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顬e说“皇上,微臣是男子!”
没料到叶常令会有这动作,李瀍也下了一跳。看着叶常令□的胸膛,李瀍身体不由的燥热,心里一惊,移开视线“朕只是开个玩笑。对了!朕还想起有要事要做,爱卿先退下吧。”
要事?应该是找妃子恩爱吧,算了,既然人家这么急,我也不打扰了。“是!微臣告退。”
看到叶常令不见踪影,李瀍才出声:“来人,摆驾大明宫!”(现在何秋儿住在那)
+++++++++++++++++++++++++++++++++几天后早朝++++++++++++++++++++++++++++++++++++
叶常令回去的当晚就听说了,李瀍驾崩了!由于从九品下变成了五品下,叶常令的位置也变前了。正好看到一直被自己遗忘的马元贽,还有站他身后的是阮司珍的以前的情人万剑锋吧。看来今天的早朝不安宁了……不过,马元贽,就凭你一个太监就想控制李怡?想也别想!太皇太后,你也别想来捣乱,有我在,别想阻止李怡登上皇位!
看着李怡穿着龙服从自己面前走过,叶常令心里笑翻天了,看一个正常人扮痴儿,周围的人还被糊弄过去,当然好笑!
“满朝糊涂,不过哀家还不糊涂!”太皇太后走了出来看着站在龙椅前的李怡。“众卿家,哀家有事宣告!”
看着太皇太后出来捣乱,马元贽连忙出声阻止:“吉时已到,登基大典开始!按唐律,后宫不得观礼。”
太皇太后正色的看着马元贽“哀家不是要出席大典,今天来这里是要告诉大家,新皇继位人选应有变。”
马元贽走出来同样看着太皇太后,责怪的说:“太皇太后然则要推翻先帝遗诏?”
“是拨乱反正!(伸出手,让人扶着,边走边说)先帝英明,当日弥留之际,只恐防在神志混乱之时立下诏书。否则绝对不会让光王继位!也不会让这个痴儿做皇帝!”说到这太皇太后指向站在龙椅前的李怡。身边的人搬来椅子,太皇太后坐下说话“先帝五子,论心性,论智谋,任何一个都比这个痴儿更有资格!”太皇太后看着前面的李怡。
害怕太皇太后破坏了自己的计划,马元贽连忙接口“皇子年幼,需选贤德。先帝遗诏亦指光王人品贵重,博厚宽人。纵是痴儿一名亦无碍为皇。加上朝中有诸位肱股大臣辅助国事,绝对不会有问题!”
“马大将军,你似乎信心十足?”看着马元贽得意洋洋的样子,太皇太后的刁难就来了“试问当今形势,西北边陲吐蕃来犯,连年兴兵扣边,回鹘又侵扰塞境,诸蛮作乱,倘若四方知道大唐皇帝乃痴儿一个,哀家恐怕乱事即起。”
看到师傅有难,徒儿当然得相救。万剑锋恭敬的对太皇太后说:“太皇太后多虑,吐蕃精兵只得数万。决非我军之忧,回鹘内讧,可谓不战先败,诸蛮更加不成气候,即使四方同时作乱,我军亦有精兵二十万可供调派。布防之事实无须多虑。”
李丞相看到太皇太后看向他,也出声了,走到马元贽身边,对着万剑锋说:“万将军布防平乱,滴水不漏。本是国家之福,但何解这次回京述职,竟然调派重兵于京畿,难道万将军预知宫中会有乱事发生?抑或乱事祸起,你才是始作俑者?!”
万剑锋刚想动手,被马元贽一手阻止,马元贽看向李丞相“从来新帝继位必有暗涌,万将军这样做只是以防万一。”
太皇太后勾起嘴角,冷笑:“好一句以防万一!哀家亦以防万一,调派精兵五万驻扎城外!与万将军军旅可谓旗鼓相当(看到马元贽吃惊的眼神,太皇太后满意的移开视线),哀家始终那句话,先帝遗诏未能尽善。光王资质所限,难承大统。应立先帝嫡子杞王李俊为王,合情合理。”
“杞王年纪尚幼,由光王一同大唐九合适不过。”马元贽否认太皇太后的话。
“国务繁重,光王纵然昂藏七尺。但凭其十岁孩童的智慧,可以有多合适?何况光王愚钝,无从改变,而先帝五子总有长大成人之日。”太皇太后依然直指李怡的愚钝。
“就算要立先帝五子,亦应先依遗诏立光王。在假以时日,带五子长成再论。”
“何必多此一举!试问一个痴儿凭什么去治理国家?”太皇太后不客气地否认马元贽说的话。
“有满朝文武辅助,难道就不可以治理国家大事?”马元贽拿出最后一个武器。
太皇太后讽刺的笑了笑“朝臣治国?如何治?何以治?(说着慢慢的站起来;逼问众人)黄河发水,水淹千里。淮南天旱,人皆易子而食,边陲作乱,杀人抢掠无日无之,赋税混乱,私茶泛滥,孰先孰后?应该如何处理?有谁可以告诉哀家,如何力挽狂澜于不倒?”说完威严地看向四周。
看着众人都低下头,叶常令看着李怡闪烁的眼神,走出来,上前一步:“微臣可以,一切先安内而后攘外,天旱水灾,救人如救火。应开仓赈灾稳定民心,边陲动乱,全应戍边将领可可之故,可派文臣取代武将,用仁政招降更胜千军之力。至于盗决私茶之弊,需法令先行而民方得手,适时自首者,轻恕,若有违者,立斩。明主之为国也,任于正,去于邪,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微臣以此为国事之本,太后是否同意?满殿文武大臣可有异同?”
原本寂静的场景被李怡打破‘啪啪啪!’“说的好!说的好!太厉害了!一口气说那么多话。”李怡装疯卖傻的拼命拍手。
看着仍然震惊的太皇太后,叶常令扯扯嘴角“既然太皇太后无异同,那么……”说着朝李怡跪了下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看到这情景,反应过来,连忙下跪,齐声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皇太后慌颓地坐在椅子上。
李怡成功登基!
++++++++++++++++++++++++++++++++++++飞霜殿+++++++++++++++++++++++++++++++++++++
马元贽和李丞相来到皇上寝宫,正好看到郑太后与李怡正在话家常。“叩见皇上!叩见太后!”
看到这么多人来找李怡,郑太后忙问:“这么着急来找皇上,是有何事?”
马元贽看到李丞相想说话,连忙上前说话:“回太后,今日早朝臣看叶常令实属人才,希望皇上能破格提升他,将来此人必将为我国做出贡献。”
李丞相听到马元贽这么说,也开心的说道:“马大将军说的有理,若将此人收为己用,与皇上讨论政事,必能诸事顺利。乃我大唐福气!”‘马元贽这个奸贼!真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这……”郑太后知道马元贽意图不轨,但李丞相是忠臣,如今两人推举同一个人,自己又不知道此人是好是坏,该如何抉择?郑太后无奈的看向李怡。
李怡当然同意这件事啦,能天天见到想见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事!看到郑太后看向自己,李怡马上说:“叶常令?是今天那个把太皇太后说的说不出话来的那个人吗?我记得上次他还教我下棋呢,他教的可好了!母后,你叫他天天跟我来下棋好不好?”暗暗对郑太后点点头。
看来这个叶常令真的是一个人才,连皇儿都说要提升他了。郑太后暗中记下这个人,问马元贽和李丞相“连马大将军和李丞相都来说情,那个叶常令一定有过人之处。不如让他担任特进一职如何?”
李丞相展开笑容,上前一步,高兴得说(有一个帮手治国,自己可以早点安享晚年,当然开心):“太后英明!叶常令一定能帮助皇上治理国事的。”
马元贽表面同意,却暗自吃惊:听说这个叶常令第一次上早朝就帮李瀍解决了蛮夷之事,被李瀍召见后一下子从一个区区棋博士变身朝议大夫。在早朝上又那么会能言善辩,原本是想拉拢他,给他升个官。没想到李老贼也是来提升他的,看来那个叶常令是李老贼这一伙的!还让太后封他做了特进!真是失策!……对了!
马元贽上前一步:“臣还有一事相求,臣希望皇上封万剑锋为大将军,有万剑锋在城坐镇,大唐必定无人敢袭!”
郑太后看到皇上点点头,才说:“哀家准奏!”
在李怡掌权后,郑太后也把后宫给整治了一下,三好升做司珍,阮翠云升做尚宫,钟雪霞掌管两房,做了司设房司设和司制房司制。蔡仲屏、胡素恩被查出放高利贷,放逐宫外。
+++++++++++++++++++++++++++++++隔天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