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唐新秩序 > 第252部分

第252部分(2 / 2)

“走得如此急?”一名军官问。

安重诲点点头:“不错,卢龙军来了,已经驻军于七里之外,明日即到。给你们一个时辰,速速收拾妥当,连夜撤走。对了,各军家眷还有没有滞留于此的?”

军官回道:“早已走空了,城内只有军士。”

安重诲长吁了口气,又道:“如今之计,只有走虎平小道了,凶险是凶险了些,却能避过敌军——北面已不能走,那人已经到了乡县……”

军官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晋王到了乡县?”

安重诲道:“伪晋王!”

军官低头道:“是,伪晋王……”

“乡县卡在北面要道上,已不可走,所以只有虎平小道了。告诉弟兄们,舍弃一切辎重,轻装简行,到了沁州,什么都有!”

襄垣县城猛然间喧闹起来,一直折腾了足有两个时辰,这才从西门匆匆逃出,整座县城立刻陷入了死寂之中。因为将来夺回襄垣后,这座小城会被划归韩王治下,故此,安重诲严禁军士破坏城池。

到了天明之际,襄垣再次迎来了喧闹,大队大队卢龙军进入了这座空无一人的小城,立刻开始接手防务、打造战具。

“幽燕保安军”的旗帜高高竖立于城楼之上,旗下,李小喜率军将们遥望北方。

“这里就是咱们的战场了,从今日起,咱们就要坚守于此,确保潞州北面的安危,确保滏口陉的控制。诸位,不用某再多说此战的意义了吧?”李小喜向众军官道。

军官们纷纷点头,脸色凝重。

李小喜又向身旁的刘都头道:“老刘,只能委屈你暂时担任都头了,保安军营头的编制在总署手上,某任免不得,此战若能立功,某便向总署索要编制,也给你一个营!”

刘都头躬身道:“李将军放心,东阳都的弟兄们绝不会辱没了保安军的旌旗。”

从四月起,军事参谋总署便加大了对上党地区的兵力调配,李小喜受命,将整支保安军三旅九营全部调进上党。可这些兵力让李小喜仍然觉得不够,他干脆打起了东阳都的主意,和刘都头一谈,刘都头立刻加入了保安军,他早有此意,怎么会拒绝呢?

众人等候至晌午,远处开过来一支军队,早有几名前哨探骑飞奔至城下,高呼道:“城上哪位将军在?某家晋王殿下到了!”

李小喜一笑,向众军官道:“各位,随某去迎晋王吧,晋王与某相熟,诸位到时无需拘束,呵呵!”(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决战上党(三)

ps:  感谢九雷正天兄的打赏,以及halei001、goldenbull、denzi、独坐看花雨、大尾巴鹰等等兄弟的月票鼓励,不一一列名了,谢谢大家。今天事情很多,折腾得太晚了,抱歉。

事实上,在梁王发出东都会盟倡议的时候,军事参谋总署就已经初步预料到了天佑二年严峻的军事形势。虞侯司提出了一份加快调整军制的报告,李诚中给予了肯定和赞同,按照这份军制调整方案,作训司加大了新兵征募力度,怀远训练营、柳城训练营、幽州训练营、魏州训练营以及新建的河间训练营超负荷运转,以热火朝天的气势开展大规模新兵整训。

从去年底到今年四月,五大训练营以边扩充容量、边训练士兵的方式,新训了两期新兵,总计两万三千人。这些新兵一出军营,立刻被调入各州县预备旅、营之中,而原先的预备旅、营,则被分别打散,加入了各支野战军。

天佑元年十一月,怀约联军改制完成,其经验向全军推广。

天佑元年十二月底,幽州军完成改制。

天佑二年一月底,沧州军、莫州军完成改制。

天佑二年四月底,营州军、赵州军、妫州军、魏州军、定州军全部改制完毕。

至此,九军扩充完成,新军制正式施行,全军野战军力达到十万。

天佑二年五月,五大训练营征募又一期新兵达到两万人,训练能力攀越历史顶峰。

半年间,南移至邯郸的燕王临时行在成了河北的军事政治中心,李诚中在这里发布了一条有一条军令和政令,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又一次会议。

燕王临时行在的南移,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及时应对梁王发起的东都会盟,随着韩延徽明面上和高明博暗面上反馈回来的情报。临时行在对当前面临的军事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尤其是四月间,诸侯歃盟、天子分封的消息传来后,李诚中彻夜难眠。其后的形势变化与卢龙军政高层的预判一致,梁王组织了诸侯联军,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帜,集中五十万大军准备进攻上党。对此,整个邯郸行在群情哗然。

所谓旁观者清,卢龙是唯一没有参加会盟的大镇诸侯,又有李诚中这么一个穿越者存在。因此对梁王的用意判断非常清晰。

五十万联军之中有四十余万都来自梁王麾下,几乎可算倾国之兵了。当年梁王讨伐仇敌晋王的时候,最多也只出动了二十万人,现在以倾国之力北上,只能以叹为观止来形容。

梁王就真的以为各镇诸侯们盟誓就那么稳固?

以如此规模的力量北征,梁王就那么安心将腹地暴露给别人?

唯一的解释,梁王急了,他已经看到了对宣武,不。如今的梁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何方。梁王这是要孤注一掷,一战定河北!

卢龙军政高层的所有人甚至都已经判断出,梁王若是平定河北,必将立刻调转方向。接下来的,必然是南征列国!否则无法解释他集结倾国之兵的原因。

邯郸临时行在可谓压力山大,面对如此险峻的局势,军事参谋总署各司各处提出了许多项应对方略。其中不乏一些“奇思妙想”。

比如作战处一名小押衙独自构思的“海进方略”,这位小军官提出,当以海船为载。运送五万大军,沿海岸南下,自黄河入海口逆流而上,先占梁王老巢汴州,然后继续西进汜水,包抄诸侯联军后路。

李诚中看过之后感到非常惊讶,不过他不可能采用这条方略,而是将此人的名姓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又比如军令处几名参军联合构思的重兵南进计划,他们认为,梁王腹地空虚,此为当战之机,应迅速扫平相卫,然后集结三支野战军自新乡渡河,攻略汴州。这条计策比“海进方略”稍微靠谱一些,但也靠谱得不多。

这个时代,渡黄河的能力已经具备,但要运送三支野战军渡河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虞侯司曾经做过一次评估,以卢龙的实力,顶多维持两万人渡河作战,再多,物资根本运输不上去。已经有两年征战经验的博昌行营,最高峰时所能维持的军力也不过是一万五千人,这还需要平卢方面予以配合。其实这也是卢龙独有的特色,说到底,卢龙军的装备太过奢华,一名卢龙军士兵的给养,几乎相当于外镇普通军士的两到三倍。

如果以两万军力突袭渡河的话,或许初期能够取得成功,但接下去,恐怕想要撤回来都很困难了。黄河是一道巨大的天堑,无论是李诚中还是朱全忠,对此都只能无奈叹息。

更多的方略没有那么多奇思妙想,体现的是严谨。其实这些方略虽然普通,但却是真正可行的。众多方略无外乎两类,一是更加注重防守,一是更加注重进攻。

注重防守的方略主要体现在收缩兵力上,即将博昌行营和上党行营全部撤回河北,通过对黄河的巡守以及对太行险峻关口的扼守,阻止敌军进入河北。当然,也有一些意见认为,是时候收回相卫两州了,只有保持黄河以北的完整,才能做到真正的固若金汤。

注重进攻的方略则力主将战场放在上党,建议卢龙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