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哈佛女孩刘亦婷 > 第23部分

第23部分(2 / 2)

我们和婷儿一起把被褥棕垫搬到3楼宿舍之后,只见其他新生的家长都在亲自动手为女儿铺床。我们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按事先说好的,让婷儿自己铺。

谁知婷儿刚爬到分给她的上铺去抹蚊帐架上的灰,邻铺的家长就小声惊呼着:“太危险了,你快下去,我来帮你抹!”说着就过来帮起忙来了。这样子我在地上就站不住了。我一边说着感谢话一边让婷儿下来先去领课本,自己赶紧爬上去接替那位热心的家长。

我汗流浃背地帮婷儿做着铺床的一应杂事,心里隐隐地感到不安。12年来,我们一直在避免别的教育体系对婷儿的干扰和冲击,现在再也无法避免了。此刻,虽然我对婷儿的同学还并不了解,但我从铺床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比我们对婷儿要少得多,松得多。和家长的闲聊中也可以感觉到,他们的严格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抓得紧,生活上大都是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相比之下,我们从小对婷儿的要求和训练,简直可以称之为“苛刻”。

小学阶段,婷儿也多次问过我们:“为什么别人不这样我得这样?”但由于每天都可以得到让她信服的解答,婷儿总是乐于接受我们的种种“特殊”要求。如今一住校,婷儿将日日与同学们为伴,新的参照点给她带来的困惑,已经不可能及时得到解答。这些困惑积累起来,加上即将来到的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婷儿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在住校的6年中,婷儿和父母每周只能见24小时的面,其中一半还是在睡觉,我们对婷儿的影响力将会下降到什么程度呢?

没过多久,婷儿的变化就证实了我的担心并非多余。

头一个周末回家来,我发现婷儿在兴高采烈边吃边说的过程中,随手往地上丢垃圾。我提醒了她之后,她马上道了歉,并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字纸篓。过了一会儿,她又丢,我又提醒,她又道歉。。。。反复几次之后,婷儿便不耐烦了:“这有什么嘛?我们在学校里都这样!有人打扫卫生!”

“别人都这样,不等于这样就正确呀!”

“这么一点小事,有什么可说的嘛!”

“事情虽然不大,但习惯却很不好,至少是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爸爸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你住校才7天,就把3岁起就养成的好习惯弄丢了?难道不该说吗。。。。”

“谁像你们嘛,我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还要挨说!呜。。。。”

婷儿哭着走进卫生间,洗头洗澡去了,把我和爸爸晾在外面直摇头。

洗着洗着,哭声变成了歌声——这是婷儿自己发明的“换心情”的办法、过了一会儿,婷儿擦着湿漉漉的头发走出来,脸儿红红地撒着娇说:“BiabiaMiamia(这是婷儿对我和爸爸的昵称),我知道你们说得对,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想和你们争。。。。”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

这是最让我和爸爸感到心软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和婷儿讲道理的时候。我们耐心地告诉婷儿:你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知道吗,你就要进入青春期了。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这是正常的发育过程。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会使你盲目地反抗父母,越是正确的意见越不想听。希望你能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避免在初中阶段走弯路。。。。

婷儿听话地点着头,亲热地和我们拥抱之后,唱着歌儿进里屋做作业去了。我和爸爸的心情却无法像婷儿那样轻松。我们清楚地预感到,由于青春期和住校的双重因素,在中学阶段,我们和婷儿的沟通将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困难。搞不好,这样的争吵将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

果不其然,第二天,在带多少衣服去学校的问题上,婷儿又和我发生了争执。因为当时天气很热,她坚持不肯带我准备的预防突然降温的长衣长裤。在爸爸的调解下,婷儿选择了“即使降温也不让爸爸妈妈送衣物”的方案。爸爸说,现在该是适当“放权”的时候了,要“抓大放小”。这些小事还是让她在生活中去增长经验吧。我勉强同意了。

第一个周末就变成这样,我心里很不舒服、没想到婷儿对此却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她在返校当天的日记中兴奋地写道:

回来了,回来了,回到学校了,回到集体了,回到这个大家庭里了。今天是星期日,我这个住校生在家仅待了25分又6分之5个小时就又离开了家,回想起来感到家里那样温暖。

我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紧紧地抱在怀中,不断地说:“瘦了,瘦了,才几天怎么就瘦了呢?”其实我觉得我一点儿也没瘦,只不过是妈妈因为太爱我而产生了一种错觉。接着,妈妈又问长问短:饭吃得饱不饱,有没有着凉,衣服洗没洗,军训苦不苦。。。。妈妈这连珠炮似的一连串问题,问得我措手不及,不知怎么回答,同时,我也感到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强烈地被爱使我感到无比温暖。

晚饭时,妈妈把我爱吃的八宝粥,烧土豆,番茄炒蛋,排骨炖藕都放在了桌上,一边说着:“多吃点,多吃点,在学校里没这么多菜吃。”爸爸说:“妈妈为这些忙了两个多小时呢!”听着听着,又一股暖流涌入心田。

现在回想起来,不过是件极平常的事,可不知怎么,这种以前见惯不惊的小事为什么如今在我眼里变得如此不平凡。

临走前,妈妈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说这说那,就连爸爸也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篇,这种以前使我心烦的事现在感觉完全变了,只感到一种强烈的爱。

可是,婷儿住校后却不再愿意“向亲人把爱说出来”(所幸的是,在我们的调整下,上高中时婷儿又恢复了这个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她也像同学们那样,总想在父母面前把儿时的依恋之情藏起来。但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多年养成的与父母交流的习惯,让她本能地要找一个大人交流,于是她选择了在日记上向班主任敞开心扉。

老师品格高,尽责如父母

成都外语学校有很多好老师,使婷儿受益匪浅。婷儿初中的班主任李晋荣老师,就是这些好老师中的一个。

李老师教语文很有一套办法。她讲课时,充满了激情,两眼炯炯有神,非常投入,讲到动情处,感动得孩子们眼里泪花直转。她教出来的学生,多次在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创造佳绩。初中生正处在逆反期,她既讲原则、又富于爱心的为师之道,对婷儿的健康成长很有价值。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李老师非常清楚用什么办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初中生。

开学的头一个星期,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每天必须交一篇作文式的日记,以便及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写第一篇日记前,李老师还要求每个人写一段“自我介绍”,帮助老师了解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

这样有趣的开始使婷儿感到很兴奋,她非常希望李老师也像小学班主任那样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婷儿在“自我介绍”里热情地写道:

我姓刘,名亦婷,今年12岁,我性格开朗,特别喜欢交朋友,认为交友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希望能多交一些朋友。我最大的缺点要数性格急躁,但我对朋友很真心,我相信,我们能成为朋友,能互相激励、互相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