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玄幻奇幻 > 大唐封魔录 > 杀鸦记十二、高句丽人?妖月仙姬

杀鸦记十二、高句丽人?妖月仙姬(1 / 2)

韩当用一个生铁罐子烧好水,沏了三杯热茶。冰窟中的Sh冷不同寻常,他自己常在那里活动,倒也习惯了,只是郭暧和鲜于燕难免有着经不住,鼻子里青涕下流。大家喝了几口热茶,身上感觉暖和了许多,呼x1也顺畅开来。

韩当也不等二人发问,他当然知道他俩的疑问。三十多年前的案子发生时,鲜于燕也还只是个孩子,郭暧更未出生。这几十年来,大都长安内的风云波诡,自己看在眼里,他们却未必能够知道。

看二人好些,他又慢慢说道起来,大概憋了大半辈子的话,都要在今天一GU脑说出来了吧。

“发现钢针上刻有三足金乌和龙凤图形後,我就开始留意带有这些图样的人物、物件,甚至g0ng殿瓦舍。当然,其中更多的是与这案子无关的,我也一一排查掉了。这耗费了我很大的JiNg力,但所获并不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同时,我又从近几十年大大小小的谋反叛乱结党营私案件入手,跟大理寺、刑部的官员买通关系,也算知道了不少内情。我发现,真也好,假也好,诬告也好,实有也好。许多结党谋叛的案件背後,似乎都有一GU势力在暗中C纵。甚至後来,他们已不能满足於躲在幕後,开始积极网罗边塞手握重兵的将帅。

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个叫边令诚的太监。那时候,他还是一个相貌俊美的年轻人,样貌姣好,我觉得就算他不做太监,也一定是个柔媚的男子。

我发现他勤於和驻守各镇的将帅交往,每每有边关将领到长安述职,他总会积极的和那些将领宴饮往来。他当时只是一个品阶不高的小太监,论情理、论财力,他做的这些都是让我疑窦丛生。

不过,我现在倒是很奇怪。当初和他交往最深的一个人,应该是威震西域的高仙芝将军才对,每次高仙芝回长安,他们必定在西市的摘花楼宴饮达旦,交情很好才对。奈何,当日在潼关,边令诚要b杀高仙芝呢?这件事,到现在我也想不清楚。”

郭暧心想,他们何止是交往深切,还是表兄弟呢。不过,以韩当的缜密,都没发现他们二人的这层关系,看来两人後来有意掩盖了这些。

“後来我查访到,边令诚交往的众将中大都是高句丽人。高句丽在亡国之前,其皇族的图腾就是三足金乌。当年,高仙芝、边令诚在西域时,大肆侵略西域诸国,尽掠石国、突骑施的财富,事後将所掠金银大部分都发放给了兵卒,收买人心。玄宗皇帝知道内情後,对相关人等只记功勳,却不给奖赏,刻意冷落了安西诸将。後来,更一步步把高仙芝调离了安西六镇,封了个右羽林大将军的荣号,渐渐剥夺了他手中的军权。

当时,人们都说高仙芝贪财,呵呵,其实他那个人,务须多交,只见一面,就能知道那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岂会真的对些金银俗物动心。我推测,他当年侵略石国,应该是为了积蓄财力、笼络人心,以图大事。玄宗有所察觉後,才冷淡处理了他们,并把他调离安西六镇,使他丧失了实际的军事指挥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至於在潼关时,为什麽高仙芝没有临阵倒戈,为什麽边令诚会矫诏杀Si高仙芝和封常清,想必是另有内情。我就不知道了。而且,说边令诚矫诏杀Si高仙芝,其实也是後来的说法,当时他身上带着的确实是玄宗皇帝亲下的圣旨。

这其中的隐情,就不是我能知道了。只是,推看这几日,朝中众人对待边令诚的态度,更加使我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边令诚昔日交往藩镇将帅,拉拢朝中百官,朝廷应该都是知道的。只是,东窗事未发,又碍於各个派系的利害关系,没有人去揭露他。潼关之事发生後,边令诚露出了狐狸尾巴,之前与他牵连的众人,就开始坐不住了。有主张立即降旨杀他的,有主张带回详审的,各家说法不一,难窥他们心中隐秘。

哎。但终究这些都是猜测。边令诚也好,高仙芝也好,我曾细细查访,也没有在他们身上、家宅中发现类似三足金乌的图形。不然,就可以有更切实的证据了。”

韩当所言,对郭暧触动不小。因为有父亲和广平王李俶的指使,他相信,韩当的猜测很可能是真的。也幸亏自己认识了这样一位在长安城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吏,看长安风云如观池鱼。自己总算明白了父亲,乃至广平王李俶,为什麽那麽小心翼翼了。

郭暧没有告诉韩当关於边令诚的事,他觉得那样太过冒险。他知道,韩当自己这几十年也是十分小心的,毕竟那夥势力所统领的杀手组织,的确令人不寒而栗。

那样隐秘、隐忍的杀手组织,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前後两次出现,几乎相隔了四十年,其存在的时间则会更长,这麽长的时间里都没有暴露出来,这个组织的主人,该是多麽有耐心的人啊,也许,还不只是一个人,很可能是一代一代相传。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秘密组织背後的人,不会是安禄山,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Ga0什麽秘密暗杀了。

如果,他们的目的是颠覆大唐王朝,此时,父亲应该会成为他们的目标吧,暗杀?拉拢?郭暧不禁思绪飘远。

高句丽是遥远的东北方,一个古老的小王国,大概有700余年的历史。自曹魏以来,中原政权就多次出兵攻打高句丽,当年隋炀帝开修大运河,就是为了运筹粮草,攻打高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唐贞观年间,太宗也曾多次对高句丽用兵,可是直到唐高宗时,才彻底灭亡了高句丽。高句丽人的骁勇善战与团结可见一般。

太宗皇帝怀柔四夷,攻破高句丽後,不断迁民入关以休养生息,对原来高句丽王族也大加封赏。尤其对那些骁勇善战的高句丽武将更能知人善任。因此,在大唐各镇、各道都有不少的高句丽武将,他们即效忠大唐,又团结己族,传为高句丽武人集团。

在安西六镇,以高舍J、高仙芝父子为首的高句丽武人集团最为强大;而营州地区的高句丽武人集团,则因临近高句丽故国,内迁的高句丽人聚居於此,而人数众多。

高句丽灭国初期,就涌现出多GU反唐势力,有过多次的复国运动。也许,他们是觉得大唐如日中天,与之抗衡犹如以卵击石,是以将这GU复国的热望转化成秘密的幕後C纵。这样想来,倒的确有其可能。

鲜于燕倒是不像郭暧想得那麽多。他祖上是Y山脚下的高车族人,也称为敕勒。

最新小说: 蛛网陷阱(病娇强制爱 合集H) 这是我的守护灵 澳洲风云1876 公爵的垂耳兔夫人 (强制爱) 万古第一人皇 巫神创世纪 万道归墟 我的丹田有饕餮 蓝夜传 武皇本纪.神魔列传 (1皇城之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