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确,曾毅也不想去亲眼看着,没什么好看的,到时候,肯定是血腥的很,这种场面,曾毅不想看,也懒得看,省的如正德所说,吃不下饭了到时候怕是要。
而这场面,对于闵珪这个刑部尚书而言,虽然血腥,怕是却没多大影响的,毕竟,闵珪的仕途经历曾毅也是清楚的,从为官开始可以说就是掌管刑名的。
这么多年下来,什么样的场面闵珪没见过,血腥的,重口味的各种凄惨让人呕吐的血腥场面,怕是闵珪都见过的。
而且,这里,闵珪虽是刑部尚书,可奈何,有皇帝有曾毅在这站着,他闵珪只能听命,这一点,才是最为主要的。
“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闵珪无奈,冲着曾毅苦笑,然后冲着正德拱手,道:“陛下放心,这事,若是老臣出了丝毫的差错,愿告老还乡。”
之前,曾毅让他刑部看着二百来号官员,出了差错,这是无心被有心算计,这任谁怕是都有可能碰到的。
可,如今,解决的方法曾毅已经给他说的清清楚楚了,而且,侍卫曾毅也给准备好了。
该了结性命的人,这几天可全都在刑部呆着呢,也不用在去寻人,这种情况下,若是他闵珪在办出了差错,那他真是老了,糊涂了,也没脸继续呆着了。
“去吧。”
正德摆了摆手,他懒得听这么多,这话,他登基这才几年,可却是已经听腻了,只要有官员有错事,在奏折上,总是要这么写,然后,他这个皇帝还要挽留几句安慰几句。
当然,这挽留的话安慰的话都是出自内阁之手,可,就算是此,正德对此也早就腻了。
都心里清楚,不会因为这事给罢官了,可却还偏偏拿着说事,正德都懒得搭理。
等闵珪退下之后,正德方才打了个哈欠,道:“这事了结,军备革新那边,不会出什么差错吧?”
这话,却是之前正德和曾毅在宫中没有提起的,毕竟,曾毅进宫的匆忙,且事情紧急,所以,只是就事论事,之后,这一君一臣两人就直奔来了刑部。
所以,有不少的话,正德却是没来得急问的。
就比如,这事情肯定关乎军备革新,这一点,正德清楚,虽然正德不理朝政,可是,这个时候,也肯定是要问一问的,毕竟,这江山是他朱家的江山,而他正德是如今的天子,这江山是他的江山。
平日里,可以不管不问,可真出了事情,肯定是要多问几句的。
“应该没什么大影响。”
曾毅回话,却是带着一丝的苦笑,而且,他的这回话,却也是带着一丝的不确定的,要知道,曾毅和正德之间的对话,像来都是非常肯定的,像是这次这样不确定的,却是少有的。
有此可见,这事情对曾毅的布局造成的冲击是不小是,虽然现在已经想到了解决的方法,且,已经开始实施了。
但是,这其中,终究是出现了些差错,而这些个差错,会不会带来一些更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军备革新的走势,这一点,就是曾毅也无法确定的。
毕竟,这次的差错,原本其实就是冲着军备革新去的,而并非是意外产生的,所以,哪怕是余波的效果,曾毅也不敢保证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所以,曾毅只能是凭着他目前掌控的情况和他的计划来说,应该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小一些的影响肯定是有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大的影响,也只能说是应该没有。
“唉。”
正德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往下问,出了这档子事,他也知道,曾毅也很为难,毕竟,这事情来的太突然了,绝对出乎了曾毅的预料。
刑部和锦衣卫双层看护之下,还出了事情,哪怕是这事情被弥补了,可,终究,曾毅已经由之前的主动,变成了现在的略微被动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
所以,正德也就不在问了,这个时候,曾毅心里怕是正烦着呢,他何必在给曾毅去添烦恼?
反正,在正德的心里,这事情,虽然是现在出了偏差,可,以曾毅的能耐,终究会把这件事的影响给消除的。
“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正德笑着,安慰曾毅,道:“朕这个皇帝都不着急,你也别那么着急了,真若是在累倒下了,日后,可就没人能像你这样辅佐朕了。”
曾毅微微点头,笑着道:“陛下放心,臣的这条小命可是金贵着呢,且,臣可是怕死着呢,绝对不会和自己过意不去。”
“这事结了,对他们就别在手软了。”
正德的思绪也是跳跃性的,一句话换一个话题,这句话就又扯了回来:“那些个官员,就是记吃不记打,什么事情都敢做,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查清楚了,一个都别饶。”
“若不然,真让他们以为什么事情都能做了,没人知道似得,朕的圣旨他们还放在眼里?”
正德这话,自然是有所指的,军备革新,虽然没有明旨宣召,可那不过是一个顾虑罢了,正德的意思,天下皆知,这些个反对军备革新的,可不就是等于不赞同正德的意思。
第709章化被动为主动
刑部尚书闵珪的速度很快,不过,就算如此,也拖延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是彻底的把事情给解决完了。
而一个多时辰,这对于解决这件事来说,不算长,毕竟,这事情还要做的天衣无缝,最起码,旁人怀疑是怀疑,但是,不能留下什么太过明显的证据了,所以,闵珪这一个多时辰的速度,不算慢了。
而这次的动静,虽然是要做的天衣无缝,可却是又不需要掩盖那么多的,毕竟,这次的借口是很特殊的。
而正德刚刚从刑部离开,这消息就传了出去,整个京城,无人不知,皇帝亲临刑部大牢,亲问那些被关押的武官,可结果,这些个武官当中竟然有人胆大包天,妄图刺杀皇帝。
结果,被狱卒及守卫等拼死护驾……………………。
这事情,反正就是这么个事,传的也是有鼻子有眼的,而当场被格杀的官员,也就那么几个,其余的狱卒之类的,误伤之下,却是没有活命的。
这事情,不管外面是怎么传的,可,得到消息的官员却是都有他们自己的判断。
行刺皇帝?
这事情,没人相信,的确,被关押在刑部了,或许没有活命的机会了,可,就算是如此,也不代表这些个犯官就敢行刺皇帝了。
被关押在刑部,就算是被曾毅判了斩立决。
可,那终究不过是一人头落地罢了,好歹,家中是会有后人的,毕竟,这可是牵扯了二百来号武官。
没人相信曾毅会敢株连九族的,这二百来号武官的九族株连下来,可是一件震动大明朝的天大的血案的。
所以,有人怀疑曾毅会拿着二百来号官员的人头立威,但是,没人会认为曾毅会株连这二百来号武官的九族。
所以,虽然自己或许性命不保,可为了族人,也没人敢这么光明正大的行刺皇帝的。
更何况,在皇帝亲临之前,谁知道皇帝会前往刑部去问话这些个犯官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提前知道。
甚至,想都不会想的,毕竟,当今圣上是什么脾气,所有臣子都清楚。
而且,就算是皇帝亲问此案,也不会前去天牢的,而是肯定是在后堂旁听,前面自然有人问话的。
天牢这种地方,岂会是这些个犯官就能让皇帝屈尊降贵的地方?
所以说,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甚至,可以肯定,之前官员刑部的传言,有不少犯官死在了刑部的大牢内,这一传言肯定是事实。
曾毅无法解决了,只能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来,让皇帝亲自出面,来配合他曾毅演一出戏。
这个解决的法子,是所有大臣之前根本就没想到的,毕竟,这法子,如今这满朝文武,怕也就曾毅一个人能用了。
其余的,哪个大臣出了这等事情掩盖还来不及呢,岂会跑到皇帝跟前去自首去?更别提是让皇帝配合演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