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再者,小天师提出的化整为零、潜伏到大汉根基之下的策略,其实亦也诸多风险。打个就近的比方,不知小天师可听说过郭典?”
“缚虎太守郭典?”张煌的脑海中不由地便浮现出前些日子在钜鹿县所见到的那位大肆缉拿太平道的太守大人。
“想不到小天师也听说过。”张燕略带惊讶地望了一眼张煌。旋即正色说道,“不瞒小天师,其实那郭典并非头一回针对我太平道,先前有好些弟兄被他或缉拿、或杀害,其余的弟兄们碍于上头的严令,因此并没有展开展开报复。但是,人心的愤怒总归有一个极致,就算我太平道按照小天师的指示去做。却也架不住大汉朝廷捕风捉影般对我等的迫害,当某一日,我太平道的信徒们再不能压抑心中的仇恨。展开报复……小天师觉得究竟是如今孤注一掷跟朝廷对敌好呢,还是日后被迫害到不得不反、被各个击破好呢?”
“……”张煌沉默了,事实上这也是他最担心的,毕竟按照大汉朝廷对太平道的重视程度,就算太平道偃旗息鼓,恐怕朝廷也不会善罢甘休。相信到时候全国上下定然会有一场极大规模的肃清。要知道统治层对于这种事,向来就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原则。到时候别说太平道的信徒们了,相信那些原本无辜的百姓。都会在这场肃清中遭到毫不留情的杀害。
似乎是看透了张煌心中的动摇,张燕趁热打铁,凑近过来低声说道,“与其到时候被动应对,还不如眼下孤注一掷拼一回,虽然我太平道眼下先机已失,但我相信除了司隶,其余州郡并没有这么快就做好准备,这般算起来,其实我太平道,也并非没有一丝胜算……”
尽管张燕描述的口吻颇有些引诱的意味,但想来也只有张煌才最清楚太平道与黄巾军最终的结局,但问题是,正如张燕所说的,太平道并不是张煌说不起兵就不起兵的,倘若运作不好,甚至还会引起负面的连锁反应,若是弄到最后连人心都涣散了,那才是真正万劫不复的结果。
最终,张燕面露满意的表情回去向张牛角复命了。
而张煌,也立马求见了张梁,将这件事的最终决定告诉了他。
“你决定了?”
当得知张煌最终还是决定支持起兵后,张梁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淡与默然,仿佛不会为任何事而吃惊。
“三叔的意思呢?有什么建议么?”
在从张梁口中得知了那个总觉得有点问题的解释后,张煌便不再以代掌教称呼张梁,而是唤他为三叔。毕竟按照张梁的解释,张解就是张角,既然如此,张梁理所应当是张煌的三叔。更关键的是,张梁是如今在太平道内,唯一一个支持张煌的人,尽管他的支持只限于将张煌扶上高位。
“我的建议?”张梁略带着几分嘲讽意味地冷笑了一下,不过倒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张煌对他的称呼,在微微思索了片刻后,他淡淡说道,“自古举兵兴师,皆求名正言顺,占尽大义……你准备以何名义起兵?”
“替天行道、代天反逆,如何?”张煌很清楚在时代“天”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你把第五宫元置于何地?”张梁似笑非笑地望了一眼张煌,显然他也是清楚第五宫元的底细的,那才是真正的天道代言人、替天行道者,倘若张煌胆敢假称这个名义,相信天道必定会给予掣肘。
面对着张梁的冷笑,张煌不慌不忙地说道,“我所说的天,当然是指‘黄天’!”
“……”张梁瞥了一眼张煌,倒也没有意外,站起身走到书案后,提笔疾书,写下了十六个遒劲霸气的字。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第一百五十一章 困局思破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极,盛必亏、盈必败、极必反,此永生之大道真理。
今汉室残暴,富贵不均、贵贱不公,奸邪当道,忠良遭诛,此乃**。风雷蔽日、旱涝毁田、又邪蝗、恶兽为灾,此乃天灾。
天灾**,万物皆黯,此天道轮换之征兆也。
苍天死,黄天生,正合天道轮换之命数。我张角,命授于黄天,当享‘天公将军’之尊位,即日起,匀天下之不均,平天地之不公,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顺者得享太平,逆者毁于天劫!
若有私心,天地不容!”
中平元年正月末,在钜鹿郡平乡县,太平道领袖、大贤良师张角正式祭天起兵,将诏符令人发往举国各地。其中,张角自号“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以“地公将军”与“人公将军”。
此祭文发布,大汉境内各地太平道势力皆反。
两日后,张角座下的大弟子张牛角率先响应,高举反旗。本来他隶属冀州黄巾,但因为前几日与张煌闹矛盾的关系愤而离开,事后又不好再回来,于是他索性自立门户,自创了一支黄巾军的子势力,在冀、并边界的黑山起兵反汉,号“黑山黄巾”,强势攻打常山国。
()
不得不说,黑山黄巾几乎集中了冀州黄巾绝大部分的精锐,麾下人才济济。其部下,号“左校”者取高邑县、号“左髭丈八”者取平棘县、号“社长”者取元氏县,王当取真定县、郭大贤取都乡县,仅仅数日就使得常山王刘嵩几度兵败,退守井径县自保,只得哀求朝廷的援军。而十日后,黑山黄巾又胜兵之师犯中山国,于毋极县攻败当地豪强甄家。又有号“黄龙”者取新市县、刘石取汉昌县、号“绿城”者反于安国县,号“李大目”者取北平、孙轻取上曲阳、号“张雷公”者攻克卢奴,逼死中山王刘京。同时,又派陶升攻赵国,逼逃赵献王刘赦、其子赵王刘珪。
短短半月,黄巾军张牛角部攻克常山国、中山国以赵国三个诸侯郡国,而后携得胜之兵东取安平国、西取太原郡,风头一时无两,盖过身为诸黄巾之首的冀州黄巾。
二月十四日,兖州东郡的卜巳率太平道信徒反。号东郡黄巾,攻克濮阳城,并迅速挥军南下控制住白马、延津、离狐、燕县四个黄河港口,彻底隔断了冀州与兖州的水路联系。随后,卜巳又率得胜之军攻打济阴郡、山阳郡两地。
期间,青州黄巾渠帅司马俱携骁将白饶、徐和攻打东平国,击败东平王刘凯,白饶杀任城相郑遂、兖州刺史刘岱,攻克无盐县。任城王刘佗、东平王刘凯望风而逃。随后,青州攻向汝南国,与济南王刘赟鏖战于东平陵。
而北海黄巾渠帅葛增携大将管亥、张饶攻克剧城,随后兵分两路。一路越安乐国境,攻克寿光、益县、东安平,一路往西,攻克都昌、下密。打至东莱郡,连克卢乡、当利两县。
二月中旬,颍川黄巾波才响应号召起兵。迅速占领颍阳、阳翟,于嵩山立营寨,兵取长社、颍川,但因遭到颍川郡境内荀家、陈家、韩家三家联合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