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26部分

第26部分(2 / 2)

原本肮脏不堪的路现在已经好多了,这都是徐阳的要求。

一两粪便换十文钱。

整个村子的小孩都被发动了,一个个不论年纪大小,上到十一二岁的小大人,下到五六岁的小稚子,都是一人一个簸箕去捡粪。

几个小孩一上午都能捡个几十文钱,连家里的女人现在都开始出来捡粪了。

徐阳满意的看着村子里劳作的人们,朝旁边恭恭敬敬站着的刘管家道:“老刘,我要求的出恭都要去茅房的政策执行下去了吗?”

长胡子的刘管家一脸谄媚的道:“回禀爵爷,全都执行下去了,现在整个庄子的人都知道,解手的时候要去茅房,随地解手的罚款百文,一个个的就算憋在裤裆里也不敢随地解手了。”

“嗯。”徐阳满意的点了点头,原本到处的屎尿的环境太恶心了,这要是一不小心污染了水源,全村人都得得瘟疫,这可是大事,马虎不得。

又和刘管家重申了一遍饭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后,徐阳便坐在小山坡上一个人静静的思考起来。

他在山坡上用小木棍画了一个圈。

“老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奴才愚蠢,不明白爵爷这画的是什么。”刘管家弯着腰,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老刘,我又不打你,你每次和我说话都吓的这么狠干什么。”

“爵爷气势非凡,有虎豹之气,老奴不敢武逆。”

“嗨!”徐阳拍了他屁股一下,道:“你呀,就知道拍马屁,我这画的能是什么,就是个圈啊!”

“爵爷威武!”

徐阳望着远处的大海,轻声道:“许多年之后大唐会有一首歌,有一位大神在中国的幽州边画了一个圈。”

“啥?”刘管家一头雾水。

“咦,老刘,你看那是什么。”徐阳指了指远处,似乎一阵烟尘,他的眼睛有轻微的近视,100度左右,没戴过眼睛。

“哈!”刘管家朝远处看了一眼就大笑了一声,道:“恭喜爵爷,贺喜爵爷,咱们刘家的工人车队来了。”

徐阳和刘管家一同朝山下走去。

本次幽州刘家给徐阳调来了整整三百人,三百个身强体壮的大汉,领头的是城管修路队的刘毅,刘毅现在仍是留着大胡子,他看到徐阳来了,立马站直敬了个礼,道:“修路队刘毅见过队长。”

“嗯嗯。”徐阳回了个礼,心不在焉的回答道,他朝马车看了看,贴近刘毅的耳朵旁,问道:“电脑和打印机给我带来了吗?”

“报告队长,带来了,按照您的吩咐,没有让其他外人知道,刘七亲自在马车看管您的电脑和打印机呢。”

“好!”徐阳的心情大好。

这一次三百名工人有水泥队的,有烧砖队的,刘家的家主一听,徐阳这次是修子爵府邸,把能抽调来的工匠全都调来了,还带了几名专业的工匠坊的老人。

徐阳把众人召齐之后,站在村头的大榕树下,高声道:

“我要修书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章知识改变命运

【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

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博士,光棍,没有恋爱。”

算命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这是徐阳在后世看过的一个很经典的段子,虽然这段子很搞笑,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最后那句在后世广为人知的话:知识改变命运。

新中国的邓祖就曾提出过‘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新中国沿着这条路在腾飞,虽然中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那样或这样的问题,但说到底中国这些年的崛起从根本上还是离不开教育,知识也确实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

梦回大唐的徐阳,也坚信这一条真理,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如何强?知识就是力量。

所以徐阳打算让全庄三百户的适龄儿童全部都进入学校学习。

陈一虎那些孩童听闻能读书,一个个都是兴奋的整夜睡不着,倒是那些农户们一听这个消息都是愁眉不展。

原本的庄主欧阳一宫,拽着衣角,难以启齿的来找徐阳,上来就行了一个大礼,倒头便拜。

“爵爷万福,鄙人代表全庄上上下下一千一百二十口人,恳请爵爷收回成命。”老庄主头发花白,看起来挺可怜的。

徐阳十分好奇“收回什么成命?”

“建造书院供村里的娃娃们读书。”

徐阳大惊,本来以为百姓会感恩戴德,现在怎么还不愿意让自己小孩上学?这可得问问。

“为何不能在这里建造书院供孩子们读书?你也是读书人,知道孔孟之道,为人师表,人人都有颗向学之心,你们怎能反对孩子们读书?”徐阳好奇的问道。

“爵爷有所不知,这农家人,不用走仕途,安安本本把自己的田地饲弄好才是本分,这些娃娃要去读书,非但要花家中的钱粮不说,而且平日里也不能帮着家中干些农活了,现在庄里的农户都暗暗抹泪。”这庄主也是叹了口气,今年大旱,粮产估计掉了三成不止,难熬的紧,这下家里再要供娃娃读书,这日子就没法活了啊。

徐阳一脸不可思议,真是愚昧无知,唉,没办法,谁让他们不能理解知识的重要呢。

田地里整天用人力去松土,家里条件好的有一头牛可以帮着其他几家耕地,看看那耕地的工具,简直就是垃圾,一块木板横放在犁上,这就是耕地的工具了,自己要是把曲辕犁拿出来岂不是就是神器了。

整个庄子落后,贫穷,愚昧的风气太重了,自己一定要来改变它。

“本爵说过这些孩子读书要收钱了吗?”徐阳大气的说道,这句话说的是正气浩然,一副高人模样。

欧阳一宫一听这话,瞪了瞪眼睛,读书难道不要交学费?

《礼记·少仪》说:“其以乘酒壶、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学生入学至少要交五条绑在一起的肉干,连孔夫子都不能免俗,这新爵爷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本爵可是心系天下,咱们庄子里的人就更是如同本爵的子民,如今百姓这么困苦,本爵怎么还会去剥削他们?”徐阳毅然道:“让孩子们读书,是为了让他们长大成为更有用的人,教育,这是功在千秋的好事,本爵不但不收钱,反而给钱,一个孩子在本爵的书院读书,家里每月就发一贯钱!”

。。。。。。。

毛家庄子沸腾了。

“孩儿他娘,你说多少钱?”

“当家的,整整一千文!”

“孩儿他娘,你说多少?”

“一千文,一千文,都说五六遍了,你咋还是问。”

“我这不是不信嘛,你再跟我说说多少?”

整个毛家庄的农户们现在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新来的爵爷宣布,家里每去一个小孩道书院读书,书院就每隔一个月发给家里面一贯钱,一贯钱,整整一千文啊!

每年秋收过了的一个月的演兵,内府才堪堪发那五十文钱,跟新爵爷这散钱根本就不能比啊。

现在整个庄子的人都在讨论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最后还是庄主欧阳一宫出面,大伙才真正相信了这消息的真实性。

这给村头刘老四乐的不轻,他家婆娘特能生,先是前三年生了俩,后来一次生了个四胞胎,这给全家愁的,六个小家雀天天嗷着嗓子说饿,刘老四教有轻微的残疾,养活一家老小实属不易,每天挖野菜,下海捞鱼,锄地耕地,灾年还靠着哥哥老三的救济,这才能勉强把这几个孩子给拉扯大。乡下人,命贱好养活,给点粮食就能活下去,六个孩子奇迹般的全都喂到了七八岁,正愁着今年大旱怎么过,没想到新来的爵爷就说今年全部的小孩都要送到书院读书。

这给刘老四愁的啊,本来不供读书都快活不下去了,这要再供孩子读书,家里那更是揭不开锅了,家里的婆娘正哭着说打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