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汉墙 > 第234部分

第234部分(2 / 2)

原本是想要通过曹操战败让这些曹氏旧臣放弃对曹操的忠心,可现在看来此举并不妥当,在被送到襄阳的这十几家人里,刘备一家都没有说服,哪怕刘备抬出了汉室天子这块已经不怎么管用的招牌。

灰心丧气的从安置荀的府邸中走出门,刘备一脸失望的带着人离开了。相比其他人,刘备最希望能够收服的就是荀。荀家在颍川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而荀则是荀家这一代中才能最出众的。能够被曹操誉为再世萧何之人,那才能又岂是白给。可惜荀这回似乎对刘备的意见很大,丝毫不在意刘备大汉皇亲的身份。

刘备铩羽而归,荀默默无语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一名年轻女子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盘中摆放着一些吃食,柔声对荀说道:“公公,且用一些饭食吧。”

“嗯。”荀微微点头,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对年轻女子说道:“秋儿,长倩人呢?”

“母亲病体初愈,长倩正在照顾。公公有话要对长倩说?”被唤作秋儿的女子轻声答道。

“嗯,去把长倩找来。”

“是,公公稍候,儿媳这就去找长倩。”

看着秋儿离开,荀心里微微点头,对自己这个儿媳很是满意。当初曹操要跟自己结这门亲的时候荀还有一点不乐意,但现在看来,还好当初自己最后还是同意了,否则上哪找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媳妇。

汉室式微,在荀眼中,刘备假托汉室宗亲之名,行割据地方之实,他刘备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别看刘备今天在荀面前一番慷慨陈词,摆出一副誓要中兴汉室的模样。可荀是什么人,作为世家子弟,刘备的这番表演可以骗过那些武人,但想要骗过荀却是万万不能。

中兴刘氏,可惜此刘非彼刘。荀心中一清二楚,所以刘备表演了半天的汉室忠臣,却丝毫无法引起荀的共鸣,只能失望离去。

“父亲,听秋儿说您找孩儿?”荀长子荀恽进门后问道。

“嗯,你一会让人收拾一下,我们一家用不了多久就要北上了。”荀点点头,对荀恽吩咐道。

荀恽闻言心中一喜,脱口问道:“父亲,难道主公获胜了?”

看到荀恽尚不知情的样子,荀心里不由一叹,不过一想到自己之前也与荀恽一样,倒也没有生气,轻声对荀恽说道:“长倩,曹公败了,如今已经归降了西汉,为父所说的北上,是因为西汉帝已经命人前往襄阳向刘备讨要我等。”

“……父亲,你莫不是病了?”荀恽有些怀疑的看着荀问道。

“混账!”荀怒声呵斥道。

荀恽赶忙说道:“父亲息怒,只是父亲,即便西汉帝有心接纳我等,可那刘备会答应放人?”

“哼,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他怎敢在此时得罪西汉帝。”荀冷笑一声道。见荀恽还是一副打算去找大夫的样子,荀心里就不由冒火,压低声音说道:“此事机密,为父本不欲告诉你,但现在告诉你也无妨了,就在数日前,西汉帝率兵攻破了宛城,生擒了张飞,更派曹昂、曹丕两兄弟来了襄阳。”

“真的?”

“混账东西!莫非为父还会诳你不成?”荀瞪眼呵斥道。

荀恽闻言赶忙说道:“父亲息怒,那咱们一家不久之后真的就要北上了?”

“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此事暂时不要对外声张,你我知晓即可。”

“呵呵……孩儿明白。对了父亲,若是秋儿问起……”

“那也不许说!”

“是,孩儿记下了。”

打发走了荀恽,荀继续用饭,可今日就是多事之日,还没等荀吃上几口,就听门外负责守卫的兵丁进来禀报说有人求见。

“何人?”荀皱眉问道。

“大人一见便知。”兵丁却不肯明言。

荀虽然有心不见,但人在矮檐下,别看刘备此时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可真实的德性是什么样,荀不用想也知道肯定不是他在人前表现的那样仁义。虽然觉得来人估计是刘备请来的说客,但还是同意让人将其领了进来。

“兄长?!”看到了来人,荀先是一惊,随即喜出望外的起身相迎。

“文若,没想到你我兄弟会在这种情况下相逢。”荀湛苦笑一声对荀说道。

“兄长说的哪里话……兄长,你不会是来给那刘备做说客的吧?”荀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出声问荀湛道。

“文若多心了,若是文若担心为兄是来给刘备做说客的,那为兄现在就走。”

荀伸手拉住转身要走的荀湛,扬声对门外的荀恽吩咐道:“莫走莫走,是小弟说错了话。坐,快坐。长倩,快去沏茶。”

……

“文若这日子过得不错啊。”荀湛打量了一下屋中的摆设,对荀说道。

荀闻言笑了笑,问荀湛道:“兄长,你打算留下来?”

“……还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文若。”

“兄长,何不随为小弟一同北上?”

“文若,鸡蛋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荀湛轻声说道。

荀一听立刻皱眉反驳道:“瞎说,那公达为何就可以投靠西汉?兄长,有些事情不要考虑太多,你若是不敢反抗,那就交给小弟来。”

“文若休要为愚兄委屈了自己。其实留下来对为兄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坏事。袁绍非是明主,这次可以借机离开他,也算是意外之喜。”

“兄长,良禽择木而栖……”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荀有些头疼荀湛的固执,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对荀湛说道:“既然兄长心意已决,那小弟就不再劝了,只希望日后兄长莫要意气用事,留存有用身,日后你我兄弟还能相聚,再续兄弟之情。”

“呵呵……放心吧文若,为兄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为主殉葬的事情是不会做的。”荀湛闻言笑道。

兄弟离别在即,荀拉着荀湛说了一夜的话,直到明天将明,荀湛这时才告辞离去。而就在荀湛离开没多久,荀就得到通知,收拾行囊准备出城。

第259章合纵

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熟读三国演义的刘福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刘福明显看出了老罗的偏心。既然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也就是说卧龙凤雏的本事应该是不相仲伯才对,但三国演义里的凤雏,却更多像是卧龙的陪衬。除了赤壁之战献连环外,似乎就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哪怕是投了刘备,一开始也因为长相的缘故并不受刘备看重,还是受到张飞的举荐,庞统又拿出了诸葛亮的推荐信,刘备这才改变了态度。

庞统死在了入蜀的路上,不管是死在哪,还是因为什么缘故而死,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句话用来形容庞统更加恰当一些。

刘福并不喜欢诸葛亮,哪怕诸葛亮智多近乎妖,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诸葛亮很有才,但却太过独断,凡事喜欢事必躬亲。虽然事必躬亲是一桩美德,但反过来想就是对属下的不信任。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大大的忠臣,可换句话说,这也是自找的。一个打犯错军士二十板子这种小事都要过问的人,不累死他累死谁?诸葛亮不懂放权,大事小事一把抓,他不信任自己的属下,认为他的属下不需要脑子,只需要对他惟命是从。他的属下在他眼中只是一枚枚棋子,既然是棋子,自然只需要任由他摆布即可。棋子如果表现出了反抗的意识,自然就会被诸葛亮清扫出局。

挥泪斩马谡,表现出了诸葛亮大公无私的人格,但同样的,害马谡失败的元凶又是谁?自追随刘备开始,马谡就从来没有过一次独当一面的机会,突然让他领军挂帅,遇上久经战阵的张,怎么可能不败?

斩马谡很容易,一刀下去了账,可除了表现出诸葛亮不徇私情外,还有什么用。诸葛亮的面子保住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