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强 > > 大汉箭神 > 第203部分

第203部分(1 / 2)

>

“伯鸣,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这次虽然击溃了白羊王,斩首数量却有限。如果再分给他一些,我们就不够了。”李广盯着梁啸的眼睛。“我可以再等一等,将士们怎么办?让他们把辛辛苦苦砍下的首级送给别人,恐怕不太容易。”

梁啸连连点头。他正是知道不容易,才急着来找李广。等李广把话放出去了,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将军,兄弟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将军也要替程将军及他的部下想一想,他们同样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如果因为斩首数量不足,最后只能看着我们领功受赏,下一次,他们还能这么主动配合我们吗?”

梁啸苦口婆心,再三分析。“将军,这一战的目的本来就不在斩首多少,而是为了夺取河南地。没有步卒的配合,我们就算击溃了匈奴人,也很难守住河南。如果先胜后败,哪来的军功?”

李广单手抱胸,摩挲着胡须,沉吟不语。

按汉军的军功制度,非功不能封侯,可是要立军功绝非易事。通常来说,有三个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打胜仗,战平或者打了败仗,斩首再多也没用。

其次,斩首数量至少过千;低于这个标准,升爵有机会,封侯不可能。计算斩首数量的同时还要考虑伤亡,如果伤亡和斩首数量相当,斩首数量再多也没用。

最后,斩首数量还要和兵力相匹配,通常要在兵力的三成以上。比如统领一万大军征战,净斩首数量如果不足三千,封侯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综合这三个条件,要想取得军功,有几个必要的条件:

首先,要有资格统领足够数量的大军。匈奴诸王至少有两万骑,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一旦遇到匈奴人,不败就是天幸了,哪里还有取胜的机会。

其实,在保证取胜的条件下,伤亡不能过大,否则也是白忙一场。

最后,还要有足够的净斩首数量,至少超过兵力的三成。

李广、程不识驻边多年,为什么一直没能封侯?朝廷奉行黄老之道,不准主动出击是一方面,兵力不足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边郡太守最多只能统领万骑,根本无法形成对匈奴人的兵力优势,岂能取胜。立功封侯?能不吃败仗就算不错了。

所以说,这次出征,不管是对李广来说,还是对程不识来说,都是毕生难得的封侯机会,他们第一次有机会指挥足够的兵力。

可是,对程不识、韩安国来说,骑兵数量的不足依然是他们封侯的最大障碍。一旦形势对匈奴人不利,匈奴人就会脱离战场,他们追不上匈奴人,很难取得足够的斩首数量。

有这个条件的只有李广。所以韩安国、程不识和匈奴人纠缠了这么多天,依然封侯无望,而李广却后来居上,一下子砍够了足够的匈奴人首级。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韩安国和程不识牵制匈奴人,李广能取得这样的胜利吗?特别是程不识,如果他不主动出击,牵制白羊王至少五千以上的兵力,李广就算依然能取胜,恐怕也是惨胜,能不能凑够足够的净斩首数量,还是要打个问号。

李广沉默不语。

梁啸盯着李广的眼睛,心脏怦怦乱跳。他知道李广为难,如果分一部分首级给程不识,不仅他封侯的希望渺茫,也没法向麾下的将士交待。那些粗汉可考虑不了那么多,谁想抢他们的功,他们敢拿刀砍人。

该说的已经说了,决定权在李广手上。如果李广不肯,他也没办法。但接下来的仗恐怕就不好打了,谁愿意替人做嫁衣?不扯你后腿就不错了。

李广脸色变幻,思索良久,长叹一声:“伯鸣,你说得没错,我不能占老程的便宜。大丈夫立世,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不能见利忘义。军功虽然重要,却比不上我的清白。”

梁啸大喜,躬身一拜。“将军高义,小子佩服。”

第402章乘马步卒

梁啸陪着李广来到程不识的大营。一见面,李广就抢上两步,拉着程不识的手用力摇晃,朗声大笑道:“老程,这次打得痛快吧?”

程不识不答反问。“老李,你这玩的是哪一出啊?一万五千骑击溃匈奴人两万骑,而且胜得如此轻松,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不瞒你说,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我可是为你捏了一把汗呢。”

李广笑得更加开心。“老程,你的情意,我领了。不瞒你说,这不是我的主意,是这小子的主意。”李广将梁啸拉到程不识面前,毫不掩饰眼中的欣赏。“迫降休屠王之后,我们夺取了三万匹匈奴战马。依我的意思,所有能骑马的都上阵,至少能集结三万骑。可是他坚持要一人三马,我拗不过他,只好听他的。”

程不识是多年的宿将,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抚着颌下的短须,连连点头。“梁君侯,这是你在西域的经验吧。一人三马,这么奢侈的骑兵配置,就算是匈奴人也不多见,只有你梁君侯才做得出来。”

梁啸笑嘻嘻的施了一礼。“程将军,你是前辈,就不用君侯君侯的笑话我了吧?如果看得起小子,就和李将军一样称我的字吧。”

程不识笑着点点头。“既然君侯如此谦恭,那我老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他瞟了李广一眼,半真半假的说道:“老李,这次如愿了吧,两次大捷,封侯是板上钉钉,到时候可不能小气,要请酒三天。”

李广哈哈大笑,用力拍着程不识的手,挤了挤眼睛。“老程,你也别急着算计我,我有功,你就没有功?到时候一起封侯。你吃我的,我就不会吃你的?”

程不识苦笑着摇摇头。“我么,功劳是有一些,封侯只怕还差些胡狗脑壳。”

梁啸道:“将军忠心为国。不计个人得失,先派卫青等人援助韩将军,又亲自率部协助李将军,就算斩首数量少一些,功劳却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只要最后能实现陛下的战略意图,陛下一定不会亏待将军。”

“呵呵。”程不识笑了两声,不予置评。在他看来,梁啸不过是安慰他罢了。非功不能封侯的规矩虽然早就被打破了,但是对于他这样没有家世背景的武人来说,恐怕没几个人会站出来为他说话。李广运气好,有梁啸这样的部下为了出谋划策,帮他挣战功,他没这运气,只能认命。

李广见了。朗声大笑,拉着程不识入座。“老程,我今天来,就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这一仗是我们一起打的,报功的时候,我们也一起报,如何?”

程不识一愣,诧异地打量着李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联名报功?这么做的危险可不小啊。如果把斩首数分摊开来。不仅是他,就连李广都有可能拿不到足够的军功。这是他最有希望封侯的一次,他舍得?

“你别这么看着我。”李广心知肚明,嘿嘿笑了两声。“的确有些舍不得。可我也不能占你老程的便宜,你说是不?亲兄弟还要明算帐呢,该谁的就是谁的,首级不够,咱们再去砍就去了。白羊王跑了,楼烦王不是还没跑吗?想个办法。把这两万人全干掉,不就够了?”

程不识喜出望外,郁闷一扫而空。李广主动提出分功给他,他还能说什么。李广说得没错,如果能全歼楼烦王部两万骑,斩首数量应该就差不多了。如果天子心情好,再稍微放宽一些条件,完全有可能给他们几个人一起封侯。

“老李,你是条汉子。”程不识兴奋得脸色微红,握着李广的手臂用力摇动。“我替我麾下的将士谢你。”

“哈哈哈,这么客气干什么,没你们的帮忙,我们也很难取胜。”李广心情大好,笑不绝口。

程不识随即召集众将议事,将李广的建议传达给所有将领。这些将领听了,个个欣喜若狂。他们不敢指望封侯,但谁也不愿意拼死拼活的战斗,最后却只能看着别人领赏。李广真要不肯分,他们也没办法,毕竟朝廷的制度在,现在李广主动要求分功给他们,他们哪有不要的道理。

一时间,士气高涨,一团和气,恭维之声不绝于耳,捧得李广眉开眼笑。

借着这个机会,程不识和李广商议如何全歼楼烦王部。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铆足了劲,要通力合作,再打一个漂亮仗,凑够首级数。

兴奋归兴奋,可是真正要想全歼楼烦王,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和石门障的地形有关。

石门水穿越阴山,两侧都是不利行军的山地。楼烦王占据了山口,如果要逃跑,汉军就算有足够的骑兵也拦不住他,最好的结果不过是集结所有的骑兵追击。

三万对两万,可以取胜,但很难全歼,一旦遇到其他的匈奴部落,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