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缓缓的升起的旭日,而山下的大火也渐渐的熄灭了。诸葛元绍远远的看见元奴军正在整军进攻,一切看起来就像是最后的决战。可他突然看见身后的平原上疾驰来一队骑兵,领头的骑士手里举着一面银色的彩旗。
“银心雄狮!”
诸葛元绍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他高声呼喊道:“对!那是泰州府卫军的府旗。是信天王!信天王来了!”
“万岁!!!!”奉军士兵们望见了久违的已方援兵,都不由得振臂高呼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应天军威
经过岭北战役和土剌河战役之后,元奴第三军团和第四军团回到了前哨大营休整。拓跋十分的气愤,因为他让上官宇豪这支煮熟的鸭子飞了。尉迟信带着几千骑兵在他的后方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让他眼睁睁的望着康朝军退往丹阳境内。而且前来增援的第四军团也是伤亡惨重,打乱了元奴王一心制定的计划。
由于康朝军的介入,导致元奴军的东线战役全线的失利。元奴军部不得不放弃原先制定好的东进计划。元奴军部的参军幕僚们又重新的制定了一套计划:他们将第一军团从北线调回来;并且派出使臣和北汉商量休战。在答应了北汉方面极其苛刻的要求以后,北汉答应了休战。而解除了北线的战况以后,元奴军部又将元奴第二军的主力调回本土。现在的元奴已经将全国大部分的精锐调集在一起,准备对丹阳和远征而来的康朝军给予最强的一击。直到冬中的时候,进驻前哨大营的元奴军已经累计到二十万之众。这次,他们势必要将丹阳和在丹阳境内的康朝军全部消灭。
在前哨大营的议帐里,集聚着元奴军中一等一的有名战将。第一军团长-跋扈,第三军团长-拓跋,第四军团长-邪弧,以及他们麾下的众多猛将们,组成了东进军团,由元奴国的第七皇子,元奴王霍恩的亲弟弟-东陵王霍达统一指挥。
霍达接手指挥权以后,他马上命令全军动员,积极备战。元奴军中有很多军官都不懂,为什么对付一个区区丹阳小国,竟要动用全国一半以上的军力啊······
元奴国虽然拥有大陆上最强的军队和数量最多的士兵,可他们的军事大脑,也就是元奴军的军部参谋幕僚们却都是一帮没有军事远见的人。他们解决麻烦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大的麻烦,他们觉得既然康朝参加了战争,而且还是站在丹阳那边的,所以那些军部的幕僚们就制定了一套看似完美的计划。
在北线,他们已经和北汉达成了休战协议。现在,元奴军就能完全将注意力放在丹阳这里,可军部的目标却不止区区一个小国-丹阳。他们的目标是南线的全面太平。他们不光要灭了丹阳,还要将康朝也一并消灭了。所以这次他们调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精锐力量,准备彻底荡平所有碍手碍脚的家伙。
军部的命令一到,霍达就忙着调兵遣将。首先,霍达命令跋扈和拓跋分别攻占了丹阳国边境线上的两个重镇-怀远和虹县,由他的中军军团驻扎在怀远,并且将坚城虹县作为全军的粮食补给站。待打开着东进丹阳的通道以后,霍达立即将大军分为两部,在分兵前,他仔细的预测了丹阳和康朝军队的实力。丹阳虽然占有地利的优势,可他们兵力极少,全国兵力加起来还不到十万,而且还有两万人在驻守北面的月亮湖防线,所以霍达认为丹阳不足为惧;他真的担心的是康朝军,康朝军的军队也不多,大约有二十万上下,可康朝军是少而精,而且康朝境内是城高墙厚,坚固的隘口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在再三分析以后,霍达将这次的主要目标选择了康朝。他命令跋扈为左军,拓跋为右军,由老将军邪弧坐镇中军,领兵十五万攻伐康朝。而对于丹阳,霍恩派出了自己手下一员虎将--东陵军先锋将炫华,领军五万出征丹阳,随他一起出征的还有归降元奴的六万南夷降兵。紧接着在同一天向丹阳和康朝发起了进攻,两国的反应和他原先设想的完全一样。退守丹阳的康朝远征军一听说本土受到攻击,没等康德下诏,上官宇豪就带着远征军全速回国助战。唯一让元奴人意外的是,为了同盟之义,避免丹阳军孤军作战,上官宇豪把擅长打防御战的应天王-圣奎留在在丹阳。随后,他带着大军就急忙折返回康朝。
起先,元奴军的进军进行的非常顺利。就在南下攻打康朝的大军还在路上时,进攻丹阳的东陵军就传来了好消息。不到一天的功夫,东陵军就攻占了丹阳另一座城池--新罗。新罗城破以后,一万丹阳守军投降。接着好消息一路传来。在两天之内,东陵军一路攻克了集庆、兴华、离河三城,兵锋直指丹阳王城最后的一个关口--虎跃关城下。面对步步紧逼而来的元奴军,圣奎主动向丹阳王请战,率两万应天府卫军出战。
等圣奎军抵达虎跃关,东陵军的先锋已经离虎跃关不到半天的路程了。驻守这个的丹阳官兵非常的惊慌,逃跑事件时常发生。圣奎一到,首先稳定住了丹阳将士的军心,接着他马上着手迎战东陵军的事宜。开战之前,圣奎仔细的查看了虎跃关周边的地形,发现关口建在两边都是高山峭壁的中间,只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路可以通过,而且元奴军过来的方向还有一条南北纵横的大河阻挡。就连圣奎见了以后,也不由得赞叹道:“这虎跃关真的是一座天险啊!”
除了留下五千人防守关口,其他的一万五千人全被圣奎布置在关外,表明了圣奎对自己的计策是绝对的自信。他让自己的副将先行带着五千人渡过河去,埋伏在渡口的附近。并且他再三叮嘱自己的副将,千万不要攻击元奴军的先锋部队,而是让他攻击后续上来的辎重补给部队。而他自己则率领一万应天将士在关口前正面迎击来犯之敌。
一切准备就绪,可奇怪的是元奴军却迟迟没有出现。听了派出的哨骑回来报告,圣奎才明白了缘由。原来一路的大胜已经让东陵军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了,而且炫华得到消息,得知防守虎跃关的守军不到三千人。这更让他原本松散的神经变得更加放松了。在离虎跃关还有十里的葬凤谷,他就下令大军扎营休息,然后派出了手下一个校尉带着五千人,组成所谓的先锋队慢吞吞的向着虎跃关前进而来。
听了哨骑的报告,圣奎只是不屑的轻笑道:“哼~~~我倒是高看他了。”说着,他冲着传令官道:“命令对岸的伏兵,叫他们不用等后勤部队了。先把敌人放过河来,然后看我的信号,前后夹击!”
“是!”
日过晌午,炫华悠闲的躺在太阳地下,晒着太阳。然后,一个传信兵急匆匆的跑来报告道:“将军!我们的先锋队不见了。”
“什么?!”炫华立即放下咬在嘴边的鸡腿,直起身问道:“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影了啊~~~”传信兵木讷的回答道。
“啊?!”炫华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命令自己的左军副将率着五千人前去寻找,并扬言要用这五千人攻下虎跃关。可结果是,这五千人派出去以后也没有消息了······一个时辰以后,传信兵又回来报告道:“将军!朱将军的部队也不见了。”
“什么!!!这虎跃关是什么地方,派出去的人都死到哪里去了啦?”炫华没好气的站起身大骂道。可仔细想了想,还能怎么办啊···只能再派人去看看,而这次倒霉的是他的右军副将,挥手喊道:“韩拓!”
“是。”一个元奴都尉急匆匆的跑来,等走到炫华跟前,才小声的叫道:“姐夫,有什么事吗?”
“我给你一万人,你去前面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是。”韩拓欣然答应道。
就这样,黄昏的时候。韩拓率着一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往虎跃关。结果,还是没有了消息······
“真是见鬼了!”听到回报,炫华气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久经沙场的他第一次遇到这种鬼事,派出去的军队,是去一批,失踪一批。这时,他身边唯一一个都尉军官提议道:“怎么办?大人,还派不派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