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说道:“假王的好意,本座心领了,不知吴广还有什么话说?”
韩淮楚便道:“假王闻得将军文采出人,写得一手好字,赋得一手好辞,想恳求将军赐墨宝一帧。”
李由心道原来如此,不由面现得色道:“泥腿子也知本座之名?”韩淮楚满脸笑容,恭唯道:“将军之名,世人哪有不知?只因听说将军墨宝,千金难求,还不知将军能否赏脸?”
李由心想,吴广这泥腿子费如此周折,原来是想得我的墨宝。问道:“你们假王也附庸风雅,喜爱辞赋么?”韩淮楚答道:“假王以前只是一个佃农,自是无须学文。如今身为统率十万大军的王爷,便喜好文章起来,正请了几个儒士教他学文呢。”
李由“哦”了一声,不由放下心来,不再怀疑,说道:“如此听来,甚是有理。”
他被韩淮楚一番恭唯,说得心情大爽,又蒙吴广赠酒馈牛,纳还战俘,只有以墨宝来还这个人情。便拿起一帛,挥毫泼墨,写下一帧辞赋。
韩淮楚接过帛,朗声诵读,连道:“妙文!妙文!将军果真是文韬武略,不可多得的将才。”李由飘飘然道:“代我向你们假王问好,恕本座在沙场上不能相让啊,哈哈。”
韩淮楚遂告辞,返回吴广营中。
吴广得到李由墨宝,立即用那李由赠给的辞赋,让儒门高手利苍临摩李由的笔迹,伪造了一封李由和义军往来的书信,派细作送往咸阳,上下打点,直递到郎中令赵高手中。
可怜那李由若知他精心挥毫书写的辞赋,不是被吴广拿作欣赏,而是派于如此用处,恐怕会气得吐血三升。
吴广攻城之举,并未因派出细作入咸阳行反间之计而停歇。有大将田藏献计,令人在地底挖掘隧道,直通城内,乘敌不备攻入荥阳。吴广遂纳其计。
那隧道从吴广营中起,众士卒轮番连日赶工,挖了半个月,终于通达城下。
这一日,田藏亲领部属乘夜潜入隧道,一路匍伏前进,来到隧道末端。
而吴广大军,早已埋伏在城外,藏身草丛之中,直等田藏钻入城中,夺了城门,大军一拥而进,杀他个落花流水。
夜幕之中,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城门。
蓦然间听见城内一阵呐喊:“杀!”四下里火光烛天,照得城墙内一片透亮。
吴广暗道:“不好!秦军早有防备,田将军恐怕有失!”
只听城内哀嚎连天,显是从隧道里先爬出的义军,已被秦军狙杀。
吴广急忙回营,未几,有狼狈逃回的士卒从义军营中的地洞口爬出。吴广急问道:“田将军现下如何?”
浑身浴血的田藏从隧道口钻了出来,骂道:“奸诈李由,已获悉我军军机,埋伏在城墙之下。若不是我军士卒的尸首塞满地道,末将这条命恐怕不保。”
吴广叹道:“想是我军连日大动干戈地挖地道,走漏了消息,被秦军察觉了,致有今日之败。只是可惜折了这帮兄弟的性命,唉!”遂罢兵不提。
话分两头,再说吴广送往咸阳城中的那封书信,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咸阳秦廷的一场政治风波。
郎中令赵高得到书信,大喜,如获至宝,也不辨别真伪,便向秦二世胡亥奏报:“当日在博浪沙丘密谋,丞相李斯和臣均拥立有功。陛下如今坐上龙椅贵为天子,臣也平步青云升任郎中令,只有丞相李斯未有加封,想必他盼陛下与他裂地封王,而陛下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故而心生怨恨。今有物证证明其子三川郡守李由和反贼暗有文书往来,欲与反贼勾结,想共取关中,瓜分我大秦江山。陛下须速速将他拿下治以重罪。”
胡亥闻说龙颜大怒,便将李斯下狱。使吏审其罪。李斯在狱中不服,上书胡亥,自表功绩,让胡亥查明李由谋反之事真伪。赵高却暗令狱吏弃其书不能禀奉,并严斥云,“阶下之囚有何资格上书天子?”
唯恐夜长梦多,赵高遣门客数名,假扮作御史、侍中及皇帝特使,轮流提审李斯,李斯若以实情答之,且立遭杖击。直把这文弱书生打得皮肉开裂,体无完肤。久而久之,李斯耐刑不过,只得依言招供。此时赵高认为时机成熟,鼓动胡亥派人提审李斯。李斯还以为和以前审讯相同,来人仍是赵高所派,不敢再讲真话,只是伏罪。
特使将李斯供词呈报胡亥,胡亥居然大喜,说道:“朕若非赵爱卿,几乎为丞相所卖。”遂定李斯受五刑,腰劫于咸阳街头,并夷李斯三族。
李斯与其次子俱被捆绑,押至曹市。李斯和儿子报头痛哭道:“我想和你再牵狗到上蔡东门打猎,都不可能做到了。”
和李斯一案受牵连的,还有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赵高诬告他们和李斯合谋反叛,胡亥便将二位重臣拿于狱中。二人不愿受辱,在狱中自杀而亡。
李斯既亡,胡亥便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均决于赵高,可谓只手遮天。
这荥阳城中,李由正在坚守城池和吴广苦战。李斯被斩,三族被夷的消息不迳而走,传入荥阳城里。
李由西望咸阳,泣血叩拜,谓诸将道:“秦廷无道,我父为他秦国呕心沥血,劳苦功高,这胡亥小儿竟听信赵高谗言,致使我父无端被杀。不久朝廷便会派人来拿我李由,李由不愿等死,只有潜身逃亡。现反贼围困此城甚紧,我今一去,诸将或战或降,可自拿主意吧。”遂将印绶悬于堂中,不知去向。
诸将多跟随李由多年,见主将家中无端遭劫,均凉了心。有的便学李由,弃印而去,有的便动了投降义军之心,还有的身受秦廷禄爵,不愿从贼,但见大事已去,只得弃军而去。
留下的众将便商议停当,派遣使者去吴广营中,告投降之意。
吴广闻之大喜,转头对韩淮楚说道:“韩将军,你这‘攻心为上’真是高明,只略施小计,便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荥阳。”
韩淮楚笑道:“今日功成,末将可回陈城向陈王复命了。”吴广道:“我会亲上奏疏,表呈将军功绩,让陈王重用将军。”
翌日,荥阳城头竖起白旗,城门大开,诸将列队跪于门前,恭迎假王入城,城中百姓,连日苦于战火,均惊惶失措。但闻得假王执坚披锐,欲伐无道诛除暴秦,均夹道欢迎。
吴广便骑了高头大马,率领义军,进驻荥阳,城中百姓燃起爆竹,敲锣打鼓庆祝义军进城,不提。
荥阳城里,本有守卒五万,便有三万愿归降义军,再加吴广本部十万,吴广一部,声威大振。
韩淮楚便和吴广辞别,欲返回陈城向陈胜复命。而利苍被吴广授封,便继续留于军中效力。
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
韩淮楚回到陈城时,战争形势已发生急剧变化。义军主力,便由那陈胜视之为“王子成父”的右将军周文率兵出颖川,聚师二十余万,兵车千乘,一路高歌奏凯,拿下颖川,直杀到秦国壁垒函谷关前。
另一支劲旅,由左将军武臣率领,大司徒邵骚为护军,渡白马津北上,经略故赵之地。三晋盟盟主张耳,亲赴赵地,联络赵国亡国君臣,以作接应。沿途便有原赵国贵族后裔及地方长老纷纷响应,诛杀秦廷长吏,献城来投。一路上不费吹灰之力,攻下赵地十余座城池,聚师十万有余。
韩淮楚的老朋友,丐帮帮主吕臣,此时已离开了陈城,随前将军葛婴攻打原楚地九江。
三支劲旅如三枚利箭,从陈城向外辐射开来,秦廷占领的山东六国故地,立即引起了剧烈的动荡。风起云涌,各地豪杰纷纷造反,兴兵反秦。
圣剑门人,以门中第二代弟子田儋为首,纠集原齐地贵族豪强势力,在狄城扯旗造反。那田氏本是齐国王族,在齐地威望甚高,齐人纷纷响应,更有圣剑门弟子相助,短短一月,已尽陷齐地,自立为齐王。
而陈胜派往齐地的大将周市,遭遇到田儋率领的齐军,一战即溃,料不能敌过在齐地势力根深蒂固的田儋,只好引兵退回。
陈城王宫后花园内,百花齐放,一片葱茏。一座一丈余高的假山,玲珑剔透。假山旁一波小池,涟漪泛碧,浮光跃金。
黄罗伞盖下,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