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有他们的生活,那种生活是潮生不熟悉的。
可是不熟悉并不代表她就不能向往。
哪怕日子过得苦一些,也比她困在墙里面要好。
潮生和李姑姑围着炉子喝茶,其他人乐得躲懒去了。有的三五个在一块儿开了局。反正过年的时候,人人手里都攒了向个钱,小声吆喝着倒也热闹。
李姑姑在和潮生说小时候在乡下过年的事,“乡下有的炮竹,有的真是竹筒做的,里面装些火药,填根引线,一点就炸——不过哑的也不少。纸炮要比竹炮贵些,一炸开碎屑乱迸,有好些小孩子趴地上在碎纸渣儿里拣那没来及炸就掉了的,有时候拣回去还能放,不过还有人就那么炸了手的……”
李姑姑忽然不说。
潮生顺着她的目光往外看,满儿掀起门帘的一角,有些讨好的朝她笑了笑,迈步走进屋来。
“李姑姑……潮生,那个,我带了些酥糖来,正好冲着喝。”
李姑姑爱理不理的,只抬了抬眼皮。
潮生还是挺和气的,招呼她坐。
满儿看了眼李姑姑,有些迟疑。
“坐吧,烤烤火暖和。”
满儿带来的酥糖看起来并不像是府里的东西——起码不是小厨房出去的东西,颜色有点焦,估计是糖熬过头了,喝起来肯定会有糊味儿。
应该是大厨房做的东西。过年时人来客往的,大厨房备了很多炸糕、还有这种掺了许多炒面的酥糖,要喝时拿出来用水一冲,又甜又热乎,最重要的是方便。前院儿茶房里就备了不少这个。多半用来招待那些田庄上来交账的人,还有上门来的客人带的仆役。
李姑姑也在,满儿就是有话也说不出来。潮生看着她局促的样子,一直坐不稳,好像那小凳子上面有刺扎她一样。
知道她有话要说。
可是潮生并不怎么想听。
因为她凭直觉可以断定,满儿要说的话,准会让她的心情变糟。
满儿待了一会儿,终于坐不住了,起身来告辞。潮生披上袄,送她出来。
满儿的鞋底蹭着青砖地,站在那儿不往前走,小声说:“潮生……裙子的事儿多亏了你……”
潮生淡淡地说:“这件事就别再提了,只是你下次可要当心,不见得还能有这次这么好的运气。”
她这么一说,满儿的表情顿时轻松多了,笑着说:“我就知道你是有本事的。贡品的料子都能弄到手。绣花看着跟之前真是一模一样的,一点破绽都没有。”
潮生不想多说,只嗯了一声。
哪有她说得那么轻松?
四皇子的默许,齐总管的包涵,小顺李姑姑他们帮的忙……
可是到了满儿这儿,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她好像并没有太感激,彷佛这是理所当然的。
对烫坏裙子的事情,好像她也没有得到什么深刻教训。
她正喋喋不休地说,过年时正屋里她们每人都多给了一份儿赏钱,一人还做了一件青缎子棉坎甲,上头掐着玫瑰紫的水纹边儿,很是好看。又说秦荷和春墨两个不怎么对付,两人经常暗中较劲,你要往东我却要往西,温氏也许是不知情,也许是不想管,反正就由着她们一直这样。不过好在没误了事……
以前她的话也是这样多,但是潮生总是听得很耐心。
这一回却只觉得很聒噪。就像听着那远远的不知何处传来的鞭炮声一样,与她太遥远,不相关。
送到院门口时潮生停了下来。
满儿说:“啊,你别送了,外面挺冷的,快回屋去吧,我得空再来瞧你。”
潮生轻轻摇头。
“你以后还是不要来找我了。”
满儿愣了一下,好像没听明白。
“潮生?”
“你以后不要来找我了。”
满儿嘴半张着,过了好一会儿才讷讷地说:“你……生我气啦?”
“没有。”这是潮生的真心话。
她没生气。
“那你为什么……我知道,你肯定是生我的气。我那会儿也是着急,没办法嘛。再说这不是没事儿了嘛,裙子也补好了,王妃也没怪责……”
倘若没补好呢?
倘若王妃怪责了呢?
潮生并不想和她再纠结于裙子的问题。
“你现在在正屋当差,和我来往对你没什么好处。”潮生说:“你没见春墨现在都不找我了?”
满儿想了想:“你是说,要避嫌?我也没有当着人来了,这会儿不是得闲么,屋里也没人,我才来的……”
说这话的时候,满儿好像还和以前一样。
以前的满儿傻乎乎的,说话做事总爱一厢情愿。
可是潮生心里的感觉却不一样了。
也许是满儿变了,也许是她变了。
那时候的满儿显得稚气可爱。
那种感觉已经变质了。
“可是潮生,咱们是好姐妹嘛……春墨想讨好王妃,我和你可不会生分……”
满儿翻天覆地就是那些话,还把以前的事情拿出来说:“那会儿咱们分开的时候,我想着再也见不着你了,还偷偷哭了好多回。结果出了宫咱们又在一起了,你不知道我多高兴。都在一个府里,还分什么里啊外啊的,再说咱们以前就交好,我不来找你她们也一样觉得咱们交好……你肯定还是怪我吧……”
潮生觉得手痒痒,真想抬起来挥一下子。
上一次有这种冲动,还是看到宋婵处罚含熏的时候。
满儿并不傻。
潮生知道。
她们之间的交情已经不像在浣衣巷时那样单纯了。
满儿也知道她的性格,潮生从来没有大声和别人争吵过,以前别人把重活儿累活儿推给她,潮生也是咬牙撑着干完。
满儿絮叨了半天,潮生只觉得身心俱疲。
“那我先回去……”
满儿一步三回头,潮生毫不留恋转身就走。
第116章 宴客
潮生屋里摆了一盆水仙。
盘中只有一层浅水,圆嘟嘟的石子儿簇在水仙的根茎旁,碧绿的叶子像蒜苗呃,这个形容是不怎么雅,但是潮生本来不是什么雅人嘛。她整天的在厨房里钻进钻出的,见得最多的就是葱蒜这些,所以这盆水仙没开花之前,潮生左看右看都觉得这是一盆蒜苗。瞧,下面是蒜头,上面是苗芽。
然后水仙长出花苞来了。
总算有点儿花的样子了。
潮生把这花摆在窗台儿上,累了的时候就瞅两眼。
那翠绿的颜色看着就是舒服。
园子里的梅花也开了,潮生和李姑姑摘了一大包,回来可以做糕,还可以放在香包、妆盒里头,比什么别的香都好闻,而且香味儿能保留很长时间,一直到夏天的时候,打开盒子还能闻到一股浅淡的花香。
四皇子请了人来赏梅。
这可以算是诚王府的第一次正式宴会。
温氏也请了许多女客,有些是她过去的闺中手帕交,还有寿王妃,昌王妃,郡主们。宴会前半个月,府里就忙碌开来,收拾、打扫。四皇子十分风雅,在默林中搭了一座棚子,上面覆以松枝,可惜客人里头懂得欣赏的不多,尤其是八皇子,简直像是小鸟出笼一样,就没一刻安静。
女客们在暖阁中谈笑,从暖阁的楼上朝下望,默林的景色尽收眼底。也能隐约看到远处棚子里头的男子,不过棚子里人帆布床看不到楼上的情形。
潮生觉得这安排很好,既分隔了男女,又不显得隔膜。棚子里的人看不到暖阁楼上的情形,却能隐约听到娇声笑语。
这才叫美人如花隔云端哪。想象总是比真实美好,想必棚子里的那些男客一个个会心痒难耐,又不得不风雅正经。
而那些闺秀、贵妇们在窗边流连谈笑,不知道是赏梅,还是看人。
四皇子这个安排真是有巧思。
潮生没去后头伺候,但是小顺可是她的耳报神,一五一十都说给她听。
“王爷他们吃酒做诗呢,还烤着鹿肉吃。要我说也够难为那些人的,这应景儿做诗,不是雪就是梅嘛 ,可又说不许带雪字和梅字,这可不是折腾人么?”
潮生抿嘴一笑,给小顺一碗热茶:“闲着也是闲着么,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