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千军要江南,而江南四大家族单独面对王千军的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虽然担心王千军的实力快速壮大而失去控制,但齐王现在就只能点头,不然很有可能逼着王千军在他急需要帮助的时候作壁上观。齐王亲口说的三个字:“知道了。”就是王千军想要听到的。
其实对于齐王手下的官员与将军们来说,朝廷主动跟齐王翻脸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们很是自信地认为,只要在这一次打败了朝廷所组织起来的军队,齐王就能够攻破京师,登基为皇!
第六十章 两总督的准备
国栋看着由自己士兵送来的尸体很是愤怒,他自己在也有眼线,通过自己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多少清楚在合肥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王千军从一开始就清楚整个偷袭合肥城的计划,就算王千军不让人带话过来,曾国栋也知道自己是被人利用,一片忠心的他就这样被京师里的那群人给出卖了!
紧接着,曾国栋又收到了新的消息,王千军铸造兵器的所在受到了袭击,虽然对外没说丢失了什么东西,但王千军脚下的那条头李哮天似乎很紧张,很明显就是丢了极重要的东西,曾国栋已经猜到了,是跟千军弩有关系。随着王千军所发动的战争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千军弩这种可怕的连射弩也吸引了众多势力的注意,可到了现在为止,千军弩的秘密似乎一直牢牢地掌握在王千军的手中。
自己傻傻地把手下最精锐的士兵派去送死,外戚们派门客偷袭王千军的计划这边一点招呼都不打,一点消息也没有。等自己的人死了,没面子了,丢脸了,其他势力却趁机拿到了千军弩的秘密,这算什么?!这叫什么事?!曾国栋不是笨蛋,不到万不得已的话,他真的不想跟王千军正面起冲突,光是王千军的巢湖水师就不是他手下的湖广水师所能对抗的。失去了对长江的控制权,湖广将会被长江一分为二,沿江之地都可能遭受到敌人的偷袭。
曾国栋对朝廷的最后底线就这么破了,但湖广大军还是会按照朝廷的圣旨出兵进攻齐王,一切的重点并不是什么忠心问题,而是利益。虽说攻打齐王并没有什么胜算,但不去的话,就会被小皇帝看成是叛逆,这样对地方上的统治比较不利。就算是打败了齐王,山东也会被朝廷的外戚们控制在自己的手上,可是在出兵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湖广大军要进攻山东的话,大军一定要经过河南!
王千军怎么可能让湖广大军通过两淮从齐王的背后发起进攻,在即将发生的战争中,王千军能够不插手帮助齐王保持中立就已经不错了,这也是那群外戚们要首先对付王千军的原因。如果真的要在正面战场上进攻王千军,就算曾国栋的军队有死对头赵士梁军队的帮助也很难,因此湖广大军一定会过道河南去进攻山东的齐王。
接下去的事情也就简单了,王千军现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江南的土地上,为了不过度刺激朝廷无法进攻开封,曾国栋的计划就是大军直接开进开封城内,一路大军所过之处,全部都想办法抢下来,对于不愿意投降的,以军法全部斩首,朝廷也不会说什么。至于说赵士梁会怎么做?这么多年的明争暗斗,有什么招数就放马过来好了,看谁比较厉害!
曾国栋与自己手下的幕僚把计划都商量好了之后,马上亲自给王千军写了一封信,信上的内容为:“君攻伐江南叛逆时,必全力助之。江南之地以黄山山脉为界,不多取一寸。望两地之私商继续往来,粮食、军事物资外交易一起依旧。”关于这一次曾国栋派兵偷袭王千军的事情,当然是一个字都不提,也没说什么是不是误会。
王千军看着曾国栋写来的这封信笑了,日后平分江南的基本边界也就这样确定了,鄱阳湖范围内还有众多的江南吴国军队的存在,曾国栋要彻底消灭掉那些人也要费很多的力气。至于说日后曾国栋会不会反悔,王千军已经看到了曾国栋的诚意,信是曾国栋自己写的,信上还盖着湖广总督的大印,还有曾国栋自己的手印。
一次袭击就这么算了,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一时的气愤还有一些人的死伤远没有没有利益重要,赵士梁这个时候也是这样的打算,重新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对于陕西还有现有河南之地的统治管理就轻松得多了,特别是原来那些效忠于前陕西总督的人。这一次对齐王的进攻,赵士梁也将其看成了一次重新控制河南的机会,不过那些被王千军所控制的河南土地,就算王千军出兵帮助齐王,他赵士梁也不会去主动进攻,甚至是派一名探马去出现在昭义军的士兵的视线之内都不会!
其实投靠外戚,一开始的确是花钱的,而且是要花大钱的,但这也是一种投资,到了现在赵士梁就开始收获了,从京师运来的二十万两黄金正在由赵士梁的手下进行核实,
认黄金的数量,二是确认黄金的真假,因为这二十万,有一半是要用来一场大交易的,交易的对象就是北方游牧民族里的一位重要的部落可汗,如果那位可汗发现交易中的金子中有假的,那事情可就会变得很麻烦。
陕西民风彪悍,很多人会骑马射箭,很多人家都有养马,可也因为是边境,时常要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上一位陕西总督就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举进攻在战斗中损失惨重才败在了赵士梁的手上,赵士梁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才会准备这一场交易。
朝廷给的二十万两黄金是国库里送过来的,之前赵士梁送给京师外戚的金银古玩当然都是落进外戚的口袋中,而且这二十万两黄金也不是白给了。小皇帝要赵士梁出兵攻打齐王,这二十万两黄金就是军资,打败了齐王之后,赵士梁要以陕西与河南的赋税来偿还这二十万两黄金,还是有利息的。外戚们也有自己的要求,这批黄金他们不会截流,可日后,攻打齐王胜利之后,给外戚们的好处当然不能少,还要白送五千精锐给外戚,让外戚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山东。
“都是一群狼,不过也好,总比那两位,精明的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好对付!”这就是赵士梁对小皇帝和外戚们的评价。在清点完毕,证明二十万两黄金中有两万两假金子之后,赵士梁让手下人再去确认一次,在确认用来进行交易的十万两黄金全部都是真金之后,赵士梁让人把其他的礼物都准备好,亲自带着金子来到了边境上之前商量好的交易地点。
赵士梁不仅要陕西在一段时间内不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他更需要一群勇猛善战游牧骑兵。当年不可一世的草原大可汗如今已大不如前,上一次进攻京师的大败不仅让其损兵折将,更让草原上其他部落的可汗看到了反对他的机会,很多人都想成为大可汗,而不是一个部落的可汗。
也正是因为草原的内乱,赵士梁才有了单独与最靠近陕西的部落可汗交易的机会,上一次这位部落可汗发动全部落的力量,外加从其他部落花钱请来了援军进攻陕西,可不是为了要抢什么东西,而是要占领整个陕西,他也想入主中原。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两败俱伤,不仅自己部落里的士兵死伤惨重,还欠了其他部落很大的人情与很多金子。锐气大丧的部落可汗在得知赵士梁想与其进行交易后,马上就派人过来联系,如果再没有其他出路,他的部落随时都可能会被其他部落可汗给吞并了。
上好熟钢打造的马刀、全套的盔甲、铁制的马铠,最后还有十名河南美女,这就是赵士梁给部落可汗的礼物,接着两人一起很开心地喝着酒,一起很开心地吃肉,看着河南美女的舞蹈。等到最后两人才开始谈正事,赵士梁用十万两黄金不仅买下了陕西的和平,更买下了一万精锐的游牧骑兵,同时赵士梁还承诺,日后陕西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易,由这位可汗充当接手人,这中间可是有着巨大的利润。
事情就这样谈好了,一万精锐游牧骑兵光靠着一个部落可凑不出来,可有了金子,有了铁器,用从别的部落雇佣还不简单,草原人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一定会承诺,如果连一个可汗都不遵守的话,那他手下的人没一个会服他。因为十万两黄金就这样交到了这位可汗的手上。一个月之后,赵士梁见到了他所需要的一万精锐游牧骑兵,由一位草原上的闻名的勇士统领,这位勇士可是一位能够射雕的神射手。
为了欢迎着一万精锐游牧骑兵,赵士梁当天就大大犒赏了这一万人,酒够喝,肉够吃,在一阵狂欢之后,众人都醉了。在第二天酒醒的时候,赵士梁给这一万人进行了大换装,破漏的皮甲换成了成套的镶嵌甲,原本没有一点保护的战马也都穿上了马铠,普通的铁马刀换成了熟钢打造的锋利战刀,骨牙箭头也全部换成了穿透力极强的铁箭镞,这一切都是送给这一万游牧骑兵的。能够被一个如此大方的人雇佣,这一万游牧骑兵士气无比高涨,草原上的游牧骑兵保证,赵士梁马鞭所指的方向,就是他们进攻的方向。
第六十一章 扩建两营
是大规模的战争就越无法保密,因为从名单的联系、结、物资的储备,这些大动作只需要是普通的探子就可以打探得到,因此这一场原本是想趁齐王缺粮而偷袭的战争就这样变成了一场准备中的大战役,根本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甚至连京师内的普通百姓都知道,朝廷要与齐王军队开战了。
从如今的态势来看,很简单的就证明了外戚与小皇帝在军事上的无能,这一点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如果是朝霞公主或者是耿老将军来指挥的话,最可能的做法就是在蝗灾结束之后,马上命令最前锋的禁军偷袭,接着就是禁军主力全力进攻,一边进攻一边联络赵士梁与曾国栋出兵。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先联络再出兵,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也给了齐王足够的时间来储备军粮。
其实这也不是小皇帝和外戚们太笨,原因还是出在朝廷内部,朝霞公主放弃权力放弃得太快,快到让小皇帝与外戚们不敢相信。接下去,收回权力的小皇帝与执掌禁军的外戚们内心都开始怀疑,朝霞公主与耿老将军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就算朝霞公主闭门谢客,就算耿老将军一直在养病,这里面怎么看都感觉有阴谋,结果小皇帝与外戚们看谁都值得怀疑,特别是禁军中的众多军官将领。
只要不是外戚子弟出身的,无论在外戚面前如何的表现,怎么看都值得怀疑?!献媚者可能是为了某个阴谋想要亲近他们;中立者只是一群伪装起来的阴谋叛乱者;至于最后剩下的那些由朝霞公主和耿老将军所提拔起来,对于这两人依旧忠心耿耿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必须是替换甚至是铲除的目标。
在强烈的不安下,大规模的换人就是外戚们与小皇帝所要做的,为了彻底地控制禁军,不仅是外戚们把自己家族还有家族亲戚中的男子都发动了起来,甚至是瘸子驼背都能够当军官、当将军。小皇帝那边,他所能用到的就只有身边的宦官,他也不会把所有的军权都交到外戚的手上,结果一大群只会拍小皇帝马屁,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有些人连刀都握不住的太监也成了禁军的军官、将军。在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动中,时间也就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没有理由的失去军权,被调职,甚至是被撤职。原禁军的军官与将军们其内心当然有很大的反应,他们要反抗,他们要闹事,可问题是没有一个领头的。朝霞公主闭门不见客,什么人都进不去公主府。耿老将军也是一样,耿氏家族的子弟还有原耿老将军家将出身的禁军将领都躲了起来,谁都不见,似乎是彻底地放弃了军权。在如此的情况下,心有怨恨的禁军军官们当然闹不出什么大事来,一些小的骚动被快速地扑灭,上百颗脑袋落地,更大的怨恨在心中产生,在暗中慢慢酝酿着。
当小皇帝与外戚终于是认为他们彻底的控制了禁军之后,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正式向齐王动手,小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是他对自己的亲叔叔开战,依旧需要一个借口,开战的借口!
小皇帝亲自写了一封圣旨,希望齐王这位叔叔能够亲自到京师来一趟,看看他这个当皇帝的侄儿还有朝霞公主与皇太后,同时小皇帝也想跟齐王商量一下天下大事,因为整个天下因为军阀混战而导致民不聊生,皇室中人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来安定天下。
借口是充满亲情与堂皇的,可目的却是卑劣的。齐王真的去了的话,只有两种结果,好的结果就是被软禁,一辈子被关在京师内;坏的结果则是被杀,不管是被埋伏的禁军乱刀砍死,还是被抓起来最后斩首,或者是更严酷的死刑,到最后都是死亡。而只要齐王一死,齐王在山东的那二十万人马就只是个麻烦,而不是威胁。
齐王当然不会去尊从圣旨去京师,小皇帝的圣旨在齐王的眼中就是一张废纸而已,可齐王也需要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去应付朝廷,他也需要战争的理由。所以齐王病了,虽然病得不算重,但是齐王没办法离开山东,蝗灾过后,山东地方上的百姓还需要齐王在,这样百姓们在明年才能够过上好日子。
齐王抗旨不遵,那就是叛逆,就是谋反,小皇帝要求天下人围剿齐王的圣旨被快速地发出!另外
,齐王为了山东齐地的百姓而违抗圣旨,山东百姓怎动,齐王的军队都是山东齐地的子弟兵,是齐王给了山东齐地的百姓富足的生活,所以他们也愿意为齐王去战斗,就算要面对的是朝廷,一群没用的禁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齐王给王千军的礼物很快就送到了,齐王十分清楚,在这个时候,只有王千军能够帮他,河南总督与湖广总督这两大势力就算不会真的跟自己拼命,那也是敌人。至于江南四大家族,丢掉了金陵,江南四大家族只能在杭州城等死罢了。
齐王给王千军送来的礼物并不是太贵重,但在众多的礼物中却有着极重要的信息,齐王这一次所动来的古董珍玩中,全部都是当初江南四大家族送给他的,其意思已经很明了了,江南就送给王千军了。同时这也让王千军看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齐王终于下定了决心,齐王要打进京师,把龙椅上那个狂妄的侄子给赶下来,他要自己当皇帝。所以齐王急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来支持他。
“建天字、地字两营。两营皆五千人,军官是士兵全部由地方上的卫戍军中的精锐抽调。天字营在合肥,地字营在金陵,天字营的将军由高大壮你来选,地字营的将军让江明扬在江南自己选择,这两营如果日后立有战功的话将被提升为两军。所有的准备一个月内完成,一个月后,天字营与我出战,地字营与武卫军留守金陵。”
差不多所有人都知道王千军想要扩军,地盘越大,正规军的人数也就感觉越少,越不够用。而卫戍军一般除了进行防御是维持地方治安外,就算出战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因此王千军在攻下金陵后就一直有扩军的打算,王千军身边的很多人也都把眼睛放在了随时将会出现的新军上面,可王千军从一开始就只向别人透露过有扩充军队的意思,却没有一点新军要如何组建的计划流出。
可现在,天下最大的两个势力准备大决战,其他三个中等势力有各自打算的时候,王千军却突然提出了新建两个五千人的营的计划,这一下王千军身边的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可王千军的计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