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里,白色的栀子开满如宣阁,配着白色的幡帜、帷幕和青青绿树,略显苍凉。
我让落雁她们在廊檐下支起纱帐,铺上茵褥,好让孩子们乘凉睡午觉,仁儿和琨儿却是怎么睡不着,两人穿着一模一样的缌麻白袍,久久依在我身边儿。
“娘,父王什么时候回来?”仁儿抬起清亮亮的眼睛,小手里攥着我的一角白裙,似是怕我突然离开。
“过些日子就回来了!”我摸摸他的柔柔发丝,额上多了一抹刘海儿,挺英气的一个小男孩儿看起了文静了些,“谁给你弄头发?”
“外祖母呀!就喜欢给我梳这样的头,难看死了!”仁儿撇撇小嘴。
烈日当头,好在如宣阁有浓荫遮蔽,正午静悄悄,未免让人生困,琨儿在我的怀里昏昏欲睡,只好抱着他回到寝室里。
我把睡熟的琨儿抱在榻上,又吩咐闭月她们摆上冰盆,顺便把仁儿也脱了鞋子抱上去,叮嘱道:“陪弟弟睡觉!不许淘气!”
“我没淘气!”仁儿打了个哈欠,用小手拍了拍嘴巴,总算乖乖倒在枕上。
这次倒是听话了!这些孩子里就属他最难缠,鬼灵精一个!我也歪在榻上,给他们两个盖好薄被子,一时间又昏昏沉沉,再次睁开眼睛时,两个小家伙完全进入了梦乡。
闭月轻手轻脚的走进来,低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殿下回来了!在蘅芷阁!”
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回来了!一代英主魂归昭陵!人都有这一天,帝王也好,将相也罢,难逃的宿命!
重新抿了头发,在白裙外套上缌麻衣,穿着尽量中规中矩,免得被他误认为我对他父皇不敬。
推开蘅芷阁的门,才知道这里完全变了样子,帷幕全都换成了白色,地上铺着苫席,所有摆设一概不见,只留有一张书案。他仍是一身重孝,坐在书案前发呆,脸色不大好,双颊微陷,不再有往日的神采。
“回来了!饭用过了吗?”我问了一句,他连头也没抬,又牵起他的手相劝,“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十岁那年母亲去世,我也是不吃不喝,哭了好些天!生命中少了支柱,突然就空荡荡的!往后的日子还长,我们还要好好活着对吗?”
再看他时,已是泪满衣襟,这两年是怎么了?丧事一件接着一件,贞观二十二年萧皇后病逝,贞观二十三年又是李世民与淑妃,让人想都想不到!心伤还要心来医,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慰的。
第九十二章 看朱成碧
新年伊始,迎来了永徽元年,有着盛世标志的贞观两字也在历史长河中划上了句点。
感业寺位于长安城郊的山间,登上千余级的台阶就可达寺庙的正门。寺内古树参天,殿宇恢宏,由于是皇家寺院,整座寺院气势雄伟,依山势走向而建,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院落深广,更有翠竹松柏的点缀,环境极为幽美。
高阳约我来此为逝去的淑妃娘娘设斋追福行香,我们一前一后朝寺内的文殊院而来。周身皆有众多女尼相随,主持频频与高阳交谈,看来她对这里不是一般的熟悉。
文殊院重檐斗拱,雕梁画拣,金碧交辉,周围是青石栏杆,居中塑有一尊文殊菩萨像,左手执青莲花,右手执宝剑,身坐白莲台。
事宜结束,我随着她来到寺院旁的竹林,只见她一袭素裙飘飘,表情淡淡如水。
“六嫂身体不适,我也没有叫她出来!三哥怎么样?还好吗?”高阳回眸相问。
听她一问,我不由的忧心,“还不是老样子!这半年来,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沉默寡言的,有时问他也不答话!”
“这也难怪!父皇、母妃都偏爱三哥,尤其是父皇……!”高阳突然一声冷笑,“反正父皇是不喜欢我!”
“也不能这么说!父皇还是很疼你的!”看来辨机是她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倒现在还记恨着李世民。
“嫂子见过天下有这样疼爱女儿的父亲吗?逼我嫁给不喜欢的人!杀我最爱的人!父皇永远不会……!”
“公主!”
女子清灵的声音打断的高阳的话,我们几乎是同时回头,一个女尼,身穿宽大缁衣的女尼,体态纤弱,身后背着一捆干柴,又觉得眼熟,你是在哪儿见过。
“你是谁?怎么知道我是公主?”高阳立时冷眼相待。
那女尼泪花盈盈,“公主,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武媚呀!跟公主一起打马球的武媚!”
武媚,怎么把她给忘了!唐太宗去世后,没有子女的皇宫妃嫔全部到感业寺落发为尼,她当然也在其中。
“是你!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高阳指着她。
“只求公主救武媚出苦海!”武媚将干柴扔在一边,跪倒在高阳脚下,“看在武媚从前陪公主打球的情分上,公主救救武媚吧!”
“你……我怎么救你呀!”高阳拉着脸,似是不想多管闲事。
武媚踌躇片刻,才从衣袖内拿出一方丝帕,颤巍巍递给高阳,“求公主把这首诗交给当今圣上,他一看就明白!”
“你……你什么时候跟九哥搞到了一起!”高阳满脸惊讶,就是不接丝帕。
武媚高举着丝帕哭泣,“公主,武媚求你了!大恩大德,武媚自当结草衔环以报!”
“好吧!好吧!”高阳不耐烦的从她手中抽过丝帕,看都没看一眼,“本宫就帮你这一回!咱们把丑话先说到前头儿,要是九哥不认得丝帕,也想不起你!可别怪我!”
武媚哭道:“怎么敢埋怨公主呢!命该如此,武媚再不敢多求!”
高阳将丝帕收在衣袖里,拉着我离开竹林,走到寺外时,才把丝帕给拎了出来,“真是麻烦!九哥会想起她才怪!”随手把丝帕掉到了草丛里,缓缓下了台阶。
本来想叫回高阳,却没有开口,弯腰把丝帕拾起来塞进衣袖,一代女皇注定是要重返皇宫的,高阳不帮自有人帮,这个便宜岂能让别人捡了,她都说了结草衔环以报,巴结上未来女皇也不错!那个预言实在是可怕,如果她要杀尽李唐皇室子孙,至少能对仁儿他们网开一面。
“高阳!”我匆匆向前赶几步,“我还要回趟娘家!我们就不要一起走了!你先回长安吧!”
“也好!妹妹先走了,改日再去探望三哥!”高阳缓缓上了犊车,直到我目送她的仪卫消失在树林处。
“你们在这里等我!”交待了落雁她们,我又顺着长阶返回寺内,女尼们在寺院内来回穿梭,就是不见武媚,又不知道她的法号,随便拦下一名女尼寻问:“你知道武媚在什么地方吗?”
“武媚是谁?”那女尼一脸懵懂看着我。
“施主要找水净吗?”刚才的主持像只幽灵一样飘到了我的身边,一派恭敬。
“她以前是宫里的武才人!”我哪里知道什么水净不水净的。
“施主请随我来!”主持领着我在寺内转起了圈子,转到一所青砖小院里,这才停下了脚步,叫过一个汲水的女尼,寻问道:“水净在哪儿?”
“在屋子里!刚挑了水,大概是累了!”女尼指着那一排低矮的屋子。
“你不用跟着了,我自己能进去!”我赶走了碍事的主持,自去屋子里寻武媚。
这也叫屋子,地上全是土,墙壁的颜色全都脱落,几块拼在一起的粗布权当了帷幕,武媚就坐在木榻上,靠着窗子发呆,青丝全部落去,模样让人堪怜。
“王妃……!”她看了我一眼,快速从榻上下来。
“这是你的吧!”我把丝帕拎到她面前。
“怎么在王妃的手里……!”她大概猜了出来,表情十二分的落寞。
“公主是不会帮你的!”我坐在木榻边儿,把丝帕摊在腿上观看,一首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写的不错嘛!”
“写的再好也送不出去!”武媚顿时失魂落魄。
“你怎么不找我帮忙?雉奴我也认识呀!”我自告起了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