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余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五十余艘蒸汽船陆续离开了码头,船队浩浩荡荡的顺流南下。 随着蒸汽机的运转,蒸汽船不断的加速,速度越来越快,有风驰电掣之感。 房遗爱对此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相比高铁的速度,这玩意儿就是个弟中弟。 但是,薛仁贵他们却大呼小叫激动不已。 一路上行军的速度都极慢,此刻坐着蒸汽船顺流而下,真有种一日千里的感觉。 薛仁贵连连感慨道:“这速度太快了,而且还不需要休息,若是夜里也能行船的话,只怕两天就能到达长安!” “从幽州到长安,三四天就能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薛仁贵等人都很是感慨,甚至已经在想几天之后跟家人团聚的场景感人场景了。 然而,结果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御驾南下并不算顺利。 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大唐吞并高句丽的消息早就已经在天下传遍了。 天下震动,无不欢欣鼓舞! 上一次天下震动还是李靖率领大军覆灭突厥的时候! 大运河沿岸的官员都知道皇帝会沿着运河南下回长安,这时候不拍马屁什么时候拍马屁? 李世民每到一个码头,都有官员带着百姓庆贺皇帝凯旋。 若只是官员庆贺倒也罢了,关键还有百姓,这可挠到了李世民的心。 所以,这一路南下免不了走走停停,行程自然也就被耽误了。 原本三天就能抵达洛阳,结果却整整走了六天。 花了六天的时间,船队才终于抵达了洛阳。 到了洛阳就更了不得了。 洛阳繁华,有很多勋贵大族,再加上洛阳的官员。 好家伙,洛口仓的码头上密密麻麻全是人。 李世民龙颜大悦,带着李靖、长孙无忌、李绩等人下了船,进行了一番军民互动。 因为李世民不放心李靖,将抱病在身的李靖带到了幽州,此刻也随着皇帝返回长安。 一路上,李靖的心情都非常的愉悦,甚至连病情都好转了不少。 之前他总担心自己功高盖主,会引起皇帝的忌惮。 如今皇帝御驾亲征一举覆灭了高句丽,皇帝的威信和声威空前高涨,他就不必担心皇帝会忌惮他了,这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富贵荣华已经有了,生前身后名也有了,现在他最想的不过是能安度晚年,子孙昌盛。 直到天色已晚,李世民在洛阳停驻了一夜,到了第二天船队这才浩浩荡荡的前往长安。 长安城,房玄龄等朝臣一直都在为迎驾做准备,不只是他们,就连长安城的百姓都期盼着皇帝凯旋。 昨天就已经有一艘船提前回到了长安,今天一大早,房玄龄就带领群臣前往十里漕场迎驾。 见到一众朝臣们集体出城,长安城的百姓也知道,皇帝肯定会在今天抵达长安。 有了蒸汽船,从洛阳到长安一天的时间足矣。 待到太阳西斜之时,浩浩荡荡的船队抵达了十里漕场。 一众朝臣们在码头上迎驾,远处乌泱泱的全是百姓。 站在船上看到这一幕,李世民心里还是颇为激动。 见到皇帝走下了蒸汽船,房玄龄等人齐声道:“恭迎陛下凯旋,恭贺陛下开疆扩土,开创不世基业!” 李世民朗声笑道:“众卿留守长安,稳定了后方,保证了后勤供应,大家也都辛苦了!” 房玄龄恭声道:“这是臣等的本分!” 远处也传来了一阵阵的声浪。 “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 这是百姓的呼声,从远处传来,并不整齐,十分嘈杂,却激动人心。 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比朝臣更加纯粹。 李世民满脸笑容,神采奕奕,大笑道:“好,好,好!” “起驾回宫吧!” 蒸汽船上的人上上下下依然在忙活着,李世民已经带着群臣起驾回宫。 一路上旌旗招展,呼声不断。 这样的热闹房遗爱并没有赶上,虽然他是东征最大的功臣,但是此时此刻谁也抢不走皇帝的风头。 也没人敢抢皇帝的风头! 无论如何,是皇帝乾坤独断下旨东征高句丽,而且还是御驾亲征取得了这场大胜,所以皇帝的风头最大也是理所应当的。 房遗爱下了船之后,薛仁贵、墨竹他们都忙的很,要将战马从船上牵下来,还要将房间里的东西收拾好。 那边,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所乘坐的蒸汽船上也是一片忙碌,长乐公主府的女官带着浩浩荡荡的马车前来迎接,此刻正将船上的箱笼抬上马车。 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已经坐在了马车里,按理此刻她们可以在侍卫的护送下离开了,不必等着后面的箱笼。 但是,她们却并没有急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