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官场红人秘笈]玄机 > [官场红人秘笈]玄机第2部分

[官场红人秘笈]玄机第2部分(1 / 2)

>皇太极亲自察看袁军大营,见阵容严整、无懈可击,回营后不禁连连叹息。

这时,儒士范文程来到他面前。在皇太极屏退左右之后,范文程向他密进一计。皇太极听后连连击掌叫好,遂依计行事。

金军抵达北京城时,抓获两名太监,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等人监守。在范文程进献密计的当晚,高鸿中、鲍承先两人来到监所,靠近两个太监睡觉的地方,先是煞有介事地察看太监有没有睡着,尔后,一方冲着另一方耳朵,压低声音耳语道:“今日撤兵,袁巡抚有密约,事可立就矣。”有个杨姓太监此时并未入睡,刚才高、鲍来查时故意假寐,此时尖起耳朵窃听,将高、鲍两人耳语一一记在心中。二十九日,高鲍有意放纵杨太监逃跑。杨太监立即求见崇祯帝,将此非同小可的绝密情报禀报皇帝。崇祯帝听了这一爆炸性情报,遂将袁崇焕的对金主和态度联系起来,对袁崇焕变节投敌之事不再怀疑。

十二月一日,崇祯帝命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前往紫禁城,说是“议饷”。然而,京城九门紧闭,铁桶一般,无路可进。城里放下一只筐来,令袁崇焕坐到里边,城上守军将他吊上城头。袁崇焕进了宫,见了皇上,才知大事不妙。皇帝召他并非议饷,劈面就是一通质问,一群早就埋伏起来的锦衣卫虎狼也似扑上来,以叛国投敌的罪名,将袁崇焕拿下,打入监狱。一向对袁不满的魏忠贤余党王永光、高捷等,乘机落井下石、大泼脏水。满朝文武、草民百姓也都认定袁崇焕里通外国、可恶至极,没有一个人为他鸣冤叫屈。次年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下令将时年四十六周岁的袁崇焕处以磔刑,将其千刀万剐、碎割而死。许多人见了拍手称快,争食其肉,发泄对“卖国贼”的愤懑之情。袁崇焕亲属也遭牵连,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

因立下非常之功,范文程加官晋爵,被授予游击世职。

《清代碑传全集》记载了范文程行反间的事迹:“时明宁远总制某将重兵居前,公进秘谋,纵反间,总制获罪去。”碑传中“宁远总制”,就是袁崇焕;“公”,就是范文程。

崇祯帝中计杀死袁崇焕,后果非常严重。袁被捕下狱时,祖大寿在旁两股瑟瑟打颤,惊骇万分,怕落得与主帅同样下场,出宫后立即率军东奔,毁山海关而出。袁崇焕部获悉主帅被捉拿,一下散去一万五千之众。满桂部寡不敌众,被金军击溃,满桂战死于乱阵之中,高级将领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被俘投敌。皇太极大获全胜,挥军离京东归之际,又趁势拿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在山海关内、距明王朝都城咫尺之地,建立起未来进攻的战略跳板。

史学家李洵、薛虹先生在所著《清代全史》第一卷中认为:“这是明方一次重大的失误,造成政治上军事上的严重后果,削弱了明方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和部署。”

范文程兵不血刃,借崇祯帝之刀,就将金军劲敌袁崇焕除掉了。就此巧妙一计,成就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君主动用千军万马都未能实现的梦想。

进献殊礼(4)

高冕

当然,范文程向皇太极进奉的这份殊礼,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奉献得了的。此计成功,是建立在对明王朝腐败底牌的深刻了解,对崇祯帝多疑性格的精微洞察基础之上的。这是范文程蓄积已久的政治智慧一次星云放电式的耀眼释放。

在此后很长时间内,人们一直将袁崇焕视为叛国通敌之辈,为之不齿。直至乾隆年间校订《清太宗文皇帝实录》时,补述皇太极计除袁崇焕内幕,真相大白,人们才知袁崇焕原来是明王朝大大的忠臣。这才有了后来修建在北京广渠门的“明袁大将军墓”,以及修建于龙潭湖的“袁督师庙”。不然,袁忠臣将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

在金与明争夺天下的战火硝烟里,范文程还展示了杰出儒士所独有的智勇风采。

范文程之勇,不是蛮勇,也不是悍勇,而是发散着智慧光芒的智勇。他在跟随皇太极挥师入关、远袭京师之役中,奉命挥率一支助攻部队,精于筹划,工于用计,连克潘家口、马兰峪、三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座边城。大安口金军被明朝军队包围,危急关头,范文程立即调遣火力最强的火器营,向敌发起猛攻,迅速打破明军围困。皇太极亲率主力部队进攻永平时,委派范文程驻守军事要地遵化。明军为夺回遵化,发动猛烈反扑,关键时刻,范文程身先士卒与敌血战,将敌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天聪五年(1631年),金军围攻大凌河城,守城敌军被迫投降。但是,投降的部分蒙古兵暗杀其将领后重新反叛。皇太极对此非常恼火,打算将他们全部屠杀。范文程犯逆鳞,从容劝谏,陈说利弊得失,使皇太极打消杀心,五百多名蒙古兵得以免除杀身之祸。还有一次,一支明军部队据守西山之巅,负险死守,金军久攻不下。范文程跃马向前,单枪匹马勇闯敌阵。进入敌方营垒后,他讲清形势,晓以利害,经过一场舌战,使敌军斗志瓦解,纷纷弃甲请降。皇太极获悉大喜,将投降的军队全部赐给范文程。

范文程的政治谋略,在大风大浪中大放异彩。

天聪六年(1632年),范文程跟随皇太极攻略明朝边城。他与同在文馆任职的宁完我、马国柱一起上疏,为皇太极这次军事行动出谋策划,认为与其进攻宣府、大同,不如进攻山海关。金军抵达归化城,皇太极对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拿不定主意,请范文程等人进行谋划。范文程等人上疏,献计献策:“察我军情状,志皆在深入。当直抵北京决和否,毁山海关水门而归,以张军威。若计所从入,惟雁门为便,道既无阻,道旁居民富庶,可资以为粮。上如虑师归无名,当显谕其民,言察哈尔汗远遁,所部归于我,道远不可以徒行,来与尔国议和,假尔马以济我新附之众。我议成,偿马值;不成,异日与师,荷天之宠,以版图归我,凡军兴而扰及者,当量免赋税数年。此所谓堂堂正正之师也。否则,作书抵近边诸将吏,使以议和请于其主,为期决进止。彼朝臣内挠,边将外诿,迁延逾所期,我师即乘寡而入。我师进,利在深入;否,利在速归;半途而返,无益也。”这份上疏,深谋远虑,思虑周详,深为主子着想,充满政治智慧,皇太极看了非常赞赏,全盘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天聪七年(1633年),诏抚明军将领孔有德率部投诚,以及此后破旅顺、收平岛、讨朝鲜,抚定蒙古等重大行动,范文程都运筹帷幄、参与谋划,奉献了非凡智慧。

范文程以出色的政治谋略才能,赢得皇太极高度信任,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并成为大清第一帝须臾不可少的高级智囊。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登上大清国皇帝宝座,改元崇德元年,国号“大清”。随后,将文馆改为内三院,任命范文程为内秘书院惟一的大学士,并将其爵位晋封为世职二等甲喇章京(爵位名,乾隆时改称轻车都尉)。大学士为文官最高级品秩,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进入皇太极时代,仅九年时间,书生范文程就从一个无足轻重的章京小官,平地一声雷,跃居文官金字塔顶尖,成为清代历史上最早的汉人大学士,宠荣备至,大红大紫。

随便列举一些事例,就可知道大清第一帝皇太极对范文程是多么倚重。

当初,八旗旗制确定时,设立统辖一旗的统帅“固山额真”(满语,时为一旗军政长官)职位。群臣商议后,众口一词,认为有资格担当此重任的,当首推范文程。皇太极道:“范章京才诚胜此,然固山职一军耳,朕方资为心膂。其别议之。”其意是说,让范文程统领一旗,论其才能足以胜任,但却是大材小用了,我皇太极眼下是将他当做心腹和脊骨来使用的,固山额真一职还是另荐他人担任吧。

皇太极召范文程商议的都是机密要事,每次进入宫中密谋,一谈就是好几个时辰;有时刚出宫甚至来不及吃饭休息,又被召去密谋。处理朝政时,皇太极非常看重文程的看法。为表示他对范文程的敬重,特地不直呼其名,称他为“范章京”。每次议政,皇太极必定会问:“范章京知道此事吗?”一旦别的大臣议奏有不当之处,皇太极就会说:“为什么不与范章京去商议商议呢?”如果众奏事大臣回答说,范文程也是这么认为的,皇太极方拍板同意。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