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汉箭神 > 第221部分

第221部分(1 / 2)

>蓟?br />

梁啸出了永乐宫,让荼牛儿等人先回家,自己赶到未央宫见驾。他由东司马门进宫,径直来到承明殿。天子正在忙碌,听说梁啸回来了,立刻命他入见。塞喧了几句,天子便直奔主题。

“江都的事如何?”

“烈王已经入土为安,丧事一切顺利。”

“这个我知道。”天子摆摆手。“还有什么其他的事要告诉我?”

梁啸沉吟片刻。“臣刚刚从长乐宫出来。”

“长乐宫?”天子一听就明白了,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太后都和你说了些什么。”

“太后说,江都的事,陛下已经有了安排,让臣用心辅佐陛下。”

“哼哼!”天子冷笑了两声,又瞅了梁啸一眼。“你不会就此罢休吧?”

梁啸呲了呲牙,面露犹豫之色。天子冷笑不语,盯着梁啸不放。梁啸无奈,只得说道:“陛下,臣与江都太子结仇,只是出于一时义愤,并非是臣与他有什么不可开解的仇怨。如今臣已经将当年被刘建掳走的人救了出来,也就不想再生事,以免有人说臣是公报私仇,误了正事。”

“被刘建掳走的人?”天子很好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细细说来。”

梁啸摆出一副很勉强的样子,支支吾吾的不肯说。他越是如此,天子越是好奇,最后甚至使出了恐吓的招数。梁啸将戏做足,这才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他特地提到了梁郁原本是准备献给烈王刘非的这件事,反倒将刘建杀死梁汀拿敢槐蚀?br />

对梁郁来说,梁汀苤匾?墒嵌蕴熳永此担飧舅悴涣耸裁矗炊故橇踅ㄇ慷岣稿饧赂菀状碳にU庖丫皇呛蒙奈侍猓馐遣恍ⅲ仙秸胃叨龋褪遣恢摇?br />

对于诸侯王来说,杀几个人不是什么大问题,荒淫无耻也可忍,不忠不孝却是致命的。

刘建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触及天子的底限,比杀人要严重多了。

天子思索了片刻,主动转换了话题,眉毛一挑。“这几个月不在京中,你可错过了不少热闹。”

梁啸微微一笑。“陛下,臣也听说了一些。不过,臣从来不缺热闹。”

天子笑了起来。“那倒也是,你到哪里,哪里便热闹。这次又准备怎么玩?”

“呃……”梁啸故意停顿了一下,等天子按捺不住,这才说道:“臣想去淮南求亲,然后举办一个热热闹闹的婚礼。”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天子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梁啸,语气中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意味。“一个是大汉最年轻的封侯,一个是宗室中最有才气的翁主,你们真是天生一对,不知道要羡慕多少人。”

“臣就是要让他们羡慕。”梁啸佯装听不出天子语气中的不安。“臣斗胆,想请陛下主婚。”

“我?”天子又好气又好笑。“这可没有先例啊。”

“有没有先例并不重要,陛下继往开来,要做的很多事都没有先例。陛下,臣想请陛下主婚,是因为没有陛下的支持,臣恐怕不能如愿。臣正在酝酿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一旦提出,只怕淮南王不仅不肯将翁主嫁给我,还可能与我翻脸,甚至……”梁啸打了个寒战,露出惊恐之色。“臣会成为千夫所指,体无完肤。”

天子大奇。“什么计划,后果会这么严重?”

第433章推恩令

梁啸的计划就是后来由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

很多人都以为推恩令是削弱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举措,其实不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事情都不是哪个天才突发奇想,一拍脑袋做出的决定,而是历史发展到了那个地步,自然而然的结果。

推恩令是主父揠提出的不假,但是削弱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却是早在汉帝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政策导向。刘邦铲除异姓王,文帝、景帝苛待同姓王,最后甚至激起七国之乱,都是这种国策的延续。

即使是理论,主父偃也不是始作俑者,如果一定要说有个天才,贾谊才是那个天才。主父偃不过是适逢其会,提出了这个建议,并且最终帮汉武帝将这个建议落在实处而已,而且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也不是主父偃,而是汉武帝本人。

没有主父偃,迟早也会有别人提出类似的建议,没有强悍的汉武帝,这个政策什么时候能实施却是个问题。现在,主父偃还不知道在哪儿找工作,梁啸先提出了这个建议。

与主父偃不同的是,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只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多客观上有利于朝廷。梁啸提出推恩令却是用意深远,绝不仅仅是削弱诸侯这么简单。他要借力打力,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条件,领一代风气之先,并最终影响整个国策。

一路上,他盘算的都是这些事。

天子想不到梁啸为此花了多少心思,但是他立刻被梁啸的这个建议吸引住了。

这简直是一个天才般的创意,有着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朝廷想削藩,诸侯王又不是傻子,岂能束手就缚?即使是朝廷约束日严,诸王实力日削,削藩还是一件必须慎之又慎的事。虽然没有吴楚那样的大国,可诸王数量众多,一旦激起众怒。朝廷的压力依然很大。

所以,朝廷必须找到合适的理由才能削藩,以免为人诟病,甚至激起反叛。

天子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意气风发,想立刻做一番事业,便接受大臣们的建议,用各种理由找诸侯王的麻烦。准备一举解决这个痼疾。谁知刚有动作就引起诸王反扑。中山王刘胜借着朝会的机会发难,指责地方官吏欺压诸王,有违亲亲之道,一时众王响应,声势浩大。天子见状不妙,只好暂缓削藩之举,并大加赏赐,安抚诸王。

诸王反对削藩的理由是亲亲之道,天子无法反驳,只能忍耐。现在梁啸提出推恩令。顺势而行,将亲亲之道变成了削藩的理由,让诸王无法反对,并且获得了更多王室子弟的支持,将阻力化于无形的同时,还将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宗室变成了支持者,可谓是一举两得。

天子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个建议的精妙之处,不由得拍案叫好,更为自己怀疑梁啸的忠诚而愧疚不已。正如梁啸自己所说,这个推恩令一出。梁啸必然会成为诸王的眼中钉。他如果只为自己利益着想,何必献此计?与淮南王结亲,迎娶刘陵,无疑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现在么。淮南王能不能将女儿嫁给他都是个问题。

“我可以为你主婚,但是,你怎么求婚呢?”天子笑容满面,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甚至有几分幸灾乐祸。“你不怕淮南王将你打出来?”

“怕。所以,我想请陛下暂缓此策。待臣将翁主娶回家再说。”

天子笑得更加开心,有点小伙伴一起做坏事的感觉。“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真到了那一步,恐怕翁主夹在你们中间会比较难办。”

“这个么……”梁啸挠挠头。“一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到时候再说吧。”

“哈哈哈……”天子大笑。“行,只要你能求婚成功,我便给你主婚。”

梁啸大喜,躬身拜退。

梁啸出了宫,回到家,家里热闹非常。

梁郁非常乖巧,一看到梁媌就口称母亲,拜倒在膝下。

在此之前,梁啸已经派人送信回来,说明了救出梁郁,并认为义妹之事,只是梁媌对那个曾经在家里借住过一段时间的乡党已经没什么印象,也没有太多的触动。然而当梁郁活生生的跪在她面前,号陶大哭的时候,她一下子接受了梁郁。

儿子再贴心,毕竟不如女儿与母亲亲近。梁郁人长得漂亮,又有着同姓同乡的天然优势,再加上父亲亡故的悲惨遭遇引发的同情,只用了几滴眼泪便打破了梁媌的心防,融入了这个家庭。她不仅和梁媌亲热无比,就连李蓉清、月亮等人也被她的遭遇惹得同情心泛滥,泣不成声。

等梁啸回到家的时候,她俨然已经是梁家的一份子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