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这样做有什么错?即使是她脱了衣服勾引的官家又如何?她只是想要获得她想要的一切,用什么手段又如何呢?
强忍着面上扑天的尴尬和羞耻,罗秀跪下磕头谢恩:“妾劳娘娘挂念,实在是惭愧……”
既然不是怀孕,太后也就没什么心情了,但是这事也怪不得跪着那人,看着时辰差不多了,索性让众人都退下。李太妃的千秋宴上闹了这么一出,太后对李太妃很是愧疚,便拉着老姐妹的手连连絮叨。
“这官家年纪也不小了,却膝下依旧单薄……”太后担忧地看着李太妃:“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太妃淡淡地笑了笑,安抚地拍了拍太后的手:“老姐姐,这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啊,还是莫要太操心的好。”
听了李太妃的话,太后只深深地叹了口气,再也没有说话。谁说不是呢,只是这心里啊,无论孩子年纪再大,也总归是娘心里的小娃儿。只是如今这小娃儿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是天下之主,没有人可以左右他的想法了。
皇帝自慈寿宫出来,便上了辇轿,皇后、潘贵妃、杨茹都恭敬地站着,等着他先行。
皇帝看着低头站在皇后和潘贵妃身后的小丫头,想要伸手拉着她一起走的念头一闪而过,但是想着这场合,又看到潘贵妃,只能干咳了一声,开口道:“朕还有些政事要处理,皇后你们就先回去休息吧。”
皇后温婉地点了点头,体贴周到地嘱咐了一句:“官家也顾念着自己的身体,莫要太操劳了。”
皇帝点了点头,常福便喊了‘起轿’。
“官家,今日的绿头牌……”延福殿里,至亥时,常福恭敬地垂着手进来。
皇帝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摆了摆手:“下去吧。”
“是。”常福躬身退下,心里一点也没有觉得奇怪。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官家就很少翻牌子,这昭纯宫杨淑妃的牌子甚至是直接撤了下去,可这却不是失宠的预兆!官家心里,怕是觉得把淑妃的牌子和别人的放一起,都是辱没了她吧?常福心里有数,这官家只要去了别的宫或是翻了别的牌子,这接下来几日一定是以政事繁忙的借口一个人宿在延福殿的。这以前哪有这习惯啊?还不是在这杨淑妃进宫以后才有的啊?
这宫里的女人,比受宠,杨淑妃一定不是最盛的一个,想当年潘贵妃,还有十多年前的陈美人,那赏赐才是源源不断,羡煞旁人。可是这论在官家心里的分量,潘贵妃加上陈美人,怕是都没有一个杨淑妃来得重要。
那处处让着,处处宠着,杨淑妃不乐意的,官家连一句训斥的话也没有的,那延福殿里,挂着杨淑妃的画儿,官家稀罕得跟什么似的,几次吩咐扫洒的宫人小心着,一点都不叫碰。
“常福。”静了半盏茶的功夫,皇帝忽然出声,对着常福道:“将那江南进贡的五福檀香扇和羊脂碧色丝竹扇给淑妃送去。”
常福‘哎’了一声,这江南一共就进贡了五柄扇子,一柄太后,一柄皇后,一柄潘贵妃,剩下两柄,全进了昭纯宫。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不知道又要羡煞多少人了啊。
36杨家将35
常福没有料错,这官家对昭纯宫的恩赐,眼红死了一群人。潘贵妃捏着手里的翠霞紫藤扇,气得脸色发白。她一柄,杨茹两柄,还是最珍贵的两柄,真是把那小蹄子当成心头肉了?哼,马上就让他知道,他那心头肉是个什么货色!
很快就是七月初七,织女与牛郎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宫里女人的大日子。一大早,杨茹去了福宁宫请安,出来时,潘贵妃难得一次直接无视了她,转身就走。反倒是在她面前消失了很久的罗秀,规规矩矩地向她行礼,脸上露出卑微而讨好的笑。
杨茹一见她就心里堵得慌,错开步子就往前走,罗秀却是没顾得上尴尬,咬着牙跟上。快到昭纯宫的地方,杨茹转身,冷冷地勾着嘴角,看着罗秀道:“这罗才人是忘了自己住哪儿了?”
罗秀涨红了脸,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道:“娘子,妾知道错了,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再和妾计较了……妾给您磕头……”
这些日子,她受够了被人冷言冷语的日子了。人人都知道她是昭纯宫里出来的,也都知道杨淑妃对她是何态度,官家如此恩宠杨淑妃,想当然就能知道那些跟红顶白的人会怎么对她。即便是为了讨好杨淑妃,也不可能给她好脸色看!
如今她的吃穿用度,皆比不上她做宫人的时候,往常还有三个姐妹可以说说话,如今呢,妃嫔们看不起她,宫人……也只有身边的连衣和莫香了,她们和她是旧识,晓得她的苦!
连衣说得对,她要在这宫里继续待下去,那就只能去求杨淑妃,只要她在众人面前说一句不和她计较了,她就能喘一口气。等到日后她得了官家的宠爱,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便是她翻身的时候!
所以她得忍着,杨淑妃说什么她都得忍着,便是叫她跪着,叫她磕头,叫她爬她都得认了!做了十年宫人,唯独一个‘忍’字已经刻在她的心里,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尊荣地位,现在吃点苦、受点委屈,算得上什么?
杨茹看着趴在地上隐忍而微颤的单薄身影,顿时觉得自己就是那飞扬跋扈的佞妃。“你倒是说说,我与你计较过吗?我是哪里为难你了,叫你这么觉着了?”杨茹轻笑出声,白皙的小手抚着步摇,一身浅绿色的襦裙宫装,站在那花丛边,人比花娇,花衬人美,便是最应这夏季的景色。
既然觉得她欺负她了,那么索性便落了实处呗,她杨茹可没有被人冤枉的喜好。“我自问从没为难过你,也没发话叫人为难你,但是我要今儿就这么放过你去了,外人不定以为我昭纯宫就是好欺负的。”
杨茹咯咯笑了起来,眼底尽是讽刺,附身在她耳边冷声道:“想要踏着我的肩膀往上爬,也得看你站的够不够稳。我今儿就是要了你的命,官家也不会说我一句,只是我也不爱脏了自己的手,你不是要请罪吗?那便请着呗。”她直起身,作势拍了拍裙摆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用正常的音量说道:“罗才人爱跪,就让她跪着吧,咱们先走了。”
杨茹身后的朝霞忍不住解气地笑了出来:“娘子说的是,有些人啊,这膝盖儿软,就爱跪着,咱们也不能阻止,是不是啊?”
锦绣拉了拉她,但是嘴角却也翘起:“少说两句,娘子该回去歇息了,快伺候着。”
罗秀伏在地上,努力克制着,可是肩头却还是忍不住发抖。她恨,她们明明不过是小小宫人,却敢这样嘲笑她。这仇,她记在心里了!
杨茹一行人回了昭纯宫,大约是许久没运动,最近总是有些气虚,她这心情又被败了,索性就进了书房,拿起笔抄起了经书。
自从在太后千秋之时为她抄写《金刚经》之后,杨茹便爱上了这项活动。练字可以让人心静,经文可以让人安然,两两相加,心烦意乱的时候她就爱沉浸在抄经中。很多烦恼,可以在一字一句中慢慢地散去,放空心灵,甚至净化心境。
杨茹没有想到,到了日落时分,罗秀竟然还对着昭纯宫跪着。这份毅力,倒也叫她钦佩。只是,这样的人也更加让人忌惮,能忍,能扛,要不就是心计够深沉,要不就是有非人的决心,无论是哪一点,都让她提防。
七夕晚上,皇后领着后妃们对月乞巧,御花园里一片热闹,‘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看着这百花齐放的御花园,杨茹一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