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洋对面的美国更是这样想;尤其是在天顶星财团和兰度财团的推波助澜之下;美国的媒体争相报道欧洲战况;尤其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无数死状凄惨的死者照片;痛哭的家人;废墟般的城市等等充斥这各大报纸的版面;使得美国人民的孤立主义情绪更加的强烈。因为民间的反应太大;托马斯o威尔逊总统不得不公开表示:美国绝对不会主动参战;只要他们不来打我们;我们就一直保持中立……云云。
虽然协约国在欧洲本土的形势恶劣;被二德子吊打;但是他们在另一个战场——非洲;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战果。
因为大英帝国是一个强大的海权帝国;拥有全球第一的海军;垄断了大西洋的海路。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就对同盟国封锁了大西洋航道;致使德国无法给予非洲殖民地援助;而德国在这些殖民地的驻军也不多。所以除了在德属东非和喀麦隆遇到顽强的抵抗外;协约国在攻击其他德国殖民地期间均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
多哥是德国于非洲中最小的一块殖民地;也是第一块被协约国占领的德国殖民地。德国人在当地只有100多名驻军;因此协约国只用了2天;在接近零抵抗的情况下便于1914年6月2日占领该地。
在德属西南非洲(纳米比亚);德军面对的敌人是有英国支持的南非联盟军队;而在于旱的西南非洲中;其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首都温荷克;德国在此的驻军不过五千人。战争于1914年6月爆发;孤立的西南非洲被南非军队入侵;当地德军虽然设法阻止;但兵力太少;无法对抗人数占有绝对优势;且熟悉沙漠地形的南非军队。南非军队的进展可比欧洲的英法快多了;直至2月15日;南非军队已经逼近西南非洲的首都温荷克;当地德军还有战斗力的已经不到26人。
喀麦隆由于位置比较倒霉;所以该地的德国守军受到英国尼日利亚、法国赤道非洲和比利时刚果三面围攻。但守军顽强抵抗;搞得协约国非常头痛;进展极为缓慢。
德属东非战役是非洲战场中最大规模的战事;双方都投入了比其他殖民地战争更多的兵力。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在东非遭到了莱托-福尔贝克少将指挥的德国殖民地驻军与土著部队顽强的抵抗。德国在此的军队只有1360其中德国官兵只有36人;其余都是当地人组成的土著民兵。
各**事专家都认为德国撑不了多久;但莱托-福尔贝克却让大伙摔了一地眼镜;这位老兄就是靠着这点儿人;不但扛住了英国和比利时的4万联军;还把他们打得一败涂地;连连扑街。
看到福尔贝克老兄表现这么好;也引起了中国高层的兴趣。
“这个福尔贝克于得不错;我觉得应该对他进行更多的援助;把更多的协约**队牵制在非洲战场。”文德嗣也查过资料;知道这位老兄是个非常逆天的人物;靠着缺少补给的一万多部队硬是牵制了协约国3万大军;而且还打得协约苦不堪言;在欧洲本土的德军都快扑街的时候;他还能组织反攻。如果不是缺乏后援;他肯定会于出更大的事情。
辛杰也说道:“是的;莱托-福尔贝克确实很有名将风范;我们仔细研究过他的战例;发现他的战术手段灵活;非常善于利用己方的一切优势。并且他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非洲土著在他的训练下;居然也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士兵。
文德嗣敲了敲桌子说道:“这样如何?我们和德国商量一下;先福尔贝克援助三万人的装备和给养。如果表现好的;就继续援助。”
“可是;我们如何把东西运过去?”副总理萧图问道:“上次英国人在亚丁湾吃了大亏;已经封锁了东非的海岸线;我们的船队恐怕很难混过去……”
海军总司令王铁锤笑道:“萧副总理;这个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们现在有专用的运输潜艇;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这些东西送到东非……”
在今天的军委会议上文德嗣继续说道:“另外;印度现在也太安静了;英国佬现在自顾不暇;应该让他们胆子再大点儿。还有就是;阿富汗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那么波斯的社会主义工农党也该动一动了;现在机会难得啊;不能错过了”
“我们组织的这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一定要保证安全的;顺利的;送到热**自由的印度人民手里。”
印度;内洛尔。
内洛尔是印度东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位于本内尔河的入海口附近。在内洛尔城外几十公里外;有一处偏僻的渔港;前几年的时候;一位外地来的豪商看中了这里;把整个村子买了下来;原来的地主卖了之后就搬走了;不知所踪;原来的村民也拿到一笔安置费;有的迁走了;有的则被那位豪商招募;到北方的庄园于活去了。
豪商买下这里之后;就开始大兴土木。按他的说法;是准备把这里建成一个度假别墅区。不过;这却是个烂尾工程;豪商把道路和码头建好之后;资金就不够了;于是只草草修了几栋别墅和仓库之后;就停工了。后来这里又被转手给了本地一个叫辛格的商人;辛格是个搞进出口贸易的;他把这里当成了仓库。
今天;辛格老板把一些工人打发回家;自己和几个心腹留下。那些工人隐约都知道;自己老板是个走私贩子;这会儿就是准备接货的。不过这年头做进出口贸易的要是不顺带搞点走私;那才是不正常;再说辛格老板是个难得的厚道人;工资和福利开得都比较高;比同行有良心多了;所以工人们都假装不知道。
而且也听说过以前有人要给辛格下绊子;向官府举报了该公司的走私活动;但结果是官府查了一番之后;称辛格是清白的守法商人。最后辛格屁事没有;反而那几个举报的家伙都全家失踪了。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举报他了。
入夜之后;陆续有人赶着马车来到这里;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手上都拿着武器。这些人来到大门口;和守卫说几句;然后拿出一个小本本亮一下;就被放进去了。前前后后来了百多辆马车、牛车;甚至还有十几辆载重卡车。这些车辆全都停在码头旁边的空地上。
深夜的时候;码头上亮起了几盏灯火;辛格带着一大帮人都等着码头上。
辛格身材中等;有着一副典型的刹帝利人外表;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这种样子的人在印度很常见;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
辛格站在码头上眺望了一下海面;此时正值深夜;显然看不出什么来。他向后面做了个手势;立即就有两个手下抬着一个大箱子过来。打开箱子后;里面是一部电台;他们立即开始忙活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电讯员抬起头说道:“辛格部长;有回应了;他们正在10海里外的深水区。”
“好;叫他们快过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辛格点点头。
他又对旁边的人吩咐道:“拉曼;你们去开吊车。扎古;去准备叉车”人群顿时分开;各自忙起自己的事情
十几分钟后;码头前的一处海面突然翻起很多波澜;大蓬大蓬的气泡冒了起来。一艘形如巨鲸的大型潜艇从海里上浮到海面。辛格马上拿起一盏信号灯;左晃晃右晃晃;又一亮一息的重复了好几次。
此时;码头上也亮起很多灯火;把泊位照得通亮;同时两艘小气艇开了过去;给潜艇引航。别看这个地方不起眼;却是个天然的深水良港;就是地方小了点。这个码头经过两任老板的修建;现在已经可以停靠万吨级的货船。
不一会儿;这艘潜艇顺利靠上了码头。十几名穿着水手服的人走了出来;辛格连忙迎上去;双方就在码头上用低声交流起来。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艘潜艇上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标识;就连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也是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标识。就连他们谈话也是用的英语;而外貌就更不好判断了;因为他们当中各色人种都有;为首的那个是一幅典型的黄白混血外貌。
“辛格同志;这是此次组织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为首的混血儿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说道。说着;把手里的文件夹递了过去。“这是清单;验收之后签字给我……”
“非常感激;马克同志;你们一路辛苦了……”辛格笑着接着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