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完工之日,着令各位王爷来洛阳,共襄盛举。”
武后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琢磨着婉儿的话,这的确是一个铲除李氏子孙的好机会,只要各位王爷来了洛阳,她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有他们在手,各地也不敢起兵,如果不来的话,她更可以抗旨不遵为由,派兵前往。
武后叹道:“这可是在逼他们造反啊。”
“如此更好。”一旁的武三思道:“明堂即将完工,诏令一下,他们要想彼此联络恐怕也不易了,仓促起兵,难成什么气候。”
婉儿和武三思的建议的确为武后解决了最后,也是最难逾越的障碍,因此武后没有拒绝,道:“这事就交给你们去办吧。”
“是。”婉儿和武三思对视了一眼,这是二人结成联盟后最为得意的一次合作。
对于武三思而言,这样的结果让他在追求权势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而对于婉儿来说,却只是复仇路上的一小步而已。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婉儿的猜测没有错,各路王爷在接到诏令不久后,便竖起了反旗,这其中,韩王李元嘉,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的势力最不容小视,但却因为是仓促而起,也很快便被武三思派出的军队镇压了。
其实,这三股势力本有机会联合的,只是事前消息泄露,才被武后掌握到了行踪,一击即破。
这样的结果本应让婉儿高兴的,只是她不曾想到,在那份被捕入狱的名单中,赫然有薛绍的名字。
武三思解释说,薛绍是和他哥哥薛顗一起参与了琅邪王李冲的造反,因此才被捕入狱的。
“娘娘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武三思道:“现在二人都被关在了狱中,至于具体怎么处置,娘娘尚未言明。”
婉儿再不多说,匆匆往贞观殿赶了去,薛绍是太平的驸马,婉儿没想到他也会被牵扯进来,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武后能念及太平的感受,免薛绍一死。
贞观殿内,太平正陪着武后喝着茶,二人似乎在聊着什么。
从离开长安起,婉儿就没有再见过太平了,整整五年的时光,婉儿发现,太平的脸上已少了当日的稚嫩,就连当日的那抹忧郁也消失不见了,只是一份成熟的淡定。
太平在变,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唯一不变的是,当她见到婉儿时,眼中的那抹欣喜。
“奴婢参见太后娘娘,参见公主殿下。”婉儿跪下行了礼。
“什么事?”
“那些叛乱的人…………”
武后看了眼太平,对婉儿说道:“谋反一事,其罪当诛。”
“可是…………”
“婉儿。”婉儿想要替薛绍求情,却被太平打断了,太平道:“就按母后说的去做吧,谋反一事,关系着大唐的江山社稷,不可忽视了,任何人都一样。”
婉儿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平,后者只是一脸的平静,婉儿也只好道了声“是。”
站在池塘边,看着摇摇曳曳的荷花,婉儿百感交集。
“你在想什么?”太平走近了婉儿,在她身边停下,如她一般看着前方。
“太液池。”婉儿道:“那时在长安,在那个威严无比的大明宫,那时的我们比现在快乐得多。”
太平蹲下身,拾起了一块石子,如很多年前一样,将它投进了湖心,涟漪依旧,只是她们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为什么不救薛绍?”
太平的眼中划过了一抹悲伤,道:“因为那个向母后高密,揭发琅邪王他们叛乱的人,是我派去的,我无意间偷听到了李冲和薛绍的谈话,知道母后要他们来洛阳,是想将他们铲除,他们便意欲谋反,试问,既然是我出卖的他,我又怎会救他呢?”
“为什么?”婉儿依稀记得当年长安灯火下的太平和薛绍,也记得皇城前,薛绍对太平许下的一生不离不弃的誓言。
太平沉吟了许久,终于幽幽叙说道:“当年,父皇赐婚,我真的很开心,本以为嫁给了薛绍,那便是最大的幸福。可是,我错了,身为公主,是一种荣耀,'www。87book。com'却也有很多的无奈,即便连婚姻也是如此。
薛家人对我客客气气的,他们不敢和我大声的说话,甚至不敢和我同桌吃饭,我知道,他们怕我,更怕母后,只有薛绍对我还是如往常一般,够了,我要的只是他对我好,其他人,就由着他们吧。
可是后来,母后赐了那个卑贱出生的冯小宝姓薛,这对高贵的薛家而言,是一种侮辱,他们将对母后的不满转移到了我的身上,渐渐的,连薛绍也开始对我避忌了起来。”
第一百零一章 让位
“薛家人对我百般刁难,这些我都可以忍,可是薛绍的冷漠却是我不能接受的,如此下去,总有一方要付出代价,走到今天,都是他们逼我的。”太平的眼神渐渐变得坚毅了起来。
此时的太平让婉儿想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走出太子宫的时候,她也有这样的眼神,然后太子宫便遭到了覆灭。
这便是婉儿能和太平成为朋友最根本的原因,她们的骨子里不但流着一样的高贵、且不安分的血液,还嫉恶如仇,凡是伤害过自己的人,不管曾经是否爱过,尊敬过,她们都不会妥协。
二人都不再说话了,静静感受着风的温度。
一个宫女走了过来,对太平说道:“公主,娘娘说,驸马要见您,想问问您的意思。”
太平沉吟了片刻,淡淡的说道:“既然见了也无话可说,倒不如不见。”
宫女点了点头,回贞观殿复命去了。
那个晚上,太平将婉儿留在了自己的寝殿中,她说:“婉儿,留下来,陪我一起等那个结果,我好怕,好怕。”
婉儿怜惜的点了点头,用手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但太平的身子还是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终于,一个小宫女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跪下道:“公主,这是驸马让奴婢交给您的。”
太平走了过去,缓缓揭开了上面的绸缎,托盘上放着的是一支普通的珠钗,却打磨得很精致,婉儿也曾经见过,在她随着贤出宫的那个晚上。太平一直将它视作珍宝,只是后来,她和薛绍的关系恶化,便在一次争吵之后,将它还给了他,却不想他却一直留到了现在。
太平颤抖着拿起了珠钗,问道:“驸马他,怎么样了?”
“已经死了。”宫女俯首说道。
太平像突然从梦中惊醒般,匆匆跑了出去,婉儿也跟了去。
婉儿和太平刚到大牢,便看到两个太监抬着薛绍走了出来,他的身上罩着白布,连脸也被盖住了。
看到太平,太监停了下来,太平缓缓揭开了布帛,薛绍的脸苍白如纸,神态很平静,只是嘴角有尚未干涸的血迹,这是因为毒酒所致。
太平没有哭,显得异常的平静,就这样看着薛绍,许久许久,方才回过神来,将手中的珠钗放在了薛绍的手里,重新为他遮住了面颊,道:“去吧。”
太监们抬着薛绍离开了,太平一直目送他们走到了拐弯处,方才举步往另一个方向走了去。
婉儿没有再跟着太平了,她知道,此时的太平只是想要一个人静一静,悲伤到底是一个人的事。
婉儿漫无目的的在洛阳宫中行走着,停下脚步的时候,已到了另一座宫殿前,抬起头,上书“长生殿”三个鎏金大字,顿了顿,还是走了进去。
这是皇上李旦的寝殿。
婉儿到了殿外,却被执事的太监拦住了,他道:“皇上有命,任何人不得打扰。”
婉儿没有坚持,想要离开,殿内却传来了旦的声音,“让她进来吧。”
婉儿进去的时候,旦正坐在案前研究着一盘残棋,他的手中拿着一本棋谱,看两眼,又对照着在棋盘上走两步,婉儿还来不及行礼,他便已开口道:“婉儿,你来得正好,你帮朕看看这盘棋,黑子到底还有没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