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江大海1949 > 第17部分

第17部分(2 / 2)

凡是在海上浪迹天涯的人都相信,船,是有生命、有感情、有宿命的。茫茫大海可以给你晴空万里,让你豪气如云,也可以顿时翻覆,让你沉入深不可测的黑暗,不需要给任何理由。在大海上,人特别渺小,他的命运和船的命运死死捆绑,好像汗水泪水和血水渗透浸润木头时,木头的颜色变深。

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五日才开始首航任务,这艘新船在来年六月,就报废了。因为在这短短一年半之间,它在太平洋海域上密集地穿梭,日夜航行,每一趟航程都承载着人间的生离死别,特别多的眼泪,特别苦的叹息。

航海日志,是一条船的年谱和履历,告诉你哪一年哪一日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年谱看起来很枯燥,但是那细心的人,就有本事从一串不动声色的日期和地点里,看出深藏在背后的历史现场,现场啊,惊心动魄。

这艘军舰,从一九四五年秋天到一九四六年的春天,半年之间,在上海、青岛、日本佐世保、基隆、高雄几个港口之间不停地来来回回航行,中国士兵上、中国士兵下;日本侨俘上、日本侨俘下——它究竟在忙什么?

一九四五秋天到四六年春天这大战结束后的半年间,飞力普,你把整个太平洋的版图放在脑海里宏观一下,你会看见,每一个码头上都是满的:百万的国军要奔赴各地去接收日本战败交还的领土;接收以后,又是百万的国军要飘洋过海,从南到北开赴内战的前线;几百万的日本战俘和侨民,要回到日本的家;散置在华北、华南、海南岛南洋各地的台湾人,要回到台湾;几十万从太平洋战俘营解放出来的英国、印度、澳洲、美国的士兵,要回家。

佐世保、葫芦岛、秦皇岛、塘沽、青岛、上海、广州港、宁波、基隆、高雄、香港、海南岛、新加坡、越南海防、马尼拉、新几内亚拉包尔……

码头上一个一个镜头:成千上万形容憔悴的日本人,只准许带着最少的行李,和亲人依偎在一起,瑟缩而消沉。从日军中脱离出来,却又一时无所适从的散置各地的台湾军属;被征去新几内亚作战争劳役的台湾和广东壮丁,成千成千的守在码头上,焦急寻找回家的船。

抗战八年疲惫不堪的各路国军,重新整队,码头上满满是战车、弹药、战马、辎重器械。

如果要说大迁徙、大流离,一九四五比四九年的震幅更巨大,波澜更壮阔。小鲍布这条登陆舰,只是几百条负责运输的船舰之一,但是细细看一下它的航海日志吧,每一条航线翻起的白浪,画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码头的挥别和出发,预言的都是个人的、难以掌握的未来。

LST…847登陆舰航海日志

1945…09…16 从冲绳岛启程,目标上海

1945…09…20 停泊上海码头

1945…10…08 中国七十军指挥官及随从登舰

1945…10…10 离沪,赴宁波

1945…10…12 抵宁波码头,下锚。七十军指挥官及随从下船

1945…10…14 七十军500名士兵登舰

1945…10…15 离宁波赴基隆港

1945…10…17 抵基隆港,七十军士兵踏上基隆码头

1945…11…15 抵越南海防港

1945…11…19 中国六十二军所属 55位军官及 499名士兵在海防登舰

1945…11…20 赴福尔摩沙打狗港

1945…11…25 抵打狗

1945…12…02 抵海防,装载 47辆中国军用卡车及驾驶人员

1945…12…08 装、卸 688位中国士兵;离海防,赴秦皇岛及葫芦岛

1945…12…19 击沉两枚水雷

1945…12…22 抵葫芦岛,卸中国士兵

1945…12…26 抵青岛

1946…01…21 装6名美国海军、1020名日本俘侨及装备

1946…01…22 赴日本佐世保基地

1946…01…25 一名日侨两岁女童因营养不良死亡,予以海葬

1946…01…30 装19名中国平民— —18名为女性,1名男性,赴青岛

1946…02…14 抵青岛,卸中国平民,装 1190名日俘侨,赴佐世保

1946…02…18 两名日童死于肺炎。予以海葬

1946…02…25 抵佐世保,卸日俘侨

1946…02…27 一名31岁日本士兵死亡。予以海葬

43,鼓楼前

在鲍布的登陆舰从冲绳岛启锚、准备开往上海的同一个时刻,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六日,中国七十军的国军正堂堂进入宁波的城门;成千上万的市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很多人想起那荒芜悲戚的岁月,忍不住热泪盈眶。

七十军进城,是代表国民政府接收宁波。

接收,不是件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打开了城门,等着欢迎国军进城。在一九四零年年底的时候,中共的八路军已经从四万人扩充到五十万人,党员人数从四万发展到八十万,中共所管辖的人口接近一亿。三年过后,共产党已经宣称从日军手里收复了十六个县城、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一千两百万人民。日军宣布投降时,国军主力还偏处西南,共军又趁机收复了两百八十个中小型的城市。

九月,宁波城内守城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九十一旅加上汪精卫政府的“伪军”第十师。盘据在城外的是共产党新四军所属的浙东游击纵队,而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正规军还在遥远的浙南、赣东和闽北。为了不让宁波被共产党部队接收,国民政府命城里的日军继续驻守,维持秩序,同时把“伪军”的地方团队改编为“军事委员会忠义救国军上海特别行动总队”辖下的一个纵队。

更重要的是,远在福建的七十军衔命疾赶北上,日夜行军,接收宁波重镇。

对宁波的市民而言,战争根本没有结束。七十军在奔走赶路的时候,宁波城四周炮火隆隆。共产党的文献这样描述新四军争夺宁波城的战役:

……以破竹之势连攻观海卫等日伪据点……兵临宁波城下。鄞江桥一战,打垮伪十师两次增援,毙伪营长以下官兵四十余人,俘敌一百余人,缴获迫击炮二门。

七十军大军逼近宁波城郊区,新四军评估敌我情势悬殊,实时决定放弃宁波,撤军北走。

宁波市民听说政府要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