英俊的老师,李真从内心萌发出一股说不出道不明的感激。
我这是师生恋吗?李真在一次成青因病休假停课时写道,
老师:
喜欢我的老师,或者说很崇拜她。(她是我的代课老师)我从听她第一节课起就不知不觉喜欢她了。一个月来她因病暂时已经不给我们代课了,我和她长年累月见不到。我想为了她好好学习,而且她教我的那段日子我学得很好,她走了后我一直要自己努力学。我很想和她作好朋友,可是我和她哪怕匆匆见一面都得靠天意,我只能让自己在梦里想她。我想为了她在病好了后回这里当老师,努力学习7年(我初中,他比我大12岁左右)我真的特别想她,怎么办呢?我希望我能在明年考试时考出佳绩,到时候自己打工去,挣钱买一对玉观音,为她带上一个,让她记得我,让我心里有个思念可以鼓励我考上学校。我应该怎么调整呢?
知不觉中一学期转眼即逝,为了迎接考试,李真尽可能挤出时间来温习功课,并在晚上定时到成青的宿舍里请教,而曾老师也每每有求必应,十分尽心。
这天晚上,刚下晚自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