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
比试还是按照抓阄确定比试顺序。
一个罕来凤的宋门赶尸人被抽到最先出来施法。他看上去四十有余,应该是在赶尸道上混过很多年的了。堪裁人将一个新的灯笼挂上了木柱,罕人开始施法,可咒语还没有念完,那灯罩就被撕得稀烂,他睁开眼睛一看,哪还有火苗的影子!引来旁人的一阵哄笑。他脸露尴尬地走开了。
第二个上场的是四川酉阳的一位五十多岁的赶尸匠,他见前面的人一见丢丑,自然不敢大意,却双手抱拳,吆喝起来:“大伙等着看我的好戏吧……”也是一阵施法念咒,那灯罩就要撕裂了,可法术并未见效,四川赶尸匠便移步往前,重新施法。可没有想到的是,这时风力突然加大,大概是腰带没有栓紧,狂风居然将他身上的裤子撕裂,卷走了,他露出两片雪白的光腚,在风中颤抖……
围观的人群众再次发出爆笑声。
就这样,换了很多的赶尸匠,可就是不能如愿以偿。
大家开始发出遗憾的惋惜声。
“都是些蠢货!”田古道在一旁嘀咕着。他早已跃跃欲试,但是怎奈已经被师父逐出师门,只挂了个挂名弟子的名号,又不好以柳门弟子的身份参加,心里憋着一肚子的火。
这时轮到我上场了,因为前面几个赶尸匠屡屡失败,看热闹的人们对我充满了期望。
风洞口如此巨大的狂风,使用常规法术显然是不能成功的。
我决定先用衰弱术,将飓风的速度与攻击力降减下来,缓解其对火烛的摧毁力。然后再施召鬼术,召山中以及周边众野鬼前来护灯。
我让田古道准备好升筒、木板、饭碗、灯盏、灯芯、香、香油;待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将升筒直立在风洞侧面遮风的地面,升筒上放木板,木板上放碗,碗上放灯盏,灯盏内放香油和灯芯。灯盏内放七根灯芯,并点七眼光;令鬼崽妖站在木板上;让田古道手拿三根点着的香,香火对着灯火,口中念咒语,当念到“左叫左转,右叫右转”时,香火也同时“左旋转右旋转”,念至第七遍,木板以及木板上的灯火便旋转起来。
这时,明显感觉洞口的速度放缓许多,之前尖锐的呼啸声也渐渐弱了下来。
旁人惊奇地望着我。
我再设坛上香,施展召鬼术。从背上取狼箫朱砂笔,画了一道巨大的灵符,用灵水喷了,然后点火化了。
我口中念起召鬼咒语: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吾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三界异灵,群妖群鬼。万鬼朝礼,精怪现形。听我律令,不得抗拒……急急如律令!”
少顷,山中孤魂野鬼纷纷现形,游魂飘将过来,我抽取这些怪物的灵魂,利用它做本体,注入自己的灵力,使得灵魂重生,重生后的怪物即听从我的命令。
一切妥当,我嘱现场堪裁人将灯笼放于风洞口。
“众鬼听令:见风挡风,见风噬风。风来尔出,风至尔移。化风遁形,噬风入地……”我念起咒语,成千上万的幽灵听得咒语,纷纷以身挡在风洞口,一层两层茹,十层百层无抒,将那灯笼围了个水泄不通,刚才风洞口的飓风被彻底地挡拦在洞口之外,压根就没有机会进得洞去。
呈现出一幅万鬼护灯的壮观场景。
因为是幽灵,常人是看不到这一幕。当然,在场的赶尸匠以及巫师术士抹下阳火是可以看得到的。
我看见评监团的十一位前辈纷纷颔首点头,应该是看到了我的作为。
只见那灯笼居然灯罩也没有被撕裂,更也没有遭受飓风的袭击,里面火烛的火苗很宁静地跳跃着。
旁边的看客发出惊叹声。
正在我暗自高兴之际,突然,灯笼里的烛光摇曳,频频闪烁,急剧跳跃,似乎有异常情况。
旁观者也察觉到了,屏气敛息,死死盯着那灯笼。
我心下大惊。
立即抹下额头的阳火,施展放阴术,见刚才奋力护灯的群鬼之中,多出了一伙捣乱的幽灵,他们使劲将护灯的野鬼往外拽,试图让飓风袭击到灯笼。
我叫声不好!
肯定有人在搞鬼!
我环视了一圈,发现那个脸上有青斑的曲派弟子正在暗中施法,与我作对。
那青斑怕被我抢了风头,从而失去夺取“梵咒天杖”的机会,便暗下从中作梗,想让我出个洋相。
青斑施展的是噬魂术。念完咒语,他便可以抽取比自己灵力低级怪物的灵魂,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法力。按照青斑的法力,我召来的群鬼,只怕没有几个可以与他比灵力,如此下去,群鬼游魂就会被他吞噬,从而使我的法术失去效果,最终导致灯笼中的烛火熄灭。
我赶紧念起金刚咒,给众鬼护身,免受青斑的骚扰。”诸恶众生魔人来,不随意行,不信受其语。嗔骂谤毁,打击闭系,斫剌割截,心不变异,无所亏损……”金刚咒念完,众鬼犹如金刚山护体,不为风所倾动。
果然,我念了金刚咒,那急剧跳跃的火苗开始趋向平静,恢复了先前的样子。
那青斑知道我已经猜觉,改变咒语,再次组织进攻。
由于我已经有所防患,青斑一时半会难以得手。
“哐当!”这时现场堪裁人敲响了铜锣,宣布时间已到。
于是,我消了金刚咒,念起驱鬼咒,成千上万的野鬼顿时即逝而去,不见踪影,风洞口又恢复了飓风,只听到“嗖”的一声,刚才还完好无损的灯粱飓风狂卷而入洞内,瞬间不见了影踪。
看客响起祝贺的掌声。
此次赶尸大会的比试地点主要集中在乌龙山的火岩,火岩多溶洞,此处有一个溶洞群,除了作为主会场的飞龙洞,斗法的风洞,我们借宿的惹迷洞,还有石花洞、鲢鱼洞等比较大的洞穴。石花洞是花的世界,珍珠的海洋,洞内石花、石林、石鼓、石幔琳琅满目。鲢鱼洞位于皮渡河畔,与河水相连,水洞一体,因洞内多产鲇鱼而得名,洞中有湖,水石争辉,钟乳石千姿百态。
参加大会是个费神也费体力的事情,需要不断辗转于各个不同比试地点。
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试宣布结束。
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比试于第二天开始。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比试,因为关系着各门派的荣耀。在这个回合中,所有的赶尸匠都会全力而为,一则为“梵咒天杖”而战,二则尉门荣耀而战。
如果说,第一个回合是预热的话,第二个回合才是热身,第三个回合才是真正的较量与决战。
免不了又是一场恶战!
大会开始之前,师父将我喊过去训示一番:“不伦啊,我柳派传人历来是赶尸大会上的佼佼者,梵咒天杖多为我柳门弟子所夺。可上届大会,我派传人稍有闪失,将梵咒天杖拱手送给了永顺府的薛门传人童子轩。你是为师最为信任也是最为得意的弟子,此次大会,为师对你寄予厚望,你绝不可大意,要想法将梵咒天杖夺回来,重振我柳门法威!”
我自然不敢怠慢,一一应了。
前面的比试还只是表演与斗法,真正的赶尸比试才正式开始。
最后一轮比试的地点设在天坑。
天坑是个很奇特的地方,位于峡谷西岸,呈奇特的巨型漏斗状,上大下小。坑口圆形,状如大鼓,因此而得名。天坑上口大小约两百丈,底部约七十丈,天坑直深百来丈。四壁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高大的乔木荫天蔽日;底部是绿茸茸的草地,长有各种奇花异草。不时可以看见相思鸟、红腹锦鸡和猴面鹰等在里面活动。
据说这个天坑是当年齐天大圣与二郎神恶战时,不小心打翻了天庭的香炉,香炉盖跌入凡间,落在此地,砸出一个巨大的天坑。
因为这是最后一轮也是最为关键的一轮比试,因此大家显得尤为重视,各门各派都已经早早到此等候,大家神色庄穆,不敢松懈嬉笑。
一干人来到天坑的底部,现场堪裁人早已在底部的东南角摆桌设坛,并置了赶尸始祖木雕鎏金像,上三柱清香祭拜,两千多赶尸人在礼生的带领下,弯腰、作揖,跪地,三叩首。
礼毕,众赶尸匠退后,分成两列,相对而立。一列为不参加比试的,在一旁观摩;另外一列为参加比试的,与自己赶来的死尸站在一起。
而在天坑的底部,坡腰,以及天坑口,站满了围观的人群。
第六卷 赶尸大会 第十一章 鏖战
这时的围观者比第一天还要多,很多人知道今天是最后一场比试,自然是最精彩的,纷纷从各地赶来。尤其是各地的巫师术士,更是不愿意错过开眼界长见识的绝好机会。在现场,还可看到不少穿着怪异的人,从服饰上判断,应该是从云南赶来的术士。云南的秘术是很有名的,这大概与他们不辞千里到处观摩研学的传统有关。
参加天坑比试的赶尸匠有三十二人,都是在前两轮有不俗表现的,法力自然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