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你累着!” 我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小心眼儿!”他白了我一眼,直接走了。
八月十五中秋夜,月华如水,丹桂飘香,金菊芍药开满花圃,暗夜凝香,如此夜色,可惜整座王府静谧无比,出岫阁也不例外,说是一座楼阁,不如是一处角楼,坐落在一片雁来红中,黑瓦绿彩,格外引人注目,只是夜晚看不到。
夜风渐凉,我给玹儿加了件衣服才抱他出来,出岫阁外有一片人工开凿的大湖,宫灯照映下,起了点点金光涟漪。
隐隐听到出岫阁里传来琴声,是那位闭门思过的皇子又无聊了吧!这琴棋书画倒还样样精通,武艺也不赖!都能把刁蛮的焉耆公主制服。
我把落雁她们全打发回如萱阁,自己刚抱着玹儿,迈着细碎的步子上了出岫阁二楼,准备悄无声息的吓他一跳。
结果却是事与愿违,灯火明丽下,浅青色纱幕后放着一架七弦琴,弹琴的却不是他,是一名绿衣少女,他站在那少女对面欣赏着。
那少女挽着反绾之髻,拖着长长裙裾,手指纤细柔胰,好一个美人儿,细看之下竟是刚才跳舞的弄玉,好啊!居然不声不响的把她留下了!
“错!”他突然按住了弄玉的双手,弯着腰说:“这里该用‘吟’!而不是‘猱’!”
弄玉抬眼看着他,笑意盈盈,当发现我在这里时,忙惊慌失措的立起来,低着头站在一边。
还知道我是王妃呀!
“你怎么来了?!” 李恪一转身看到我,有些惊讶,但看到他儿子时,立马眉开眼笑,“玹儿,让父王抱抱!叫父王!叫呀!父王!”他学着小孩子的音调逗弄玹儿。
“父……!”
只有八个月大的玹儿总算叫了一个字儿,同时伸出小指摸了摸他的脸。
“殿下、王妃,妾身先告退了!”
见我们一家和乐融融,这弄玉还算识趣,自己倒先走了,省得让人赶。
“父王教你弹琴!”他抱着玹儿坐在琴案后,握着一只小手在琴上乱拨乱弄,“这是宫!这是商!这是羽……!”
“你跟玹儿讲音律,他懂吗?不如去跟刚才的弄玉切磋!”我心里酸溜溜,没好气儿的坐在一旁。
“玹儿,快看!又有人掀翻醋坛子了?满屋子里全是醋味!”他玩笑似的看着玹儿,竟挑起了我的剌儿。又冲我笑道:“幸亏你没跟房夫人成一家!要不一定会被人说,房家竟出了两个醋缸!”
“你……!”看着他开怀大笑的样子,气儿就不打一处来,“我现在跟她一家也不迟呀!反正房遗直那小子对我是痴情一片!”
“胡说!”这回换他着急上火了,抱着玹儿走到我身边,笑笑,“好了!好了!我们不斗嘴了行吗?弄玉是长安教坊中有名的歌伎,我请她来不过是在一起切磋切磋琴技!过了今天,她就回教坊了!”
“琴技!我看是‘色’技吧!”我故意把‘色’字说响亮。
“妒妇!”他向我白了一眼,然后把目光投向玹儿,“儿子,你说我们家谁是醋缸?”
玹儿哪儿听得懂他在说什么!扭着小脸,看看我,又看看他,最后竟咯咯笑了起来。
“长安城谁不知道,嫂子是醋缸呀!”随着一声轻快的语调传来,蜀王李愔像变戏法似的出现在纱幕后,正嘻嘻哈哈的看着我们三个。
“你怎么来了?也不让人通传一声儿!越来越没规矩!”李恪把玹儿交给我抱,又端起了兄长架子坐在一边。
“给叔叔抱!”李愔歪歪扭扭晃到我们面前,几乎是从我怀里夺过玹儿,“还是我这个侄子好!一见到亲叔叔就笑!”又对冲我们一笑,“这不是过节吗?我特地来看看哥嫂,本以为你们在上面亲热,就没敢上来!没想到却是在议论什么醋缸!”
“去你的!满嘴里跑火车,就没个正经!把我儿子都教坏了!”我从抢过玹儿,红着脸也坐到了一旁。
“哟!都不理我!合着我是拿热脸贴你们的冷……!”李愔自知又失言,便不在说下去,慢悠悠歪在绣榻上瞥着我们,“哎!我的好哥嫂!我可是给你们带喜信儿来的!就这么拒人于千里之外,可是你亲弟弟!”
“你能有什么喜信儿!”李恪才不信他的鬼话。
“我可是奉了父皇之命来的哟!”李愔冲我们一笑,“今天不是中秋节嘛!大家伙在宫里赏月时,父皇突然想起了三哥!就叫我来说一声!”
“说什么呀!”我好像听出点儿门道,兴奋的说:“你父皇终于肯放过你哥了?”
李愔微笑着频频点头,“对!父皇还让我捎一句过来!让三哥准备好,不是后日,就是大后日,咸阳九猣山射猎!”
一听射猎,他立时来了兴致,“每年一过中秋,必是狩猎的好日子!前几天我还在数算着呢!父皇这个习惯是改不了啦!”
“我也去!”这种好事儿怎么能错过,长安城住腻了,正想去外面转转。
“玹儿呢?谁来照顾?”他的目光移向我怀里的儿子。
“萧夫人呀!”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玹儿是她的心尖肉,最适合不过。
“称自己的娘为萧夫人!天下有你这种女儿吗?”他还挑起了我的病语。
“你带不带我去吧?”什么萧夫人不萧夫人,重点是这个!
“只要你肯答应以后不做醋缸!也别管东管西,也别拦着哥找别的女人,我们就带你去!”李愔这小子居然威胁起了我。
他含笑不语,似是和他弟弟串通一气来逼我答应,那个得意的样子!能不能去咸阳狩猎,全掌握在人家手里,我硬是挤出一个笑容,“好!我答应!”
先去了咸阳再说!
第四十七章 咸阳射猎
九嵕山脉横亘关中大地,与秦岭遥相而望。皇家狩猎的禁苑就设在九嵕山南麓的咸阳境内,山峦叠障,流泉飞瀑,奇石参差。正值秋季,猎物肥壮,苍鹰翱翔于峰顶,麋鹿出没与山林,最是狩猎的最好时节。
山林间弥漫的轻雾刚刚被金色的阳光荡开,林间秋风阵阵,大唐禁卫军旌旗鲜明,整齐有序,衣甲鲜明,却吓坏了猎物、飞禽,听到这么大的动静,大概全藏匿了起来。
靠在马车的窗棱向外看,好大的一片山林,郁郁葱葱,远山隐隐,高天流云,是个好地方!怪不得唐太宗会把他的陵寝——昭陵,也选建在这座九嵕山脉。
就在我观山望景之际,雉奴骑着一匹黑马赶了过来,穿一件松绿色胡服,马背斜挂弓箭,头发挽成一个髻,也利索了不少。
他把马儿的速度放慢,低着头向车窗里瞧,眨巴着小眼睛,“嫂子,你怎么不骑马?”
“我不会呀!”光看马身上的毛儿就觉得头皮发麻,别说去骑它。
“我教你!”他呵呵一笑。
“用不着,我才不想学呢!”他跟着我的马车走,当然很慢,又怕他耽误了狩猎的时辰,我伸长脖子道, “你先走吧!别等我!”
“好啊!一会儿打只锦鸡送给你玩儿!”他笑了笑,策马扬鞭而去。
遥想狩猎的场景,锦旗飞扬,号角齐鸣,李世民自然是第一把的好手,可承乾太子就……听说他偷老百姓的牛马摔折了腿,走路还一瘸一拐,就别提打猎了。魏王又胖成那个样子,能上去马就不错了!再说人家是典型的文人。再者就是诸王、大臣、武将,说不定真有看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