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哈佛女孩刘亦婷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2 / 2)

卫生方面能自己冲澡,只需帮她洗背。如不冲澡,只需帮她倒热水和洗一些难洗的地方,水温她自己掺冷水调。不随地吐痰,果皮果核都吐在盘里。

暑假,我考试,婷儿就到我表姐那去住了两个半个月,回来后每天午饭都由婷儿洗碗,通过坚持做没有趣味的事来练毅力。

早教专家冯德全说:会生煤炉的孩子最懂得工作的步骤,因为他积累了经验,掌握了规律,他的能力在各种场合又互相迁移。而很少劳动的孩子就会失去这一切。早期劳动和制作,还能培养起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品质,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起乐于创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从小不劳动和不会操作的孩子,他一生就可能失去以上优良的品质和品德。

让一个已经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懒虫改变好逸恶劳的恶习是很困难的,这往往需要一整套奖励和惩罚的制度才能奏效,而且不一定能做到从内心变得热爱劳动。但在把模仿大人当游戏的幼儿阶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却并不难。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刚会走路的孩子,就有了帮妈妈做事的要求,两岁时会帮着递送物品,3岁时便产生了参与成人生活的愿望,4-5岁时就能自己收拾玩具、衣服和洗刷自己的碗筷,这说明孩子的娇懒不是天生的。从人的本性来讲,是愿意做事的,只怪父母过分照顾,事事都要包办代替,才使孩子养成了不劳而获、娇懒成性的恶习。

对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不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办事能力,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调查发现:亲子之间的纠纷,大多源于子女过分依赖父母,使父母感到力不从心,子女则因为某些要求没得到满足,而埋怨父母无能。那些从小习惯于大小事都依赖父母的孩子,成人后的自立自理能力都比较差,遇事总是指望着父母一帮到底。随着子女的需求和父母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相互间的不满和怨言也与日俱增,以至出现纠纷和冲突。这些孩子很少考虑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他们把父母为他们付出的艰辛劳动看作理所当然,一旦父母失去了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这类人很少去尽起码的孝道。

城里的独生子女父母也许并不一定需要孩子出钱赡养自己,但是得不到惟一的孩子对自己的关爱和体贴,总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农村的孩子们目睹父母的劳动,也参与一些辅助劳动,对父母的辛苦有直接的体验,大多都比城里的孩子心疼父母。城里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更需要让他们在家务活中体验父母的劳累,即使家里有保姆,也应该让孩子洗自己的小衣物和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以免养成“少爷作风”。

其实,做家务也是孩子拓展知识面的好机会,比如说,我教婷儿洗袜子时,就谈论肥皂和洗衣粉的去污原理;婷儿协助我做菜时,就谈论糖或盐的溶解、浓度,味道和味蕾的关系等等。我们的开场白通常是:你知道为什么。。。。吗?

灌输双重标准,练习宽容待人

我对婷儿要来很严、很细,一次都不肯放宽标准,婷儿对别人亦表现出这种要求甚严的态度。我要求她做事情和纠正错误都要做到“说一遍就听”,她也要来我说一遍就听。我当然很听话,但别人就不可能按我们的标准行事了。婷儿在弄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之前,不止一次地陷入双重标准带来的心理冲突之中。婷儿曾不止一次地哭着问我:“为什么比我大的我也要让,比我小的我也让?”“为什么他这样就可以,我这样就不行?”

我第一次发现这个问题是在1985年初的探亲途中:

2月9比我带婷儿从窗户爬进火车,整整一昼夜,又热又臭又闷,然而最难忍的是渴。婷儿盯着别人的一堆“手榴弹”(塑料包装的水),愤愤地说了半天:“哼,光顾自己不顾别人!”我又好气又好笑地制止她,“手榴弹”的主人却被婷儿的神情所打动,递给了她一瓶,使我的说服教育工作增添了不少力量。

她对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像我对她那样严格要求,有一次,婷儿竟然因为两个小朋友没有回答她礼貌的招呼而难过得哭起来。别的小朋友做错了事情不能像我们那样“说一遍就听”,婷儿也会像我对她那样要求别人当场从错马上改正,遇上娇宠惯了的孩子,就会发生冲突。我再三教她“对自己要严格,对朋友要宽容”的道理,但她一遇到实际问题,就宽容不来。

我在日记里分析着:难道是因为她对宽容缺乏感性认识、没有体验过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么?看来,我今后要想办法让她体验体验宽容的滋味,学点宽容的办法,但要避免把迁就当成宽容。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当时的情况其实是“严格有余,从不迁就”,可惜自己还缺乏认识。直到我第一次在婷儿面前情绪失控,我才做出了真正有效的反思和调整。

那次令我感到惭愧的经历,发生在1985年6月19日,快到电大期末考试的时候:

今晚婷儿终于学会了折纸船。我只是用嘴巴提醒了几点注意事项,如线条要整齐,翻船时要捏紧斜线和横线的交界等等。看到女儿独自折成的小船,我惭愧地向女儿道歉:“刚才不该因为折船的事吼你,请原谅!”女儿回答说:“没关系。以后你记住,大人看到小孩犯了不能原谅的错误实在想打的时候才能吼一下。”然后帮我把拖鞋拿来,并不顾我的阻拦,帮我把摔得老远的凉鞋捡起来放好。我真的惭愧了。

刚才,我为婷儿不能迅速地学会折叠精确的线条而大发雷霆,甚至把她没有翻好的纸船揉成一团丢在地上,把婷儿弄得不知所措,吓得哭了起来。我自知过分,才让她去拿手绢擤鼻涕、擦眼泪,并帮她重新栽了两张纸让她自己去折船玩。婷儿立刻破涕为笑,又专心地折起来。为了折得好一些,婷儿又来请教我、我教了两遍对齐的方法,她还没掌握好,我又要火了,干脆走开到长沙发上躺下来。

一想到40天要赶3门功课,而每天晚上都被婷儿缠住不能背书,我简直烦死了,摔掉了鞋。婷儿要我捡起来,我捡起鞋来使劲又一摔。

婷儿从没看过我这样火,吓得哭着跑过来劝我:“别生气了!”我克制着说:“我没生你的气。”婷儿不哭了,又跑回去专心地折她的船去了。我看婷儿如此入迷地做事情,心里又爱又怜,忍不住责备自己:“早几个月不抓紧时间,今天上午还在看小说,现在却拿婷儿出气。实在太不像话了。如果过去一直在准备功课,哪至于连教女儿拆船的时间都割肉似的疼呢?”

想到这儿,气也消了。又回忆起自己好像是上小学时才会折船,至少也是七八岁的样子,而婷儿才4岁,我4岁时会干啥呢?只不过会捡地上的梨核罢了(困难时期,饿的),现在我这样对待婷儿实在是太苛刻了。

正想着呢,婷儿又来求教了。这回,我和蔼地指导她完成了翻船的工序。她又拿出一张纸,要再折一只船,我应允了,并提出她独立完成,我来把这事记入日记。

我是快16岁时才开始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习惯,我对婷儿提出这种要求是否太过分了呢?她毕竟才4岁半呀!卡尔·威特的父亲正是为了避免出现对两个孩子要求不一致的局面,才不让威特成年前与同龄儿童交往,以免给孩子的是非观念造成混乱。他这样做是对的。但我?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