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是今天卖的一斤五花肉的钱,你点点。”朱贵小心翼翼地把钱递给她。
小丫头接过钱纳闷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一斤五花肉要十五个铜钱呢?”
“我只说和以前的价格一样就行了”。
“你真聪明!”
“天啦,你把店铺收拾的真干净!”
“你想要我怎么谢谢你呢?”
朱贵听着女孩一惊一乍的不断夸奖,有点不好意思。支吾的半天,轻轻地问道:“我爹娘都已过世,现在无家可归,可不可以让我留下来给你们帮忙?”
“这、、、、、”女孩好象是在考虑着。
朱贵急忙说:“我不要工钱的,我只要有一个可以住的地方,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行了。”
“扑哧”一声,小女孩笑起来,“看把你吓的,这事我要问一问我爹才可以的,等下我爹回来,我就求他收留你,我爹最听我的话的,你放心吧,他会收留你的。你一定还没吃饭吧?我回来时在路边买的有些糕点,你赶快吃了吧。”小女孩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还有点喘气。
朱贵不听她说吃还好,一说到吃还真饿的前胸贴后背。一整天什么都没有吃过,配合着小女孩的话,还咕咕的响着,朱贵的脸更红了。
小女孩没再说什么,就就把糕点塞到他手中,直叫他快吃。这是朱贵从父母去世后吃的最香的一顿。
第四章朱老爹(三)
就着小丫头的糕点,朱贵狼吞虎咽吃下了肚,好歹也祭了自己的五丈庙。没多久,丫头的爹爹王屠夫回家了,原来他的好友钱老三的大儿子今日娶亲,他赶着去喝酒,可又舍不得铺子生意,特别嘱咐了女儿王月娘在家守店。
回到家,听女儿月娘将今日小叫花看店的事说与他听,他的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店里也该请个帮手了,无奈,店小利微,请不起伙计,二来老实本份的学徒也是不容易收到的。不由得细细打量起小叫花,虽然衣衫蓝楼,长得却也眉目清秀,不象似那尖滑之人。更从月娘口中知道,他看店卖肉,没有将钱落入自己的腰包,还将店铺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忠厚老实又不要工钱的人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于是顺水推舟依了女儿的话,收留了朱贵。
朱贵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店上虚心向王屠夫学习屠宰技术,他人聪明,做事又勤快,很快就盖过了师傅。刨牛解羊,一刀下去,又快又有准头,与顾客的要求不差分毫。人称朱一刀,很快朱一刀的名头就就响彻云州城。
在王屠夫家的日子,朱贵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因而除了照顾店上的生意外,他还包揽了王家的大部分家务活,任劳任怨。深得王家父女的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也让王月娘的一颗芳心牢牢的系在朱贵的身上。于是水到渠成,九年后十八岁的朱贵和十九岁的王月娘喜接连理,王屠夫也乐呵呵的将所有的生意放心的交给了朱贵夫妻。
朱贵尊敬岳父,宠爱月娘,但更是将一颗心全数都放在了生意上,一心想让全家过更好的日子。起早贪黑的在店子上忙碌。本来王家的肉铺也只是城西的一家小铺,客人也多是一条街的街坊,因而生意不好也不坏,就维持个温饱。
朱贵接手后,他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路活跃,对待经常来买肉的熟客,按他们家的买肉习惯,做好记录,等他们的肉要吃快要吃完的时候,主动给他们送去,并且留意他们平时的吃肉习惯,把肉一并加工好后,送上门去。深得客人的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载)欢,并介绍了很多亲戚朋友专程来朱贵家买肉,对待生客,他一视同仁,礼貌周到,服务到位,也主动帮客人将肉加工好,不嫌弃本小利微,只要客人满意。因此上只要来过一次的客人,以后都会是王记肉铺的老主顾。慢慢地小店就忙不过来了,请的伙计就多了,为了更方便客人,他在城中另外开了四家分店,每个店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于是,朱贵几乎垄断全云州的屠宰生意。
精明的朱贵再把眼光放得更远,把肉铺赚来的钱投入到更多的行业中去,或独立经营,或与人合股,酒庄茶楼,金器玉器,绸缎,胭脂花粉,甚至钱庄等,凡云州城有的行业朱贵都有涉猎,靠着勤奋,靠着诚信,生意做的风生水起,银钱就象滚雪球似的流向朱贵的口袋。短短的六年时间,二十四岁的朱贵就买了千倾良田,拥有了大半个云州城生意,富甲一方,俨然成了云州城的首富。
第5章朱大小姐(一)
朱贵在他的事业风生水起之时,财富狂增之际,却感到丝丝的遗憾,因为与月娘成亲六载,月娘却没有给他生下一儿半女。
看着偌大的一份家业,没个子女来传承,他做的再多再大都好象是都没有了意义似的,一度让他的情绪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低落。
贤惠的月娘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六年里她看过城里的郎中,无数次地拜过庙里的送子观音,自己的肚子却丝毫没有动静。
她与朱贵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伉俪情深,虽然朱贵依旧如当初那般宠爱着她,从没有嫌弃过她,而她却深感内疚,于是主动提出让朱贵纳妾。朱贵虽不愿意,但想着后继无人,也就接受了月娘的建议。
在夫妻二人殷殷的期盼中,时间转瞬即逝。二十年间,朱贵陆陆续续纳了七位小妾。在这二十年里,朱贵夜夜奋斗在各位夫人房中,辛苦播种,老天似乎与他有仇一般,这么多年辛苦的耕耘,竟然没有一位夫人能给他开枝散叶。
四十四岁的朱贵对自己快要过半的人生,感到已经有点心灰意冷了。他老在想,是不是以前年轻的时候杀生太多,而让他竟然无子送终?于是朱贵开始一心礼佛,为善乡亲。在云州城架桥铺路,修善庙宇。并且逢到月末三日,固定在朱府的门前的一块大空地上摆一口大锅,熬出浓香的大米粥,为那些居无定所到处流浪的叫花们施粥,同时也为自己积累功德。云州百姓感念朱贵,城中人都称朱贵为朱大善人。
朱大善人行善一段日子之后,云州城里的人都更加尊敬他。帮助别人,也让他尝到了快乐,于是朱贵的日子也过得轻松自在了许多。他本就是个随和的人,与家中的妻妾们都相处的融洽,家中一团和气。虽无子嗣,朱贵也看淡了许多,除了照顾生意,他将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慈善上去,忙碌的日子让他又感觉充实快乐起来。
这年冬天,又到了一个施粥日,朱贵忙完了生意上的事情,于是他亲自帮忙来施粥。已经到了傍晚,很多领完粥的人都已经回去了,粥铺前只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于是,朱贵交待了下人,等天黑没人时可自行收拾东西回去休息了。
不想,这时听到前面隐隐传来一阵抽泣声,哭声中夹杂着劝慰声:“小姐,你要坚持住,村人告诉我们前面有一处正在施粥,我们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