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一来,凉州的格局就有点朴素mí离了,马腾和韩遂,一人名义上主掌凉州大权,一人名义上主掌凉州兵权,若二人不和,凉州怕是又要战火连绵啊。
第二十三道圣旨,董卓给的是汉中张鲁,当年张衡身死,张鲁上位成为汉中太守,割据汉中多年,而汉中临近三辅,易守难攻,若是能拉拢张鲁,董卓就可凭借汉中地区,将整个益州全部遏制圣旨中加封张鲁为南乡侯,中郎将
第二十四道圣旨,董卓是给刘焉和刘虞的,不过可惜的是,这道圣旨除了一点勉励的话语,并没有什么加封,或许是因为心存对刘泰的怨念吧,而益州此时已逐渐恢复生产,如果再给刘焉和刘虞大权,保不定将来董卓的大后方就会出现一个强敌。
第二十五道圣旨,董卓是给公孙度的,公孙度原本是镇南将军,圣旨中加封公孙度为征南将军,名义上戒指益州和荆州,但问题是,公孙度有这个能力吗?而且益州牧刘焉还是公孙度的老亲家呢。
当然,除了征南将军外,还有个一个侯封,什么侯?南昌侯,非常不错的一个爵位,比之公孙度原来的关内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有了公孙度的封赏,自然不能忘记公孙瓒,当年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从义可谓响遍整个东北啊,甚至和在董卓的西凉铁骑之上,董卓能不看重吗?
第二十六道圣旨中,董卓加封公孙瓒为永寿乡侯,白马将军,位同四镇将军。
二十六道圣旨,封边天下诸侯,董卓这一连串的圣旨可谓真正的大手笔啊,而如董卓所料一般,诸侯们得到了这么大的好处,确实也有点想退了,毕竟讨伐董卓的这几月里,诸侯们损失惨重,如果不好好回去休整一下,怕是连走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大部分诸侯们的极力要求下,袁绍也只能答应诸侯回去重整兵马,当然,名义上联盟还是存在的,袁绍依然是盟主,此时的袁绍可不是一个小势力了,不但拥有泰山郡、东莞郡、琅邪郡、济南郡,甚至还掌控着整个司隶地区。
虽然说袁绍的本土势力和司隶相距太远,但并不代表袁绍就会不要司隶啊,别忘记了,司隶境内的洛阳城还完好无损,那巍峨的皇宫,坚固的城防,周边无数的良田,可是所有诸侯的梦想得到的啊,如果不是摄于袁绍的盟主权威,怕是为了争夺洛阳,就会引起联盟恐怖的大内战。
董卓的目的达到了,诸侯联盟在一段时间的商讨后,终于开始逐渐散去,而董卓面临的危机也迎刃而解,不过可惜的是,此时的洛阳已是袁绍的地盘,短时间内,董卓不好出兵,否则又会引起诸侯的联合打击
诸侯接连退去,可有几人却没退,其中有青州牧韩馥、兖州牧刘岱、南阳太守袁术、两淮之主曹操,扬州牧刘备。
这几家势力都是家大业大,短时间内也不会担心后方出什么问题,而留在洛阳,自然也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什么利益?洛阳的良田所属权,恩,其实也有其他的原因
留下来的诸侯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着洛阳的良田土地,,毕竟如刘备、韩馥、曹操几人的势力都和洛阳有数个势力相隔,就算拿到了也没用。
刘备三人中,身为青州牧的韩馥最为纠结,此时的韩馥虽然升了官,封了侯,可韩馥却没有什么好心情,要怪还得怪董卓,当初董卓为了安抚刘泰,可把青州送给了刘泰,如今韩馥如果回去了,刘泰向韩馥讨要青州怎么办?
给吧韩馥又舍不得毕竟坐上那一方霸主的位置后,谁舍得放弃?
不给吧,韩馥想起刘泰麾下的百万雄师,顿时胆战心惊,心惊胆颤啊
纠结,太纠结了
新书:极道天穹求收藏
书号:2074764
简介:
……
一步一步踏上人道巅峰
一步一步走上天道极境
一步一步登上大道神座
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未来的世界,我来做主
……
武道等级:九星武、九星爵、九星公侯、九星王、九星神
(注:主页下面有直通车)
第三百七十八章 诸侯始乱
第三百七十八章诸侯始乱
公元190年,汉初平元年,三月十五日
洛阳城南宫崇德殿
昔日庄严神圣的崇德殿,如今气势虽依在,但却不复其神圣之名。
此时,袁绍与留下的诸位诸侯全部汇聚在崇德殿内,身为盟主的袁绍身着龙纹紫衣,坐在龙榻之下的一个位置,那俾睨的眼神,狂傲的气势,无不表现出此时袁绍的心情。
“诸公,如今诸侯尽皆退去,尔等留下又有何意,难不成还想独力讨伐董贼吗?”环视了一眼坐下的诸侯,袁绍嘴角挂着一丝笑意,出声说道。
“大将军,洛阳乃是我等天下诸侯一同取下来的,凭什么让你一人独占鳌头?”袁绍的亲弟弟袁术此时满脸铁青,二人的矛盾本已矛盾化,就算当初厮打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洛阳比邻南阳,袁术有足够的底气,在南阳,还有袁术新操练的数万兵马,若是袁绍真yù与袁术开展,袁术不介意和袁绍分个高低
其实袁术也并不是故意为难袁绍,前几天董卓承认司隶地区为袁绍所有时,袁术就sī底下给袁绍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袁绍割让梁、阳城、密、新郑几县与袁术,毕竟袁术身为袁绍的弟弟,地盘又接近洛阳,得个几县也没问题吧?
别忘记了,袁绍的大本营可在泰山,如果是以前的司隶还好,天下哪个诸侯舍得放弃,但问题是现在的司隶可谓千里无人烟,袁绍就算霸占着没有用啊,还不如给袁术占点好处呢。
可问题是,这几个县乃是河南南大门,袁绍怎会答应割让?虽然说大本营在泰山,可袁绍也想霸占司隶啊,目前来看,各县城人口却是少的可怜,但司隶乃是大汉国都,地处汉朝中心区域,还怕聚集不起百姓吗?
不想让,也不会让这就是袁绍的想法,而为了彻底占领司隶地区,袁绍已经下令属泰山周边地区的流民迁徙司隶,当然,这些人口用来填补司隶的空缺是绝对不够的,为了吸引百姓,袁绍甚至同意给流民们分封土地,每户五十亩,虽然小了点,但总比给那些士族门阀当奴隶好吧?
制度刚刚颁布时,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甚至豫州、兖州,乃至于南阳的百姓都大批赶往司隶地区,毕竟司隶地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不一般,能得到司隶地区的土地,这可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啊。
但后面问题就出来了,身在长安的董卓,怎会眼睁睁看着袁绍过的舒畅?为了填袁绍的独,董卓下令将那些从司隶带到洛阳的门阀们净身出户,赶回到司隶地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