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汉箭神 > 第310部分

第310部分(1 / 2)

>

由朝廷统一指挥的汉军可不是松散的羌人部落,不管匈奴人攻击哪一点,面对的都将是强大的汉军西部军,而不是某一个羌人部落。

只是这样一来,李广部的生死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而天子却希望在羌中大捷之后重创西部匈奴,再奏凯歌。

“那李将军和那一万精锐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出生入死,不闻不问?”

“陛下,臣相信,每一个出征的将士,都有必死之心,唯其如此才能一往无前。李将军、大行令和那一万将士出征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个情况,如果与强敌相遇,他们绝不会怨天尤人,唯有一战,以报效陛下的恩典,不负家乡父老的厚望。”

天子沉吟不语,还是不肯放弃。

梁啸顿了顿,接着说道:“陛下,李将军、大行令所部皆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他们深入草原,如龙入大海,随心所欲。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无牵无挂。若是得知曹时部也进入草原,万一曹时遇险,他是救,还是不救?”

天子吸了一口气,闭口不言。他只考虑让曹时去支援李广,却没想到曹时有可能成为李广的软肋。

徐乐等人互相看看,也觉得不太妥。曹时是天子的姊夫,他如果遇险,李广不知道便罢,知道了,断无不救之理。李广不是周亚夫,他没有抗命的底气。

可是,主意是他们出的,这时候他们也不可能自打耳光。

就在气氛僵持之时,韩安国适时的接上了话头。“陛下,臣觉得,可以让曹时率步卒守河西,卫青率骑兵出塞,大加旗鼓,但不能出两百里,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及时回到河西,据险而守。如此,可分匈奴之兵,也是策应李将军的一个办法。万一李将军遇险,他们也能及时接应他撤退。”

天子有了台阶可下,也不再坚持,点点头,安排人草拟诏书。

燕然山,匈奴河。

李广跳下马背,让李敢牵着马去饮水,自己换了一匹备马,策马冲上旁边的山坡,举起千里眼,四处张望。他虽然风尘仆仆,却精神振奋,眸子闪闪亮。

大行令王恢策马而来,也将座骑扔给亲卫,自己步行上山。

“将军,如何,匈奴人追上来了吗?”

“还没看到。”李广笑道:“不过,他们应该不会放弃,我李广的级还是值两个钱的,何况还有你大行令。”

王恢哈哈一笑,并不计较李广不经意间露出的倨傲。倒不是心胸宽广,而是他立功心切。跟着李广跑了一路,他知道,要想立功,就必须紧跟李广,否则别说立功封侯,连命都可能送掉。

李广平时话不多,看起来很木讷,但是到了战场上,他却换了一个人,处处展现着他名将的光彩。王恢也是领过兵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李广在将士中的威望。这样的情形,他只在梁啸的身上看到过。

“那我们还要跑吗?”

“不用跑了。”李广冷笑一声:“他们已经追了我们五天,脚程差距已经有半天时间,这还是在我们故意放慢脚步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累惨了,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又何必再跑?就在这里干掉他们,开个利市。”

王恢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从武威出,他们已经在草原上跑了半个月,居然一次真正的战斗都没有生。有几次,他们和匈奴人擦肩而过,相距不足三十里,但李广一听说对方有两万或更多的兵力,扭头就跑,一点名将的风度也没有。

有那么一阵子,王恢甚至怀疑他怯战,只想在草原上转一圈,然后就打道回府。毕竟草原那么大,如果他说自己没遇到匈奴人,别人也无法验证真假。

现在他明白了,李广一直在等待战机。他利用汉军在战马质量和数量的微弱优势,甚至不惜以自身为饵,诱使匈奴人来追。

在他们身后的匈奴人就是如此。这支匈奴人马有一万多人,比汉军略多一些,但是战马整体质量略逊一筹,追了五天之后,他们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落后半天的距离。

这还是汉军刻意控制度的情况下。

现在汉军在休养备战,而匈奴人却还在赶路。半天之后,等他们赶到这里的时候,汉军以逸待劳,而匈奴人却筋疲力尽,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

匈奴人千辛万苦赶来的目的,除了送级,就是送辎重。

王恢虽然是燕人,熟知边情,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到了草原上,汉军还能牢牢的掌握着主动权,把匈奴人拖得半死不活。直到此刻,他才算明白了梁啸提议李广减兵的用意。

一万真正的精锐和两万骑之间的细微差距,在战场上被放大了无数倍,最终成就了汉军的机会。

斩一万级,身为副将的王恢肯定有机会封侯。一想到封侯,王恢又哪里会和李广斗气,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么。惹恼了李广,将他安排成预备队,不让他上阵,岂不是又一次和侯爵擦肩而过?

这样的事,在闽越已经遇到一次,王恢不想再遇到第二次。

第562章冲阵

五十里外,调虽端坐在马背上,身体随着战马上下起伏,心情也跟着起伏不定。

追了五天,他越追越没有信心。

作为草原的主人,匈奴人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作战时连续追击或者逃跑更是常态。但是与汉军作战,遇到这种情况的机会并不多。就调虽的经验而言,碰到全是骑兵的汉军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追了五天,行程一千多里,汉军还没有崩溃,更是他想都没想过的事。

调虽参加过上一次的河南之战,一时大意,被梁啸烧了大营,直接导致匈奴大败。从那以后,他就留下了心理阴影,但凡与汉军作战,他第一个反应就是问问对方是不是梁啸,有人甚至为此取笑他,说他得了恐梁症。

每次听到这种言论,调虽都很恼火,甚至大霆。但是私底下,他自己也觉得他对梁啸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当初右贤王集结大军攻击大宛的时候,梁啸率领千余人,转战数千里,在焉支山北,梁啸以百余老兵列阵,杀得他落花流水,随后又将他的部落连锅端,把他变成了丧家之犬。

每次遇到梁啸,他都会打败仗,而且败得很难看。他觉得梁啸就是他命中的克星,岂能不怕。

这一次,他反复确认,得知汉军的将领不是梁啸,这才鼓起勇气追击。否则的话,就算右贤王下令,他也不会追这么久。

斥候说,汉军大概在一万人左右,一人三马,装备很好。他们一路向西,看样子是冲着匈奴大军的后勤辎重去的。调虽身为大军的左翼,任务就是保护大军的侧翼,防止汉军突入后方,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掉以轻心。一是职责所在,二是汉军的马匹和装备也让他眼红。如果能得到汉军的装备和战马,他的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再也不会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说他就是靠拍右贤王马屁才有今天。

调虽没有直接起攻击,就是希望拖垮汉军。装备好,并不能保证汉军不会遇到危险。在草原上,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环境。调虽希望茫茫草原能陷住汉军,给他创造机会。一旦汉军迷路,不能及时找到水源,渴上几天,他们很快就会失去战斗力。

然而情况大出调虽所料,汉军似乎对草原很熟,居然长驱直入,一点路都没有绕的到达了匈奴河。

听到斥候回报的时候,调虽的心凉了一大截。汉军找到了水源,就不会有饥渴的威胁。双方兵力相当,他的优势并不明显,即使能取胜,恐怕也是惨胜。

调虽犹豫了好一会,还是决定起攻击,至少要拖住这些汉军,如果让他们继续西行,右贤王身后的辎重部队很可能遇袭,准备了几年的战事又将毁于一旦。上一次右贤王饶了他,这一次再犯错,右贤王肯定会砍下他的级。

希望汉军的装备能补偿我的损失。调虽在心中暗自祈祷,下令加前进,准备起攻击。

两个时辰后,调虽赶到了匈奴河附近。

汉军没有走,山坡之上,战旗飘扬,中间一面大旗,旗下立着十几匹战马,似乎正在观察战场。离得太远,调虽看不出那是谁,也认不出大旗上的徽号。

到目前为止,双方将领还没有照面,只有斥候之间生过小规模的冲突。马镫弥补了汉军骑士的缺点,匈奴斥候已经没什么优势可言,几次冲突下来,他们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损失了不少人手。最直接的后果是调虽到现在还不知道汉军的主将究竟是谁,只知道不是梁啸。

见汉军以逸待劳,调虽皱起了眉。他现在面临着不利局面,在对方选定的战场,对方挑选的时机作战,自己会很吃亏。即使如此,调虽还是下令列阵,只是离汉军比较远,足足有千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