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散去,李世民收拢部下,扎营休整,一夜警惕,平安无事。
启明星亮起,东方发白。
呼啸声起,一声轻微的爆响之后,紫色的浓烟蔓延开来,正是寇仲手中最后一样歹毒利器,射程远达千步的毒烟箭。
一枚之后是十枚、百枚、千枚。
在其后,是毫无新意的骑兵冲杀。
仿佛正如寇仲所说,老天爷似乎真的站在他这一边。
经此一役,李世民的水师十去其七,步兵伤亡大半,元气大伤。
李世民当机立断,用最快的速度赶赴江都。
在他到达江都的同一日,李建成在长安宣布李渊的死讯,登基为大唐皇帝,李元吉封并肩王,可面君不跪。
当李渊的死讯迅速传开,天下为之沸腾时,寇仲于洛阳称帝,国号为“扬”。
宋缺、刘黑闼、杜伏威纷纷响应。
寇仲本已全盘接收王世充的势力,此刻又得三方势力,天下已有三分之二落入寇仲手中。
宋缺公开支持寇仲的同时,岭南十万精兵北北上,融入少帅军,资源物资源源不断运至。
寇仲统一天下之势已成。
而后兵分三路,寇仲亲自帅军与李世民周旋,跋锋寒带大军赶赴历阳,助杜伏威对付辅公佑,宋家大军直奔虎牢,和刘黑闼内外夹击,取虎牢关。
原本被李世民攻下,此刻却孤悬于外的襄阳城,降。
寇仲大军以狂风扫落叶一般的威势席卷南方,大扬旗帜迅速蔓延时,巴蜀解晖却宣布支持李世民,天下竟又将成二分之局。
当初解晖与巴盟缔定协议,保持巴蜀中立,静待统一天下的明主出现,谁也想不到,谢晖会在此刻选择李世民。
解晖和宋缺是儿女亲家,关系密切,可说解晖能有今日,全靠宋缺撑腰,谁知他竟会一意孤行,不顾所有人包括他儿子的反对,做出和宋缺完全不同的抉择。宋缺闻讯大怒,立刻令宋法亮帅泸州宋家子弟兵兵逼成都,宋缺在南方的威望无人能及,此举一出,巴蜀各族纷纷响应,成都形势危如累卵。
徐子陵和安余于此刻抵达成都,面见谢晖,希望仍能和平解决此事,若是谢晖冥顽不灵,他们将立刻加入宋家军,全力攻打成都。
虽是谈判,场面却如同家宴,空荡荡的菜馆中,只留下一桌丰盛菜肴,解晖高踞主位,儿子解文龙和儿媳宋玉华作陪,客座上自然是徐子陵和安余。
安余仿佛当真来赴宴一般,面无表情,拿着筷子细嚼慢咽,将说话的责任全然交给徐子陵。
徐子陵习以为常,淡然开口道:“我知道堡主绝非贪图名利之人,否则也不会有当初的中立之议,让巴蜀安宁至今,是以在下不解,为何解堡主会突然出尔反尔,将成都置于战火之中?”
解晖看了徐子陵一眼,脸露欣赏之色,道:“权力富贵于我来说不外过眼云烟,毫不足惜。不管是昔日中立之议,还是今天的决定,都只为了避免让百姓饱受战火蹂躏摧残。”
徐子陵道:“但是今日触怒宋城主,将成都百姓拖入战火的,却正是解堡主您。”
解晖淡淡道:“为了天下百姓福祉,解眸又安能只顾一隅偏安?”
徐子陵微微皱眉,道:“徐某很好奇,是什么让解堡主认为只有支持李世民,才是对天下百姓更好的选择?”
解晖露出追忆之色,感慨道:“我解晖纵横天下数十年,从没惧怕任何人,更不卖任何人的账,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便是大哥宋缺。”
徐子陵好奇道:“想必能令解堡主和宋城主反目的,只有另一个让解堡主不得不卖帐的人了?却不是是何人让解堡主如此推崇?”
解晖平静的道:“另一位就是妃暄的师尊梵斋主,她因秀心和石之轩的事踏足江湖,与大哥一席言谈机锋,我虽只是旁听者,却记得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更感受到她悲天悯人的情怀,为万民着想的伟大情操……”
“噗!”
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突兀的响起,解晖怒目望去,却见安余咳嗽连连,徐子陵正无奈给他抚背,道:“你不能小心些麽?若是日后江湖传扬出去,说名震江湖的杀神安余,险些被一杯茶呛死,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安余喘匀了起,不理他,对解晖道:“抱歉,刚才听到解堡主说的笑话太过有趣,不想污了这一桌佳肴,实在罪过。”
解晖脸色铁青,他怀着无比崇敬之心,说出那个人的名字,那个人的事,居然会被人视为笑话。
安余淡淡看了他一眼,道:“是我定力太差,这样的笑话又不是只听过一次,慈航静斋的仙子们,原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悲天悯人,又为万民着想的……我出去逛逛,子陵继续。”
徐子陵歉然道:“小鱼向来任性惯了,解堡主勿怪。解堡主仍未解释为何会选择李世民。”
解晖被安余一打岔,兴致全无,淡淡道:“子陵何不听她本人亲口来说?子陵随我来。”
酒馆的后门是一座小小的院子,几颗葡萄树下有一座石桌,美丽的不似凡人的师妃暄正静静坐在桌边,美目深注,落在徐子陵脸上。
徐子陵道:“果然是师小姐。”
随在解晖身后在石凳上坐下。
师妃暄叹道:“洛阳一别,不过数月,天下形势已然大变,子陵和你的好兄弟寇仲的本事,让妃暄不得不惊叹。”
徐子陵无意和她叙旧,淡淡道:“师小姐智慧过人,应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你做任何事都只是徒劳,又何必为一己之私,将这片安乐之地,卷入战火之中?”
师妃暄静静看着徐子陵,道:“子陵是否还因为安小弟之事,对妃暄心存怨怼?”
徐子陵淡淡道:“师小姐和我从一开始立场就不同,自然各施手段,何来怨怼?”
师妃暄平静道:“不管子陵如何想法,妃暄可以狠心对安小弟出手,只因我为百姓苍生,可此做出任何牺牲,包括被人误解,或永远不能进窥天道,又或终生歉疚。”
解晖击桌赞叹道:“说得好!只有清惠能栽培出像妃暄般的人物。”
徐子陵淡然道:“说来说去,师小姐仍是认定了,只有李世民才是真正一心为天下百姓为谋福祉的圣人君子,而其他人都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和私利?”
师妃暄苦笑道:“我怎会怀疑子陵和少帅的良苦用心?只是师尊在多年前作出预言,若天下是由北统南,天下可望有一段长治久安的兴盛繁荣。若是由南统北,不但外族入侵,天下必四分五裂。这道理子陵明白吗?”
徐子陵皱眉不语。
师妃暄继续道:“子陵试想,当寇仲攻下长安,必将元气大伤,李世民则仍可据江都顽抗,发动关内和太原余军全面反攻,塞外联军将趁寇仲忙于收拾残局的当儿大举南侵,这天下将是何等局面?”
“在北方的超卓人物中,只李世民具备所有令中土百姓幸福的条件,这是寇仲不敢怀疑的。假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一切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说只有一个人可以为这天下带来和平,那就是子陵……”师妃暄为徐子陵斟下一杯香茶,一双盈盈美目,深深看向徐子陵:“子陵啊!为天下苍生计,可否玉成妃暄的心愿?”
“说的好!”
徐子陵微微一笑,将师妃暄递来的香茶一饮而尽,正当师妃暄和解晖露出喜色时,轻笑一声道:“果然是舌绽莲花!”
又道:“徐子陵有两件事要问师仙子,师仙子说天下只能北统南,不能由南统北,所以让我说服寇仲支持李世民,徐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寇仲投效李世民,和李世民投效寇仲,同样是二人实力合二为一,何来南北之分?寇仲实力远在李世民之上,为何在师仙子心中,却只能由寇仲投效李世民?”
师妃暄一时哑然。
徐子陵又道:“刚才师仙子描绘出一副可怕景象,乃是为了说明寇仲统一天下的危害,其中有‘李世民则仍可据江都顽抗,发动关内和太原余军全面反攻’之语,徐子陵的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李世民乃是师仙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