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哈佛女孩刘亦婷 > 第39部分

第39部分(2 / 2)

为了把学生们培养成道德品质良好的人,兰登学校为学生们专门制定了一个《荣誉法规》。该“法规”规定:欺骗、偷盗、说谎、剽窃是四种不名誉的行为、如果哪个学生违犯了“荣誉法规”的规定,任何学生都有义务来制止他。发现的学生可以直接向学生委员会主席报告,学生委员会主席则有权向校长提出惩罚措施。

一旦受到纪律处分,对前途的影响可不小。在申请读大学的时候,没有任何一所像样的大学,愿意录取一个爱撒谎,手脚不干净,或是考试时候爱抄别人卷子的家伙。所以,违反“荣誉法规”的后果非常严重。兰登“荣誉法规”的存在,起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男性更容易去学抽烟。然而尽管是一队男校,兰登学校却是一所禁止吸烟的学校。这一点,它做得比许多美国名牌大学都严格。

推开哈佛大学很多男生寝室的门,你经常会看到一幅烟气腾腾的画面,呛人的烟草味扑面而来。为了连轴熬夜应付繁重的学业,香烟成了许多哈佛男生的“常规武器”。

可是在兰登学校,就连老师吸烟,也都被禁止。老师应聘签合同之前,必须同意不在学校吸烟,才有资格受聘。学生申请入学,也必须要服从禁止吸烟的校规,才有资格成为兰登的学生。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到校方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治校方针。

甚至体育,也被兰登用来做慈善事业,培养学生的爱心。

前不久,兰登的学校曾经举办过一次特殊的篮球邀请赛,邀请了周围的一些名牌学校参加。美国人的习惯,是孩子参加比赛,父母大都会出席观看,呐喊助阵。对兰登这样的私立学校来说,学生家长大部分属于高收入阶层,要想搞慈善募捐,他们是最佳对象。这次篮球比赛的目的,是为一个名叫“微笑手术”的慈善事业募捐。

美国有一个非营利的慈善医疗组织“微笑手术”(Operationsmile),全部由外科方面的志愿医护人员组成,基地设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从1982年以来,他们为美国及全世界16个国家的45000多名面部有缺陷或伤残的贫困儿童免费动手术,使孩子们的脸上重现微笑。像修补兔唇这样的手术,平均每动一次,大约需要750美元的经费到目前为止,已经花掉了数千万美元。这笔巨款全部来于慈善捐款。

为了这次募捐能成功,兰登的学生们动了很多脑筋,又是篮球比赛,又是抽奖活动、还有文艺演出,想方设法去“掏”父母的钱包,为“微笑手术”募到更多的经费。对这种既能造福社会,有能培养爱心的善举,无论家长还是学生,大都乐于参加。

我还看到,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仍然还有兰登的学生在呼吁,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的道德要求,使学生们变得更完美。

从兰登师生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兰登学校董事会选择布莱德利先生当校长,确实是很有眼光的。

布莱德利先生不光是出色的校长,也是一位有声望的教育家。马里兰州作为与首都比邻的州,拥有一批办得很棒的名牌私立学校,它们成立了一个自己的组织,叫做“马里兰州独立学校联合会”。布莱德利先生被选为该联合会的主席,而且连任两届。同时,他还是国际男子学校联盟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兰登学校在他的领导下,被治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先尝后买一一圣安德鲁和兰登的招生技巧

每年,在兰登学校和圣安德鲁学校,差不多每个年级都有可能招收新生。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喜欢搬家,在一个地方住三、五年以后,就可能会带着孩子搬走,同时也会有新的住户搬来。另一方面,是美国择校的自由度大。只要是美国公民或“绿卡”居民的孩子,都有权享受到当地公立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如果想到私立学校读书,只要合乎该校的要求,那就更是会受到校方的欢迎。因为私立学校都是自负盈亏,高额的学费是学校最大的经费来源。

生源是否充足,关系到私立学校的生存,生源是否合格,关系到私立学校的发展。在这个生死攸关的重要环节,圣安德鲁和兰登采用了一套成熟的招生办法,那就是——“双向选择,当面了解,推荐,允许试读”等等。

为了录取到理想的学生录取,兰登学校为考生设置了四道“关卡”:除了考试和填写各种申请表格外,起码还要过:

首先,要呈报原来就读的学校的成绩单和Report(报告)。成绩单不难理解,但“学校报告”就稍有点费解,因为中国的学校从来没搞过。那上面除了各科成绩之外,一般还有两项大的表格由学校填写——其一是该名学生的素质表现情况,详细列出了学校认为重要的各项素质,比如领导能力,学业潜力、责任感等等,并分成4至5个档次,由老师填写。其二是该生与其他同班同学相比较的结果。既有单项比较,比如学业能力等等,又有综合状况的总评,由老师填写后,亲笔签字,才算生效。

这样的“报告”,涵盖了老师对学生长期的观察结果,加上美国老师普遍不徇私情的职业习惯,让兰登学校对考生的考察,确实能做到比较真实、全面、深入。这使报考的孩子们在招生官员面前,就像一条条置身于玻璃鱼缸里的小鱼儿,片片鳞甲和条条斑纹,都看得清清楚楚。

再就是考试。三、四年级的学生入学前,必须通过兰登学校自己出题的入学考试。从五年级住上,入学考试的难度进一步提高。在华盛顿,有一批高质量、非公立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一般都是校风好,教学水平高的,被称为“独立学校”。兰登学校和圣安德鲁学校都是《独立学校协会》的成员,招生时都要通过由独立学校协会统一出题的入学考试,考试的结果对该协会的所有成员学校都有效。

考试通过后,就是面谈。单独面谈,是美国的各种学校——一从小学到大学术科、研究生,招生时普遍采用的方法、面谈老师都富有经验,有一套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方法,他们依据的的标准有主要四条:一看是否学业能力出色、二看是否对知识富有好奇心、三看是否有良好的动机、四看是否有社会责任感。这些标准,涵盖了学生的学业、品德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光有利于选到合格的学生,它们还对未来的考生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单纯的分数,不大被看重。全面发展的孩子,或是有突出天赋的孩子最受欢迎。

还有就是要来学生提交原校老师的推荐信,全面介绍该生的优、缺点和发展潜力,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之所以这样看重老师的推荐信,是因为美国的老师一般都对推荐信很认真,可信度比较高。根据美国专业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牧师、教师、警察等在广大美国人心目中的可信度都排在最靠前的名次,而政客、经纪人,推销员等等,却要靠后得多。

圣安德鲁学校的招生与兰登学校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报考的学生还要交一篇自己觉得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还要参加一场名为“中学录取考试”的笔试(缩写为SSAT)。考得不好,就不能入学。

凭心而论,这样的招生方式,确实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学生的考察深入、全面。

不光是学校挑学生,学生和家长照样也可以挑学校。兰登和圣安德鲁都允许新生在入学前到校“试读”。有的家长在几所水平不相上下的学校面前难以做决定,就干脆让孩子来上几天课,看看孩子是否喜欢这里的课程设置和老师同学。这些孩子可以像其他正式的学生一样坐进课堂,去听讲、去提问、去讨论、去操作各种设备,学习各种感兴趣的课程。双方都彼此满意了,再办入学手续。

每年招生的时间跨度都很长,也是这两所学校招生与中国不同之处。中国最受重视的高考,也只是在6月份填志愿,7月份进考场,8月底就可以入学了。但圣安德鲁和兰登的招生,都是在入学之前一年就开始了。那些打算今年的9月入学的人家,从去年的9月份就可以开始报名并安排面谈了。申请的截止日期是2月1日,到3月中旬正式通知录取与否。然后还要等上整整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