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暹罗海军的母港,是暹罗海军的主要基地之一。这里设有暹罗海军舰队、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的总部,驻扎着暹罗海军第一舰队。暹罗海军分为两个舰队,第一舰队负责太平洋方面。第二舰队负责印度洋方面,驻扎在普吉。
暹罗海军的实力还是不错的,主力舰艇有一艘战列舰、两艘航空母舰、三艘重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十艘驱逐舰和十四艘护卫舰,以及26艘潜艇。两栖舰艇有两艘大型船坞登陆舰和十艘中型登陆舰。此外还有一些鱼雷艇、猎潜艇等小型舰艇,以及扫雷舰、布雷舰等辅助舰艇。舰艇总吨位接近20万吨。在世界小国当中,暹罗海军的实力也还算相当不错了,至少比荷兰、瑞典、西班牙这些国家强多了。
暹罗海军的布局是东重西轻,大多数大型舰艇都配备在太平洋方面的第一舰队,印度洋方面的第二舰队实力要弱小得多,大型军舰只有一艘作为旗舰的长白级重巡洋舰,主要是反潜和巡逻为主。
事实上,暹罗海军的指挥权是在中国海军手里,他们的第一舰队直接受南海舰队指挥,相当于是南海舰队的一支分舰队。而第二舰队则是接受中国印度洋舰队的指挥,相当于是印度洋舰队的一支反潜分舰队舰队。
他们的战列舰就是被称为“吊丝简装版超无畏”的209型战列舰,这也是一款中国设计的条约型战列舰。这款战列舰被称为“名将级”,它主要参考了原时空的“乔治五世国王级”的设计思路,这是一款极为注重性价比的战列舰,虽然它有九门420毫米50倍径主炮,标排5万吨(声称4。5万吨),但价格非常便宜。
中国一共建造了八艘“名将级”,自己却一艘都没有装备。其中五艘是给人革联小弟们建造的,分别是智利、波斯、土耳其、阿拉伯和暹罗各一艘。因为太便宜了,所以得知消息的哥伦比亚、西班牙和瑞典也各自买了一艘。
值得一提的是,哥伦比亚在吞并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重新统一”之后,在海军假日期间一共订购了三艘战列舰,分别找德国英国中国各自买了一艘,这就是他们故意拉大旗作虎皮,警告宿敌美国的意思。“看,老子背后有人,地球三大流氓集团都卖好船给老子,别惹我哦!”。至于三个国家不同体系的舰艇如何进行协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反正这些国家买船也不是为了打仗。
“名将级”的动力系统是差别最大的,人革联内部使用的是燃气轮机型号,最大时速达到32节。而人革联以外的国家则是蒸汽轮机型号,最大航速只有27节,而且卖给他们的战列舰,吨位上肯定是绝对没有超标的,少掉的那自然就是装甲啥的。
暹罗的两艘航空母舰都是海军假日期间建造的“光明级”条约型航空母舰,也就是汉朝级的装甲强化版。在汉朝级的基础上重新优化了设计,增加了装甲飞行甲板和蒸汽弹射器等等,标准排水量上升到3。9万吨(自称3。5万吨)。
这种“鱼龙级”航母也算是人革联的标准航母,性价比十分的高,几个经济强点儿的小弟,如日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暹罗、阿富汗、智利全都配备了的,其中造船能力比较强大的日本,还取得了生产许可。
顺便提一下,外销版战舰不用按照中国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而且外销版战舰的这个级别名也不是正式名称,只是为了方便推销和形象,厂家一般会取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作为外号。在官方文件上,“名将级”的正式名称就是“209型”,“光明级”的正式名称就是“107型”。
此时,在军港的码头上停靠着“曼谷号”和“清迈号”航空母舰,以及“共和号”战列舰。在这里同样有中国的驻军,中国在这里投入重金,修建了一个大型战略机场和一个十万吨级的大型维修船坞,在一些敏感区域是直接由中国驻军看守,连当地军队也不能进入。
第529章人革联众生相(下)
共和2779年(西元1938年)9月0日,土耳其民主共和国,伊斯坦布尔。
一战之前,那时候的土耳其还叫奥斯曼帝国,也叫奥特曼帝国,没错,就是奥特曼。不过,这个奥特曼不是m78星云的那个,人家那个奥特曼是专门打大怪兽的,而这个奥特曼帝国是经常被欧洲佬当怪兽打。
因为经常被人当怪物刷副本,所以人送外号“西亚病夫”,也叫“奥总受”。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话,这个政权说不定还能继续延续下去。在本位面的历史上,他们在巴尔干战争中并没怎么吃亏,而且也没有被鸦片牛把战列舰黑了,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打算介入一战的,在一旁收过路费发财多好,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
只不过,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们被老仇人俄国趁机宣了,可谓躺着也中枪。于是,这下子想不介入也不行了,倒霉的土耳其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加入了同盟国。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同盟国罩不住了,在中美这两个大怪兽先后加入协约国之后,两边的实力天平就彻底失衡了,同盟国无论如何都赢不了的。
自从中国参战之后,土耳其更是直接领略了中国的兵锋。中国带着人革联军队(中国、阿拉伯、波斯、阿富汗四国联军)从大马士革直到里海西侧的战线上,同时向土耳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918年11月,土耳其青年党政府最精锐的部队第一战车师在黎巴嫩被全歼,高加索的部队在埃里温也遭到惨败。11月30日,中国和波斯、阿富汗的三国联军再次歼灭了土耳其七个主力师。于是同时,原先龟缩在西奈半岛的英印部队看到机会来了,也向对面的土耳其军队发起进攻。
精锐尽失的土耳其军队就被打掉魂了,随后就是连战连败,一溃千里。中国参战之后不到两个月,土耳其不但丢掉了从俄国手里抢到的南高加索地区和所有阿拉伯地区,就连本土也丢掉了好多。从阿达纳到锡瓦斯、黑海一线以东,已经被协约****占领了。以土耳其军队的表现,再用一个月估计协约国就能打到安卡拉了,甚至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真的到了那个程度,土耳其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存在都是问题,英法已经明确表示,要让这个国家彻底完蛋。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国内局势更加糜烂,原本被土耳其青年党压制的各派力量纷纷蠢蠢欲动,其中就包括凯末尔同志领导的土耳其科学社会主义党。
对战争前景的失望只是一个导火索,其实当时的土耳其和俺大清一样,几百年的老旧帝国积累了太多的社会矛盾,而且这还是一个存在时间超过六百年的王朝,积累的社会矛盾比不到三百年的俺大清还多。像这样深厚而沉重的矛盾,一般只能依靠革命来解决,如果依靠改革的话,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铁腕的领导者,还有就是一些运气。前些年的俺大清就没撑住,所以革命了,清王朝就扑街了。现在土耳其也是一样,他们也没有时间来实行改革了,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
于是,凯末尔同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在1918年的平安夜打响了,革命的烽火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全国,于是这个延续了将六百多年(1299—1919年)的帝国就此轰然崩塌。一个曾经风光一时,横跨亚非欧的,压得欧洲人喘不过气的大帝国就此瓦解。
本位面的奥特曼不是因为自己站错队悲剧的,而是硬生生被沙皇俄国拖下水的,结果这对欢喜冤家都一起嗝屁了。沙俄也爆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扑街了,不过在最后也把几百年的老对手奥斯曼拖下来垫背了,大家一起完蛋。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对于这两个当事者来说大概是哭笑不得吧,反正肯定谈不上好。
1919年1月10日,土耳其民主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和人革联国家在第二天就陆续承认了这个政府。随后,在中国的斡旋下,协约国同意了土耳其新政府退出同盟国以及停战的要求,但是土耳其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他们被迫承认叙利亚、巴勒斯坦、黎巴嫩、亚p尼亚、库尔德等地区的独立。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让他们丢掉了包袱。这些地区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核心领地,土耳其人几百年来都没能消化掉,闹心的事情接连不断。这些地区无法产生效益不说,每年还要倒贴进去不少维稳经费。现在虽然地盘小了,但是包袱也没了,可以安心发展了。
凯末尔上台之后,立即对土耳其全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社会主义革命,原来的奥斯曼皇室、封建旧贵族、反动派以及宗教界人员全部遭到了清洗。凯末尔可是个狠角色,他才不像文总对敌人都是以劳改为主,他都是直接杀全家。在一战结束的那段时间,土耳其上下被杀得人头滚滚,一车皮一车皮的被拉到郊外枪毙。
随后他们的财产全都被没收,成为土耳其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