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难了!请各位使节就座!”考场这次移换了,是在一排早已准备好的桌椅前,五国大使就座后,我命十名内侍将五盆冰放在桌子上,另有宫女伺候笔墨纸砚,“请各位大使把冰变成水!在我数到十以内!”
不禁几位大使,就连话多的李愔也没了动静,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落,就连李世民也用眼光扫视着我,大概再寻找答案吧!
“十、九、八、七………!”我开始慢慢数,三国大使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把冰盆搬到太阳下晒,就算我数到一百,冰还是不能变成水呀!
只有吐蕃国和天竺国使者要了笔纸,写下汉文冰字,然后把两点水勾了去,没到一时,冰果然变成了水。
“这样也行!”李愔恍然大悟。
“还有两国,题要难一些!”江夏王李道宗轻声对我说。
“那是自然!”我拍拍手,令宫女端上明珠和丝线放在两国大使面前,“这两颗明珠叫九曲明珠,里面当然是九曲回转,请两位大使用丝线穿过,提前完成都得胜!”
一支香燃起,天竺国使者拿起明珠对着阳光照了半天,还是找不到捷径,只能硬穿,珠子里九曲蜿蜒,岂是丝线就能穿过的。禄东赞相国却不慌不忙,从地上拿起一只大蚂蚁,把丝线绑在蚂蚁身上,随手摘下一朵花放在明珠另一侧,不久,蚂蚁便带着丝线从这头穿到那头,它在寻找花香!
“大相实在是天赋异禀!”李世民不禁称赞起了吐蕃国使者。
“陛下!”禄东赞恭恭敬敬施了一个礼,“试题均已答对,请天可汗陛下允诺婚约!”
“等等!”我站了出来,含笑对禄东赞说:“大相,我这题目的名字叫‘六试婚使’,您只答对了四题,就想迎娶公主吗?”
李世民不吱声,似的对我的做法很满意。
“请王妃赐教!在下愿答余下两题!”禄东赞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样。
“今天就算了!”我假装看了看天色,“明天继续!”
天色渐渐暗下来,热闹了一天的太极宫也人去楼空,淑景殿里却是灯火阑珊,淑妃娘娘今日身体不适没有参加,只听李愔说的天花乱坠。当然,一旁还有不屑于我的吴王。
“幸亏嫂子没嫁给我!这一道道题出的,还不把人给治死!谁知道三哥每天是怎么受气的!”李愔那大嗓门儿又开使乱叫。
“净瞎说!”李世民对李愔摆摆手,“今儿就到这儿吧!你们也累了,你们母妃也乏了!”
“今天还没有结束,还有一道题没考呢!”我赶紧立起来,黑夜里还有一道题呢!
“噢!还有什么题?”李世民寻问。
“父皇现在宣禄东赞进宫,只宣他一个,不许人陪同!如果他能走到承天门,就算他今天过关!”我上前禀奏。
“这个鬼丫头,一肚子的鬼主意!”李世民听了,也被逗乐了,立即令人去传禄东赞进宫。
漆黑的夜里,我站在承天门前,夜风轻轻卷着衣袂,身后是持火把的千牛卫,甚至可以想像出禄东赞现在的狼狈模样,广阔的长安城,宽阔的街衢,只有一人挑灯而行,在到处摸索着道路。
“吴王妃,笑什么呢?”李世民侧目寻问。
“我在想禄东赞找不到进宫道路的模样!”
“那可不一定!”李世民似是对这位吐蕃相国很了解,“听说这个禄东赞自小有异能,可以过目不忘,朕看你这小题目难不倒他!”
啊!我还没来得及闭上嘴巴,就见远远有一盏灯慢慢靠近,后有千牛卫报,果真是禄东赞来了,这个题目还真是难不了他。
“参见天可汗陛下!”禄东赞施了一个礼,神色一如继往的平静。
“平身吧!大相果真是吐蕃第一聪明人!”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好笑似的看着我。
“相国,你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呀?”我也很好奇。
“陛下,王妃!在下初到长安城,对神都仰慕已久,所到之地处处留心,进宫时的路还依稀记得几分!”禄东赞为人倒是谦虚的紧。
“执事管,这第五题算了过了吗?”李世民微笑。
“当然喽!明天可就没这么容易了!”临了,我还是不忘送他一个警告。
最后一题当然是最难的,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将二百九十九名穿同款服色的宫女混到文成公主身边儿,请禄东赞猜测那一位是真正的公主,别说是吐蕃大相,就是周围那些看热闹的皇亲国戚,公主大臣,没见过李雪雁的,谁能从三百名装束一模一样女子中选出文成公主呢!是不是有点变态了?
三百名衣饰相同的妙龄女子立在蓝天之下,禁苑之中,风吹衣带,环佩流翠,刹时好看,就算不是难题,也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坐在华盖下的皇帝抚须微笑,禄东赞这次可为了难,频频在三百名女子之间走动着,直到香快燃烬,还猜测不出哪位是公主。
“嫂子,他们这回可娶不到公主了吧!”
回头一瞧,原来是雉奴跟在我身后,他今天穿了一件紫色缺袴袍,眼睛眨动着,十分可爱,忍不住在他脸上捏了一下。
看来禄东赞这次是要输了,史上没有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我不就成了罪魁祸首,阻碍了汉藏交流,可担不起这个历史责任。
我上前一步,准备提醒禄东赞,“大相,听说你们松赞干布赞晋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可称得上是英雄年少,你知道我们公主的芳龄吗?”
“王妃,公主年芳十六,不知在下答的对不对!”禄东赞到现在也认不出公主,神色还是没有怎么改变。
“十六,你答对了!”我特地把十六两字说重一些。
禄东赞果真是聪明人,当下就听出了我话里有话,冲我深深一揖,行了个汉族礼节。然后,他从容不迫的走到第十排第六名女子前,参拜道:“参见公主殿下!”
他这话一出口,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叹不止,就连大唐天子李世民也从御辇中立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我是公主?”李雪雁被认出来,自是微微有些吃惊。
“公主殿下仪态万千,仙姿玉貌,岂是一般女子能比拟的!”禄东赞诚恳的说。
李雪雁微然一笑,在侍女的陪同下缓缓而去,螓首娥眉,落落大方,这位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在我的眼中只留下惊鸿一抹。
两国和亲,永世修好如今是长安城最热门的话题,宴请吐蕃国的盛宴也持续了三天,给宏大壮丽的盛世添了一道柔美的风景。文成公主也由其父李道宗持节送往吐蕃和亲,松赞干布在柏海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
这些盛况我是看不到了,只能凭着脑海里的幻想来描绘。
第十一章 恍然若梦
文成公主去往吐蕃和亲,长安城又恢复了以往的安宁。萧府差人来报,说是萧夫人病体违和,我登上白铜饰犊车,离开王府前去探望。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恰好对应一百零八位神灵的一百零八颗星曜,不禁让我想起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萧府位于怀远坊,府地庄严,列戟森森,与魏王李泰所在的府第延康坊相邻。
萧府里冷冷清清,来往皆仆役,萧大人公务缠身,时常不在府内,又没个男丁,泽宣是萧府里唯一的女儿。
萧夫人躺在病榻上,微闭双目,长发散乱不堪,倒也不觉得憔悴,自有萧云儿在一旁捧汤奉药,我缓缓坐在她身边。
“娘,哪里不舒服?”
“哪里都不舒服!都是被你气的!”一听这话,就知道萧夫人在跟我治气,我又不曾得罪她。
我瞥了一眼萧云儿,她连连朝我使眼色,就是看不懂。
“我怎么气你了?”
萧夫人突然睁开眼睛,“我的女儿好本事,这回可出尽了风头儿!现在去长安城打听打听,吴王妃那是童叟皆知!比上次还要传得深远!”
“那怎么叫出风头,女儿是帮陛下排忧解难!”那一番六试婚使,长安城大概都传遍了,萧可我做的是好事呀!她生什么气。
“朝中那么多大臣,用得着你为陛下排忧解难!你是王妃,不是臣子,你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