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唐虎贲 > 第143部分

第143部分(1 / 2)

>  李世民勤王有功,成功营救李渊处困境,罗士信北上阻击突厥兵南下,以两万鏖战十五万突厥兵,取得辉煌战果,并且以葫芦河挡住了突厥南下的道路。

论功行赏,李世民、罗士信一人一路皆取得辉煌战果。毫无疑问罗士信的战果更加喜人,但是李世民营救的是李渊,这救驾之功,有着额外的属性加成。最后李渊大笔一挥,两人一人一路,同为此次事变中的首功。

一个真正的罪魁祸首,一个将事件扩大推向如此不可预计的局面的协助者,两人并列首功,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葩古怪的事情。

罗士信回到了长安,受到了李渊的隆重迎接。

皇城之外,李渊亲自接见了所有天节军剩余将士,亲自慰问鼓励。

看着一个个身上的缠着绷带的兵卒,作为皇帝的李渊眼中也露出了震撼的表情:他们都为天节军取得的战果而高兴而欢呼,却没有想到那场辉煌的胜利,天节军付出了什么样的惨烈的代价。

直到看着无一不伤的天节军勇士,李渊才意识到如此问题。

两万打十五万,还是以步战骑,又岂是好打的?

当即李渊将对于天节军的犒赏加了三成,对于那些战死的勇士家人的抚恤也翻了一倍。

“幸苦你们了!”李渊重重的拍着罗士信的肩膀,感慨万千的说着。

罗士信很顺口的就来了一句:“为陛下效力,不辛苦。”

事件平息,李渊在次日的朝会上也给了天下人一个交待。

李渊当众宣布废除李建成太子之位,理由是识人不明,错用杨文干、罗艺两个叛贼,导致突厥南下,险些酿成大祸,至于其他的也没细说。毕竟李渊保李建成不死的心,从未有过动摇。

本来这易储是一个国家重中之重的大事件,任何朝代若有易储之事,文武上下必然会吵成一团。但是这一次却无人说话,大多都默认了李渊的决定。

毕竟这一次李建成确实犯了大过,令江山险些动摇,加上秦王党确实势大,能够与之抗衡的帝党又因为裴寂改旗易帜站在了李世民这边,剩下的太子党,主力都全部落网,都给软禁了起来,群龙无首,自顾不暇,哪里还敢对抗帝党、秦王党两大党派。

就如当初对李世民承诺的一样,李渊改封李建成为蜀王,择日之官。

罗士信听到这里心底松了口气,他的目的是达到了。至于以后的事,他亦无法预料,能为平阳做的也就是这么多了,偷偷看了平阳一眼。

平阳面无表情的站着,对于李渊的任命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

不过能感受得到她心底的那股悲痛,这生在帝王家确实能够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权势地位,但是同样也沉受着一些他人不需要承受的痛苦。尤其是平阳这类人重感情,重亲情的人物,面对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更是一时间无法接受。

平阳与李世民的感情,自小就很好胜于其他兄弟,但是现在的她,对李世民却是如视路人。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才掺合了一脚,想必对自己也是一样吧?”罗士信摸了摸鼻子,心中想着,这种事情,还是不让她知道的好。

他不是迂腐之人,不会傻到心生愧疚的向平阳坦白一切,然后引发一系列的悲剧情况。

更何况罗士信对于他的行为从来不存有半点的愧疚与后悔,他确实是选择了李世民,那是因为李世民确实足够出色。也许不喜欢他的人会说什么逼父弑兄杀弟什么的,但道德从来不是评价一个君王的准则,功绩才是实打实的一切。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确确实实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态向历史上的情况发展,那平阳所收到的痛苦会更甚,就如历史上的李渊一样,亲自体会到儿子相残的悲惨事件。

现在他虽然不知道历史将会向那一方向发展,但至少目前是向好的一面开始的。

接下来是表彰立功者,李世民赏无可赏,自然是无需再赏。至于太子之位,此事事关重大,必需选择良辰吉日,也不是说册封就册封的。

接下来罗士信的功绩自然是被大书特书,以一军之力,阻挡整个突厥部落南下,成绩不可谓不辉煌。

李渊本就视罗士信为自己人,帝党第一大将,还是他未来的女婿,也毫不犹豫的将他加封为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领天节军的职位。

镇军大将军是从二品的武散官名,是一个地位在右骁卫大将军之上,实权却不如右骁卫大将军的大将军衔位。地位很高在镇军大将军之上的仅有辅国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两个武散官的虚衔。

只升衔而不升官,对此罗士信并没有异议,都在情理之中的。作为大将军,罗士信现在是实权已经不小了,执掌着右骁卫又握着两万天节军。到了他这个份上,升官以虚衔散官为主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如此封赏,文武百官羡慕之余,却也无人反对。

罗士信年纪虽轻,但是他的功绩却是实打实,没有一点水分。

其他人也先后受到了不同的嘉奖,其中以苏定方为最,以两千五破五千突厥先锋军打的实在漂亮,受封于天节军统军,协助罗士信重整天节军。

这下了朝,罗士信与平阳并肩走在一起。

平阳心情不好,罗士信也不知如何安慰,没有说话,只是在她身旁陪着她,让她知道他一直会守护着她。

“大哥,明天就要去西蜀之官了,我们一起去送一送他吧。”走了一路,出了皇宫,平阳突然说话了。

“好的!”罗士信欣然赞同,平心而论,李建成对他还是不错了,除了为了李艺,与他有过小小的摩擦之外。他一直都以着帝党的身份,左右逢源。

翌日到了约定时间,罗士信平阳一起来到皇宫门口等候着李建成。

偌大的皇宫门口,冷清的只有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几人而已。(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放下一切的觉悟

恢宏的皇宫门口,只有几许士兵往来巡逻,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便站在皇宫门口,街面上显得格外冷清。偶尔出现几个路过的官员,一个个都如躲避瘟神一样,离的远远地,一副深怕牵连到自己的模样。

罗士信见此心中感慨,王珪、魏征、韦挺都是太子府的核心人物,在朝堂上的地位或许不高,但平时也是一呼百应,人人巴结的人上之人。

现如今却?

这人世沧桑,世态炎凉,莫过于此。

平阳上前打着招呼,罗士信也一并问好。

韦挺长叹道:“在这宫门呆了近乎半个时辰,公主与大将军是唯一上来与我们问好搭讪的。”

平阳皱眉怒道:“我就不信,三妹来送大哥,也有人敢说三道四……他若是担心,把我撤掉就好了,未来太子,就能无法无天了么!”今时今日也只有平阳敢说如此话了,她与李世民关系最好。便是因为关系最好,才难以忍受他以如此手段对付他们共同的同胞大哥。

自从察觉乔公山、尔朱焕与杜凤是李世民安排的。她对于李世民的成见便是极深,这女人的怨念一起,就算是平阳也不能免俗,连名字都不愿意叫,都以“他”来代替。

对于平阳此话,只能报以苦笑。

王珪、魏征、韦挺、徐师谟、赵弘智几人就算对李世民恨之入骨,也不敢说这话。

见他们都不应话。平阳只能问起他大哥的行踪。

王珪道:“殿下说他去跟陛下告别,让我们先一步在皇宫外等候他。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应该就快来了吧!”

平阳默默的点了点头。也不去打扰李建成与李渊的话别。

李建成这一去,短期内只怕再也难以返回长安了,就让他们父子好好叙叙旧吧。

平阳如此想着,却不知李建成已经拜别了李渊,只是在赶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一个想象不到的人。

李世民!

李世民骑着他的爱驹特勒骠,静静的看着前方。向来泰山崩塌而不行于色的他,这一刻也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他曾想过不来,但是他还是来了。带着复杂的情绪来送一送面前这位大哥,道:“我来送你。”

李建成似乎也料想不到李世民会来,愣了片刻洒脱一笑,策马上前道:“有些意外。想不到你会来……”

两人并肩骑着。他们之间一句话也没有,让一种叫沉默的气氛包围着。

许久!

李世民先一步打破了僵局:“我来除了送一送大哥,还有一事相求。”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