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来两百枚怎么样?可以直接打到华国沿海城市哦,好东东哦!m1a1给你们打个八折,来三百辆吧?要航母?没问题,封存在费城造船厂里的退役航母你随便挑,马马虎虎给我五六亿就可以了,当废铁卖,但是f…14舰载机我不能白送给你,七千万一架,没得商量,反正没有f…14,你把航母买回去也没用!在很短时间内,他们就跟双头鹰签订了金额高达四百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签约之快,付钱之猛,让双头鹰为之咂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就这样跟东瀛站在同一阵线,对付那些正在东瀛兴风作浪的金融大鳄。东瀛还想方设法向苏联提供一笔金额高达六百亿美元的贷款,试图以此换取苏联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让步————当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炒一炒领土问题是转移视线的最佳办法。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苏联满心欢喜的签了合
同,不过何时归还北方四岛,他们一个字都没提,摆明是给钱拿给娘们就睡,至于领土问题,免谈。
应该说,东瀛政府在危机来临前是尽了全力的,并非不作为。奈何他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就连调整一下贷款利率,提高隔夜交易税都得承受全世界的压力,欧美不知道多少政治家在指手划脚的叫你们的金融市场不透明,你们搞贸易壁垒,你们这样做损害了我们的利益,国际舆论压得他们动弹不得。实力过于悬殊,一切应对方法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现在东瀛唯一能做的就是摆出一副勇于挨宰的姿态,等待着末日的降临。天照大神啊,求求你,不要让这一天来得太早!
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八方奔走,试图化解危机,而绝大多数人还在为这大好的形势激动不已,拿出自己全部的财富,哪怕是向银行贷也要贷一笔钱投入股市,想大赚一笔。形势如此危急,处境却如此窘迫,东瀛政府就算有通天本事也只能徒呼无奈。东天的东京寒冷而阴霾,一如他们的心情。
普通平民不知道这些,街头巷尾,地铁里,写字楼里,校园里,到处都是讨论股票的人群,股票每一点的上涨都会引发阵阵欢呼,众多隐形的亿万富翁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作为榜样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这股金钱的浊流中来。他们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还沉醉在一夜暴富的迷梦中的时候,悄悄的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马上就是要紧了。
肥皂泡再美丽再轻盈,也难以持久,终归会破裂的。现在东瀛虚拟经济这个肥皂泡已经吹得够大了,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鳄鱼们睁开了眼睛,张开血盆大口······
第二章泡沫破裂
八六年二月十七日,上午。
东京的大街小巷还残余着一丝新年的喜庆气息,股市楼市持续上涨带来的喜悦都写在东京人的脸上。一向习惯了快节奏,把自己绷得紧紧的东京人难得的慢了下来,拉上几个朋友谈谈股市行情,哪支股票又涨了,是卖出还是继续购入赚得更多,这些玩意一聊就能聊上半天。不必担心工作,因为炒股一个星期的收益就顶他们辛苦工作好几个月了。每个人仿佛都成了股票专家,分析得头头是道,说的来劲,听的也津津有味。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带着自己的财富杀向各交易所,那里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整个东京,不,整个东瀛都陷入了狂热,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借高利贷投入股市楼市,只为搏一个一夜暴富。他们以为股市会永远继续往上涨,只要投入资金就有钱赚,全然忘记了股市的巨大风险。
陈小汉站在写字楼的阳台上,呷着一杯白开水,静静的看着楼下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脸上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冷酷笑容,就像是在看一堆蚂蚁。在他身后,一大批金融精英正在作最后冲刺,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连成一线,各项仪器发出杂乱的蜂鸣,一些大人物对着话筒指手划脚甚至破口大骂,气氛之狂热,工作效率之高,实属罕见。
长达十几年的经营,投入数以千亿计的资金在全世界范围惨烈厮杀,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不断有电话打过来,内容惊人的一致:
香港准备完毕!
巴黎准备完毕!
伦敦准备完毕!
柏林准备完毕!
······
东京准备完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自然就是陈小汉的命令。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热切的看着他,在等待着,但这位富可敌国却永远跟普通工人一样节俭朴素的大老板只顾着看风景,一点也不急。他在等,等几位老朋友先动手。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已经在花旗国当过一次出头鸟并被列入黑名单的他可不打算再当一次了。反正上一次已经赚得盘满钵满,这次行动少赚点也无所谓,何不等一等,让别人来淘第一桶金,顺带当这个注定要挨枪的出头鸟?他不急,因为他知道有人会着急。
三菱重工股指突破八千二百点,这个数次让不少股票分析师一阵头晕目眩。
看上电脑屏幕上缓慢而坚定不移的往上爬的k线,赵宇微微有点急躁。我的天,多支股票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个时候卖出可就赚大发了!可是,可是头为什么还不动?他看了看阳台上那个瘦削
的身影,几次想出去问个清楚,但随即忍住了。算了,看看新闻吧,再盯着股市行情他的眼睛搞不好要喷出血来了。
打开电视,头条新闻就是华国从因陀罗撤军。看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汽车和坦克汇成一条条长龙,越过国境线返回国内那凯旋而归的威武画面,赵宇心中腾起一阵强烈的自豪感。看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又胜利了,只用几天工夫就击灭了南亚第一大国,这样的战绩,有谁能比?正陶醉着,冷不防耳边传来陈小汉的声音:“我们也该撤了。”
赵宇用力点头。是该撤了,干完这一票他们就要回国,各奔东西了。陈小汉的位置已经被内定,国内排名第一的财经大学校长兼金融监管局局长,而他则继续老本行,在华国投资基金担任要职,继续祸害他看不顺眼的国家,一路拼杀到现在,总算是功成名就啦。可惜,他们的功绩注定无人知晓,如果说这十几年的奋斗,除了钱之外他们还收获了什么,那肯定是某些国家的诅咒。他正想说点什么,一个戴着一副五十块钱的劣质眼镜的瘦子叫了起来:“报告,量子对冲基金动手了!他们一口气抛出了六百亿日元!”
办公室里顿时一片叫好打气的声音。他们跟量子对冲基金没少交手,领教过这条巨鳄的厉害,一出手就是几百亿,的确是量子对冲基金的风格。
陈小汉盯着屏幕,嗯,这一张单子砸出去,股指抖了一下,停在了最高点,似乎在犹豫是继续往上爬还是歇一歇。有了量子对冲基金这条臭名昭著的大鳄做出头鸟,事情就好办得多了,他淡淡的说:“跟进,抛出我们手头上所有的日元、股票以及楼盘,然后买入短期债券。”
风轻云淡的一句话,一场无形的但血流成河的惨烈战争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